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判斷孩子是"矮小"還是"晚長"
時間:
kina2
小學教育
&bsp; 家長們都希望自家的寶貝能夠高大帥氣,成為一表人才,但是,要是真遇上孩子比同齡人矮的情況的時候,爸爸媽媽們都知道如何判斷孩子是&ld;矮小&rd;還是&ld;晚長&rd;呢?下面,趕緊和小編一起來閱讀下面這篇文章,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收獲的。
孩子個子總比同齡孩子矮了半個腦袋,怎么回事?營養不足還是鍛煉不夠?在如今物質豐富的年代,吃好、吃飽已經不是問題,然而有些孩子的身高增長卻未能如家長所愿,成為家長們面臨的一大難題。不少家長覺得兒童&ld;矮小&rd;還可以等一等,指望孩子大一些會&ld;晚長&rd;,殊不知,這樣反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
&ld;矮小癥&rd;是指孩子的身高低于同年齡、同性別、同地區正常健康兒童平均身高的2個標準差;而&ld;晚長&rd;又稱青春期延遲,是指女孩于14周歲以后、男孩于15周歲以后才出現第二性征及生長發育加速的情況。門診常有讀高中的孩子來看矮小門診,一檢查骨齡,孩子骨骺已閉合、生長已停止,孩子失去了長高的機會。所以,矮小孩子只有一部分會有&ld;晚長&rd;,不能盲目等待。
怎樣才能不耽誤矮小孩子的治療時機?家長們一定要定期對孩子的身高進行監測,了解孩子的生長速度。正常兒童每年能長高5-7厘米,如果生長速度正常,骨齡在正常范圍內,這些矮小的孩子仍可以繼續觀察,可不急于治療。倘若生長速度不正常,家長卻一直認為孩子能&ld;晚長&rd;,待到警惕之時往往就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
為此建議,家長最好讓專科醫生來判斷孩子到底是&ld;晚長&rd;還是真正的&ld;矮小&rd;;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才不會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期。學齡前及小學時期,是干預&ld;矮小癥&rd;的最佳年齡。
湘潭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主任醫師 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