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心理是怎樣的 怎樣培養(yǎng)小學生健康的心理
小學生心健康教育一直是小學教育的重點和關鍵,怎樣讓小學生的身心全面和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方面。俗話說健康的一半是心健康。可見其重要性。想要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心,首先需要了解小學生的心,那么小學生的心是什么樣的呢?趕緊和小編一塊來了解一下吧。
小學生心健康教育是指教師運用心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的有關論,根據(jù)小學教育的特點和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通過課堂教育教學、游戲、活動、輔導等各種教育途徑,幫助小學生獲取心健康的初步認知,喚起小學生自我認識、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識,并對已經出現(xiàn)心偏異或形成障礙的學生提供一些簡易有效的心服務,以促進小學生身心正常發(fā)展,提高小學生心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動。它主要包括認知與學習心、心品質、人際關系三個方面內容。
一般而言認知與學習心主要包括觀察、記憶、思維、創(chuàng)造、學習環(huán)節(jié)和方法、思維方法、社會認知。研究表明,加強這方面的心健康指導,可以使小學生按學習規(guī)律去學習,講究學習方法和用腦衛(wèi)生,注意勞逸結合,消除學習中的被動狀態(tài),從而更好地掌握注意記憶、觀察、思維規(guī)律,學會學習。
一般而言心品質主要包括認識自我、自信、興趣、動機、能力、性格、氣質、情緒、意志、戰(zhàn)勝挫折等。學習這部分內容,有助于讓學生學會自我控制、自我管與自我監(jiān)督,從而學會做人。因為任何教育都必須通過學生自身的努力內化為自己的認知、情意結構,而內化的程度將取決于他們自身的素質,特別是心素質。因此,心品質教育是小學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是重頭戲。
一般而言人際關系主要包括社會交往,善待他人,正確處與同學、家長、教師與集體的關系。通過這方面的教育,可使小學生提高交往能力,學會調人際關系無論現(xiàn)在和將來都能在和諧、安逸、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工作和生活。
小學生從籠統(tǒng)、不精確地感知事物的體漸漸發(fā)展到能夠較精確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發(fā)現(xiàn)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間的相互關系。他們的感知從無意性、情緒性漸漸向有意性、目的性發(fā)展。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對時間單位的解力和對時間長短的判斷力也都會不斷提高,開始逐步懂得珍惜時間,學習的自覺性也日益增強。
小學生的記憶最初仍以無意識記、具體形象識記和機械識記為主。他們對一些有趣的事情能很好地記住,而對老師交給的學習任務有時記起來卻感到困難。他們能記住一些具體的、直觀的材料,而對抽象的詞、公式和概念卻難以記住。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思維解能力不斷提高,對詞的抽象識記和意義識記的能力都會不斷提高。
小學生的想象從片面、模糊逐步向完、正確的方向發(fā)展。低年級的小學生,想象具有模仿、簡單再現(xiàn)的特點。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中高年級,他們對具體形象的依賴性會越來越小,創(chuàng)造想象開始發(fā)展起來。
小學生的思維從以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向以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但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lián)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直觀性。低年級學生在不能直接觀察到事物特征的情況下,對某些概念進行概括會感到困難。而到了高年級,他們則開始能夠依靠表現(xiàn)一定數(shù)量關系的詞語來進行概括。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掌握概念中直觀、外部特征的成分逐漸減少,而掌握抽象、本質特征的成分不斷增多。
低年級小學生雖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還常有不穩(wěn)定的現(xiàn)象。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了高年級,他們的情感更為穩(wěn)定,自我尊重,希望獲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強烈,道德情感也初步發(fā)展起來。此時他們的好惡不再是只停留在口頭或面部表情上,而是常付諸于行動。認識、分析各種問題開始注意從動機、效果多方面評價自己和他人,對成人的依賴性較低年級小學生明顯減少。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學生意志活動的自覺性和持久性會漸漸增強,他們能夠自覺地完成作業(yè)。在遇到難題時,有時也能夠控制自己不泄氣、不分心,直到問題得到解決。
小學生情緒容易沖動,多隨情境的變化而變化,自我控制能力較之幼兒階段有了發(fā)展,但仍比較差,特別容易受他人的影響與暗示,進而產生不自覺的模仿行為。高年級學生已能感受到生活新奇和美好,喜歡動腦筋,樂于提問題,但仍缺乏耐心和毅力,缺乏一貫性。小學生的自我評價幾乎完全依賴老師。容易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點;較多地評價他人,不善于客觀地評價自己。隨著年齡和見識的增長,他們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師的評價來估計自己,而是能夠把自己與別人的行為加以對照,獨立地作出評價。他們逐步學會了用道德觀點和社會準則來評價別人和自己的行為,能夠同時看到正面和反面、優(yōu)點與不足。另外,隨著個性的發(fā)展,小學生的個性特征也不斷增強,性格對他們行為的影響越來越大。雖然小學生性格的可塑性很大,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行為會漸漸形成習慣,性格也就越來越穩(wěn)定,越來越難以改變了。
健康的心來自于健康的體魄,和諧的環(huán)境,正確的疏導和科學的診治。在中小學開展心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加強小學生心健康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共同關注和努力。
于各種主客觀原因,一些學生難得向老師自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這就要求每一個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要經常深入班級,利用適當?shù)臋C會和場所,讓學生自自在地表達思想情感,從中了解學生的心現(xiàn)狀,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與學生談心,是對學生進行心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通過個別談心,可以發(fā)現(xiàn)、掌握某些同學的不健康心,再&ld;對癥下藥&rd;,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調節(jié),幫助他們克服缺點,促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心素質。要使個別談心取得良好的效果,老師只有做學生的知己、朋友,才能取得學生的信任,學生才能將自己的煩悶向老師傾訴。我班一名女同學吳蓮蓮,原來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但他父母離異,爸爸精神有問題,媽媽離開了他們。這對她的打擊很大,只能寄人籬下,都是她叔叔嬸嬸照顧她。聽說以前她很不喜歡講話,也不愛笑,常常自己一個人在一個角落呆著。后面轉來了我們班,剛開始我很注意這個女孩子的一舉一動,一下課就會像朋友間一樣的跟她聊天。發(fā)現(xiàn)其實這個女孩并不像其他老師說的那樣。其實她是挺開朗的。行為習慣也都不錯。后來,我先讓她當組長,讓她可以跟更多的同學接觸,接著,我讓她幫我管功能室,負責每天的打掃。后面我就把圖書管員這個稱號也給她,讓她有更多發(fā)揮的空間。漸漸地,她愛笑了,一下課就會跑到同學中去一起玩。也曾聽過有老師們跟我提過她,&ld;許老師啊,吳蓮蓮現(xiàn)在在你們班變得很開朗,很愛笑。&rd;這句話一直深深的記在我心里。真的很開心。當一些學生在學習上遇有困難,家庭生活受挫折時,他們心情苦悶,情緒失衡時,老師要及時幫助他們,安慰他們,開展談心活動。俗語說,把心底的話說出來,就等于替你的心病打了一劑強心劑,老師應以誠懇的態(tài)度耐心傾聽他們的訴說,讓他們把心里的積郁情緒渲泄出來,擺脫不良情緒的困擾。
作為教師,應時刻牢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盡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師應該在保證教學工作正常進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包括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勞動,尊重學生的成績,尊重學生的隱私等。那些有心障礙的學生,他們常常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這些學生只有被人接受,才能接受自己,如果教師不尊重他,他也感覺不到自尊,對那些有心障礙的學生要堅持正面教育引導,盡量不要當眾批評。實踐表明,只有從尊重出發(fā),學生才能打開自己的心扉,心教育措施才能奏效。
寬容是山,因為它能花草樹木;寬容是海,它能容下江河溪流;寬容是暖風,他能吹散心中的愁云;寬容是春雨,它能潤萬無而細無聲。教育需要寬容,因為,學生需要老師的寬容,需要老師的解。古語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更何況我們每天面對的都是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對待孩子,不能太苛刻,要多一份寬容。今天來遲了幾分鐘,家課本忘帶了,作業(yè)做錯了……應以正面教育為主,而不要動不動訓斥、責罰、威嚇。教師應該給學生應有的安全感,這樣學生裝才會感覺到溫暖和愛心。然而,所有的這些都是我在不久前所感悟到的。在我們班有兩個非常調皮的學生,平時在我面前都表現(xiàn)得很乖,很難想象他們會做什么事來,就在一天中午都快兩點了還沒進來,平時都不遲到的到那時候都還沒進來,正準備打電話給家長時,就看到兩人急匆匆的跑進來了,當時我有點急了,態(tài)度不怎么好的問:&ld;兩個中午跑去哪?怎么這么晚才進來?&rd;兩個人的答案真的把我嚇急了&ld;我們被一個瘋子追,那瘋子手里還拿著刀。&rd;兩個人的說法都是一樣的,當時我還很擔心,也很慶幸兩個都沒事,不過沒想到的是,兩個人是串通好的騙我,其實兩個人是在家里玩忘了時間才遲到的。那為什么會選擇這個謊言呢?這個是我一直以來都在琢磨的問題,或許是自己不夠寬容吧,小孩子可能是怕遲到進來會被我罰。雖然這是一件小事,然而透過這一件小事,我卻發(fā)現(xiàn)對孩子的寬容要遠比訓斥更具有教育的力量。。事情過后當我坐下來細想?yún)s發(fā)現(xiàn):當你寬容了孩子的過失,孩子會從心底接受你的教育,你所給予的解,會讓他受用終生。因此,教育需要寬容,寬容也是老師從事教育事業(yè)所必須具備的一種美好品質。
為了提高學生的心健康水平,除了常規(guī)教育外,還要注意在耳濡目染中促進學生心健康發(fā)展,這主要有賴于學生所處班級心環(huán)境的狀況。老師在教學實踐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積極向上、平和開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小學生以鼓勵為主,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營造一個充滿信心積極向上的氛圍,激發(fā)他們看到自己的成績;長處,繼續(xù)努力,更加勤奮,力爭全面發(fā)展的上進心。經常開展集體主義的教育,讓學生樹立愛學校班級的集體榮譽感,發(fā)揚團結友愛的精神,良好的班級集體融洽師生、同學關系,對學生個體能產生巨大的吸引力,使離群獨處的學生感到集體的溫暖,幫助其矯正不健康的異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