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讀:不要刻意培養"聽話的乖孩子"
&bsp; 做家長的,誰不希望培養出一個聽話、乖巧的好孩子呢?首先,自己教育起來會省不少事,其次,帶孩子出去還特有面子。但是,很多時候偏偏事與愿違,難道是教育方式方法不對?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那么,怎樣才能培養出一個聽話的乖孩子呢?聽話的孩子難道真的就是乖孩子嗎?
我們常常會聽到家長教育孩子:&ld;你要聽話!&rd;&ld;乖孩子不可以不聽媽媽的話哦。&rd;……聽話的孩子才是乖孩子嗎?育兒專家建議:不要刻意培養&ld;聽話的乖孩子&rd;。
網友lili:我家寶寶兩歲半了,最近喜歡跟我們唱反調,不讓他做的事情他偏偏要去做。每次為了阻止他搞得我們精疲力竭,卻感覺他反而越來越不聽話了。看到朋友的孩子總是很乖很聽話的樣子,真是只有羨慕的份啊。我該怎么辦呢?怎樣才能讓寶寶變得聽話呢?
大多數中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他們認為這樣的孩子好帶,能省去許多麻煩。有些家長對孩子表現出的反抗行為很反感,而對那些惟命是從、聽話的孩子更為喜歡。其實,每位家長心目中對&ld;聽話&rd;的定義不盡相同,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用是否&ld;聽話&rd;來評判孩子的行為。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小兒內科主任醫師王玉瑋教授認為,家長不應該刻意培養&ld;聽話的孩子&rd;。
孩子有時不按父母的要求去做,不聽從父母的指令,正是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現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豐富的社會,每天都可以吸收到許多信息,對人對事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過早地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是不符合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的,而且容易扼殺兒童的天性,使孩子從小失去兒童最珍貴的創造性人格,這會給父母留下難以彌補的遺憾。
王教授認為,孩子的&ld;聽話&rd;應更多體現在生活規矩、行為道德上,而孩子天性好動,鬼主意多,家長應做出正確的引導,用于在學習和對待事情上,這些就有賴于父母以身作則。如果孩子出現打架、罵人等不當行為時要及時糾正;當孩子出鬼主意時,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挖掘更多的樂趣,引導他們應用在實際生活上。
國外專家認為,容忍孩子&ld;不聽話&rd;可以保護孩子的想象力,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允許孩子&ld;不聽話&rd;指的主要是思維上的&ld;不聽話&rd;,孩子們看到的世界是獨特的,他們的想象力是很豐富的。如果我們用成人的思維方式對他們粗暴地干涉,就會扼殺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聰明的父母應當適時適當地給孩子一點兒&ld;不聽話度&rd;,這就是對他們創造思維、創造欲望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