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補習成績卻年級第一 他媽媽是這樣做的(2)
五、不尊重權威的孩子不可能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從上幼兒園開始就告訴孩子,在學校要聽老師的,就算是覺得老師的某個做法不妥,也要站在老師的立場去解,并幫助孩子解和接受老師的要求。我特別不贊同有些家長所謂的民主觀點,允許孩子隨時對老師的話表示質疑。權威就是權威,家里的權威是家長,學校的權威是老師,不尊重權威的孩子不可能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他的精力都消耗在如何表達他那時時變化的思想上了,教育孩子有一顆謙卑的心,一顆愿意受教的心是首要的。
可能有家長要說了:&ld;讓孩子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對嗎?&rd;這個想法是完全正確的,但是如何讓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是比較有深度和內涵的呢?我記得有一篇文章提到,只有讀萬卷書才能培養出真正的批評性思維,也就是說小小孩的思維是要慢慢培養的,除了學習,還有家教等等,所以只有扎好根,才能有真正獨立思考的能力,否則就容易思維混亂。
六、好的學習習慣建立在良好的親子關系上
要陪孩子做作業嗎?要檢查作業嗎?要按照家校聯系冊上的作業一條一條地跟孩子核對嗎?
我的經驗是不要,統統不要。我們剛上小學的第一天,我過問了一下孩子知不知道都有哪些作業,發現漏了一個,提醒他以后記得都記下來,以后再沒有檢查,每次簽字的時候問他是不是都做完了,只要他說是,我就簽字。
那孩子偷懶怎么辦?撒謊呢?這就又要提到親子關系了,跟孩子之間相互信任關系的建立是從小就開始了的,媽媽說話算不算話,這在很早以前就被孩子檢查確認過了,孩子說謊后媽媽會怎樣也是在很早以前就演練過了,我曾時不時地提醒他信任是個非常重要和脆弱的關系,做了100件事建立起來的信任關系會因為一個不誠實的話或行為而破壞,要重新建立起來可能需要再去做10000件事,所以騙人或撒謊不值得嘗試。
讓孩子從一開始就知道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檢查作業有沒有全部完成,第二天上學的東西有沒有全部帶上等等都應該在一開始就引導孩子自己完成。剛開始的時候每個孩子都會丟三落四,這是正常的,家長跑到學校去送書本也是正常的,但是要告訴孩子我們只會給他送兩次,因為他剛剛上學,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幫助他們。
但是事不過三,以后要自己記住自己的書包,如果忘記自己跟老師解釋,自己想辦法解決。我們不能一開始就讓孩子完全自己的事自己做,那樣太冷酷了,畢竟我們應該是他們堅強的后盾,但是也要慢慢放手,讓孩子知道他能夠搞定自己的事。
在我看來每個一年級的老師都是值得敬佩的,為了培養孩子的習慣他們嘔心瀝血。我們的班主任半個學期下來瘦了10多斤。允許孩子有一些小失誤,給予孩子一步步進步的空間,孩子其實是不用我們一路扶著往前走的。
七、雷打不動,每天玩一個小時
上小學了孩子每天就沒有玩的時間了嗎?怎么可能!對于剛上學的孩子,必須要保證孩子每天1個小時以上玩的時間,周末有一天自玩耍的時間。關于玩這件事,我一直把它作為學習習慣培養的絕好工具使用。哪個孩子不愛玩?如果他不能正大光明地去玩,他就會自創各種各樣的方法玩,直接反應出來就是磨蹭和拖延,一旦養成這個習慣要改變非常難,所以高效率的學習習慣就是這樣跟玩緊密地綁定在了一起。
1 回家先做作業,還是先休息、吃東西等等?
第一天放學,孩子到家吃東西,玩玩具。等我到家快7點了才開始做作業,結果第一天作業8點才完成,做完后趕緊洗洗就睡了。我跟他談:&ld;你看如果不先做完作業,玩也玩不好,心里老是有一件事,還不如先寫作業,是不是?&rd;他點頭,表示第二天回家先寫作業。
第二天我到家,他作業已經完成。吃完飯,帶著他下樓到小區的步行街玩,跟幼兒園時候一模一樣,這下他嘗到甜頭了,以后都是早早做完作業,做完作業就可以玩了啊。作業質量怎么保證呢?告訴孩子,一件事最好一次搞定,爭取不返工,要不玩的時間就少了(我這個媽媽是多么體貼啊)。他自己也知道如果錯誤少,做的作業也就少,他一點也不傻呢。
很多家長跟我說孩子磨蹭,我并不知道每一家都是怎么安排孩子學習的,但是我覺得如果孩子知道他分內事做完了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他干嘛要磨蹭呢?如果磨蹭,一定是家長安排了他不想做的事,他們沒有力量明抗,就會暗地里磨蹭。
2 家長要不要布置課外作業?
我從來不布置額外的作業,能高效率地學好老師教的知識足夠了,不過我告訴孩子了,如果成績不好,不是說明上課沒有好好聽,就是說明老師講的聽不懂,只能去上課外補習班了,因為老媽我是沒有那個時間再輔導的,如果上補習班,那么就沒有玩的時間了。為了不上補習班,孩子表示在學校學好老師教的所有知識。
我們家小子無論拉琴還是學習,都是快速搞定,然后就可以爽爽地玩了。我兒子的課外學習是拉小提琴。我把考級作為一個個小目標要求孩子去實現。去年他考小提琴5級,真是明顯感覺硬逼著上了一個臺階,等上了這個臺階后回過頭來看,他也覺得自己挺厲害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錯,但是對于普通孩子,有壓力才有進步,有進步才有自信。這是一個持久戰,家長必須耐心,我們也還在成長過程中。
八、給小學生講時間管,沒有不可能
跟小孩子講時間管有點不太靠譜,但是我還是嘗試著做了,從孩子第一個寒假慢慢試行。放假前我會讓他列出每天要完成的任務,但是我不會要求他寫上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情,我只要求他每做完一件事就劃個勾,隔一段時間抽查一下執行的情況。通常不會100%執行,然后我就提醒+重復要求,告訴他要為自己的事情和時間負責。只要孩子有他自己自支配的權利,他就有可能慢慢找到適合他的作息時間,按照他的頻率完成他的任務。
孩子的教育實在是個很大的話題,任何一個小小的問題都會牽扯出背后父母教育念、家庭關系和親子關系等潛在的問題,如果我們能時時自省,定期客觀地評判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并且愿意不斷學習,不斷提高,孩子慢慢長大,我們也會慢慢成長,這樣我們跟孩子的差距就不會越來越大,也不會有不可跨越的代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