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憲法教育是法治社會的基礎
時間:
fby2
小學教育
小學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階段,重視憲法、樹立法律意識也是現代小學孩子應該了解的東西,孩子們從小就確立規則意識,長大之后才會遵守社會的法律準則,相信許多家長朋友還不太了解,下面就5068小編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情況吧!
更重要的,在教育的最初就幫助孩子們確立一些基本的原則與健康的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重視憲法、樹立法律意識,對孩子們來說是比較新的視角與學習內容,普法這一口號在具體操作層面的落實,會幫助孩子們從小就確立規則意識,習慣于按規則博弈的思維模式。
須知,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市場經濟的契約特質需要人們按照法律與規則來行事,所以就需要最大程度地摒棄那些傳統中的糟粕,比如人情大于法治,比如社會資源、裙帶關系大于規則,等等。通過對學生們的普法教授,兒童可以更早地接觸這些現代市場經濟與民主社會中的最基本原則,并在自己的生活與學習中去親身實踐,從而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的社會。
教育部強調中國小學的憲法教育,顯然既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法治社會的需要。普法的這種雙重效應,會為兒童帶來一個全新的觀察社會、與社會相處的視角與思維模式,進而促使他們有更好的行為模式。這與我國推進的相關司法改革精神也是很契合的。
但是同時,普法教育要想事半功倍,除了課本教育,還需要社會以實際行動來支持,比如成人的行為,也應該養成按法律與規則來行事的習慣。成人世界的相處規則,往往會成為兒童的模仿對象,而且兒童的模仿力非常強。所以,對于成人的普法教育與法律意識培養也不能放松。總之,社會中的各個群體、各種機構都應該依法辦事,完善一個法治社會,不全是學校教育的事,而是人人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