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叛逆怎么辦 怎樣引導孩子走出兒童叛逆期
很多家長比較煩惱,孩子到了叛逆期,總是愛跟家長唱反調,孩子不聽話,其實這是一件好事,這說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成人之后有自己的想法,不會出現缺乏自主性的情況,家長們在孩子的叛逆期只需要好好的引導就可以了。那么家長怎樣引導孩子呢?引導孩子的方法有哪些?
所謂&ld;兒童叛逆期&rd;,是指6‐8歲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識和自我欲求迅速發展,他們不再是家長眼中&ld;言聽計從&rd;的乖孩子了,對任何事情都開始有了自己的主意,好奇、膽子大、堅持己見、愛跟家長唱反調,是他們的共同特點。
心學家認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三個叛逆期。2‐3歲寶寶出現的叛逆行為,被稱為是&ld;寶寶叛逆期&rd;;12-18歲出現人生的第三個叛逆期,即&ld;青春叛逆期&rd;。而6‐8歲的孩子,則會出現&ld;兒童叛逆期&rd;。孩子在這幾個階段的叛逆行為,都屬于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
相反,如果孩子在這幾個階段未表現出反抗行為,在成人后則會有自主性缺乏的傾向。所以,即便你家寶寶現在&ld;不聽話&rd;,也是他叛逆期的正常表現。如果孩子沒有表現出叛逆行為,則反而需要擔心了。
對于家長來說,只要對幼小的孩童引導得當,孩子經過了反抗期,他們在成人以后的自主性就會變得更強。
首先,家長要放開自我,去了解孩子。有不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緊繃面孔高高在上,殊不知,這樣拉開了大人和孩子的距離,使孩子不愛跟家長說心里話。比較好的做法就是,家長放下身段,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交流,比如蹲下身子陪孩子聊天,以孩子的語氣同他說話,和他一起做他喜歡做的事情等。
其次,因勢利導,改變溝通方式。有的孩子內向,有的孩子外向。家長要根據孩子的性格,變通溝通方式。性格比較安靜的孩子,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不一定會主動告訴家長,那么,家長就可以嘗試講講小時候的經歷與自己當時的感受,孩子在了解了你的感受之后,會更加愿意告訴你他內心的想法。
你家孩子屬于叛逆心較強的那一類,若一味苦口婆心給他講大道,他是很難聽進去的。你可以通過編造故事,將一些小道貫穿在其中,講完之后還可以給他提問,讓他加深思考。
也可以利用孩子的逆反心。當想要他去做某件事情的時候,你可以反著說出任務,也許他就會按照你的實際要求去做了。
孩子在學校也很叛逆的話,還需要加強跟老師溝通,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也便于老師掌握孩子更多的特點,針對性地培養教育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