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票選出“懲戒條例”學生參與性很高
現在的小學教學很大程度上也都會聽取孩子的意見了,只要小學生的建議是好的,可行的,一般的老師也都會采納,親愛的小朋友們,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一個小學時怎樣做的吧。
23日上午,放學鈴聲響了,來不及吃午飯,武昌實驗小學六(1)班學生帖戩杰、鮑威爾,抱著買好的五小棵矮冬青,匆匆跑到學校后勤處借來鐵鍬,來到操場邊的花壇前&ld;還債&rd;:前幾天打球時,他們不小心踩到了樹木,現在他們要補種回來。
&ld;我們這是在接受學校的批評教育,不僅要種上,以后還要來澆水,要保證存活。&rd;帖戩杰一本正經地說:他們可是心甘情愿&ld;自罰&rd;的。&ld;學校的違紀處罰條例,都是我們自己投票選出來的呢。&rd;
&ld;對于亂扔果皮紙屑,同學們提出的管措施是:每天大課間和午休時間,跟隨清潔老師做一周的校園衛生,并將自己做清潔的體會,與同學們交流……&rd;昨日上午,記者在武昌實驗小學看到一份特別的《學生管條例(試行)》。之所以說它特別,因為上面都是&ld;同學們&rd;的意見。
圖為:兩名不小心損壞樹木的小朋友,正在接受&ld;懲戒&rd;‐‐種上小樹苗。
這是武昌實驗小學&ld;我的學校我當家&rd;活動中的內容之一,目的之一是讓小學生自覺意識到錯誤并虛心接受批評。副校長肖建萍介紹,征集內容包括學生對各種不文明行為怎么看、有何處建議等。全校2600名學生,回收了有效問卷2300多份。最后,學校又請全校學生對各項處辦法進行投票,以票數最高的幾項作為學校針對不文明行為的管&ld;條例&rd;。&rd;
記者看到,&ld;條例&rd;包括以下一些內容:&ld;污染墻壁:自己(或請家人協助)清墻壁上留下的污漬,體驗勞動的艱辛,學會珍惜勞動成果。損壞學校樹木:自己為學校補種同樣的樹木,并保證存活。不尊重或欺負其他同學:獨立反思5‐10分鐘,再向被欺負的同學賠禮道歉,必要時還需要在全班做書面檢討……&rd;據悉,&ld;條例&rd;懲戒規定共有七大條,主要班主任實施。
據了解,對學生實施懲戒教育,曾于部分老師的方法不科學或者家長過于膩愛孩子,常常遭遇到&ld;體罰&rd;等質疑聲。2009年8月,教育部印發《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明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學管中,有采取適當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權利。此事曾引發廣泛熱議,一些人士指出,批評本是教育方式之一,竟還需教育部&ld;授權&rd;,可見批評之艱難。
當目前不少學校和老師對懲戒教育&ld;談虎色變&rd;時,實驗小學為何還要大力推行?校長張基廣打了個形象的比喻,&ld;如果說表揚像給車胎打氣,那么,批評就像給被戳破的車胎補胎。車胎破了再怎么打氣是沒有用的,只能找準破的地方,把破的窟窿補上,才能打好氣繼續前行。&rd;
武昌糧道街中學政教主任柳康,做了多年的學生德育工作,他非常贊成對學生實行懲戒教育,&ld;口頭教育對于頑劣學生顯得很&ls;蒼白&rs;,但老師對學生進行懲戒時一定要拿捏好&ls;火候&rs;,否則效果適得其反。孩子們自主選出的&ls;懲戒辦法&rs;,相信也是孩子們能真心接受的。&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