哪些錯誤的行為會毀掉寶寶的免疫力
帶孩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孩子出現感冒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情況的時候,我們更需要多多的注意了,一些日常錯誤的方法可能導致孩子出現很多其他方面的問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寫在前面的話:
家里天天消毒、有點流涕咳嗽就去醫院治療、人多的地方從來不去,為何寶寶免疫力卻越來越差?很多媽媽為此困惑不已,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錯誤的行為會毀掉寶寶的免疫力。
千萬不要輕易給寶寶食用提高免疫功能的營養品或補品,這不僅沒有益處,反而會對免疫功能造成損害。如果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情況下,使用免疫增強劑,或可能會引起過敏等其他免疫性疾病。而且寶寶的消化系統沒有發育成熟,這些營養品或補品可能會給消化系統造成過重負擔。
過量的消炎藥類藥物都會降低寶寶的免疫力。普通的感冒發燒,病程約需1周左右,我們通常所用的感冒藥只起到緩解和控制癥狀的作用。咳嗽其實是人體的一種防御機制,治療應以化痰為主而不是消炎。寶寶生病治療時盡量使用針對病癥的單一制劑藥物,盡量避免使用復合制劑。如使用復合制劑,不僅要關心服用劑量還要關注所含藥物的成分和劑量,以免同時服用的其他藥物中有相同成分疊加導致過量。醫院是高感染區域,寶寶應盡量避免進入這樣的地方,所以不要有一點流涕咳嗽就去醫院。
千萬不要害怕寶寶生小病,要盡量避免不必要的用藥。其實無論細菌還是病毒感染,雖然都會讓寶寶身體感到不舒適,但都能促使免疫系統的成熟。
一些媽媽總是不停地給寶寶的用品消毒,以為這樣能讓寶寶少生病。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是在破壞寶寶的免疫力。
過度的消毒會導致寶寶無法獲取保持身體健康狀態所需要的有益菌,可能導致寶寶免疫力下降。
消毒劑沒必要在家庭中經常使用,因為環境中的正常菌群減少,人體免疫系統接受正常刺激的機會就會減少,這樣就阻礙了免疫系統的正常發育,容易造成過敏等免疫性疾病。此外,過于認真地消毒嬰兒奶瓶和用具,過于認真地在母乳前擦洗乳房……都會減少嬰幼兒接觸正常細菌的機會,會延遲、阻礙或破壞腸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不利于免疫系統的發育。
雖然嬰幼兒的免疫力有限,他們需要清潔、干凈的環境,但并不是無菌的環境。其實,過分干凈的環境對任何年齡人群的免疫力都是一種干擾。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從&ld;干凈&rd;環境中不斷&ld;吃&rd;入少量細菌,能促進免疫成熟,是一種不需要打針,也不需要生病,就可以獲得免疫力的好方法。
只要不是高感染環境,一般的公共場所(如朋友家、公園、早教中心等)還是非常安全的。
錯誤5:過度使用汗巾或更換衣服
經常見到一些媽媽2分鐘就摸摸寶寶是不是出汗了,一出汗就給寶寶換汗巾或衣服。這樣的做法不僅干擾了寶寶的專注力,還不利于寶寶對溫度的調節和適應能力的發展。最后變成天氣一變化或出汗沒有及時擦干就生病的糟糕情況。
一些寶寶因為溫度調節和適應能力差,父母干脆就限制孩子運動,不運動或過少運動只會導致寶寶的免疫力更糟糕。科學研究早就證明,合適的運動能夠很好地提升免疫力。
錯誤7:親密的看護人總擔心寶寶生病
心學的研究證明,親密的看護人的心狀態會直接影響寶寶。如果看護人總是擔心寶寶生病,這些焦慮反而可能導致寶寶更易生病。
育兒需要膽大心細有底氣!底氣就是科學的養育和教育知識,趕快開始學習吧!你的關注將讓寶寶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