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胎教的好處如何進行
對話胎教也并非爸爸媽媽對著肚子里的寶寶隨意說兩句話就算完成了,它有一定的科學講究。只有掌握正確的方法,在適合的時間對胎兒進行對話胎教,才更容易達到預期的效果。那么新手爸媽們如何進行對話胎教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對話胎教的好處
雖然目前的科學研究仍未能證明胎兒是否能理解父母的想法與感情,但是通過超聲波檢查,人們可以發現,母親的心態的確可以直接傳達給胎兒。如果父母給胎兒進行對話胎教,胎兒是會在一定程度上給出回應的,胎兒的反應可能比較俏皮,踢踢媽媽的肚皮或是在肚子里翻滾一下!如今已經有研究表明,若父母在孕期間常與寶寶聊天,對寶寶日后的語言或智力發育會很有幫助。雖然胎兒聽不懂話的內容,但胎兒能夠通過聽覺聽到父母的聲音和語調,感受到父母的呼喚。
對話胎教其實并非整個孕期都可以進行,胎教一般都需要根據胎兒的各種感官的發育成長情況來針對性的進行。一般來說,懷孕18-20周時,胎兒已逐漸具備聽覺功能。對話胎教正是針對促進寶寶日后的語言和智力成長發育來進行的。曾有一位父親在妻子懷孕七個月開始就天天對寶寶進行對話胎教。每當爸爸與胎兒對話時,胎兒就會興奮地蠕動起來。后來寶寶出生后感到環境突變而不安地哭鬧時,只要他的爸爸抱著他對話,他就會停止哭鬧,安靜地躺在爸爸懷里。這正體現出了對話調教的好處。正常來說,受過語言胎教的孩子說話的時間早,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比其他孩子要更強一些。
對話胎教如何進行
首先,爸爸媽媽們需要明確的是,胎兒在母親里便開始有記憶,記得母親和父親的聲音,也因此而有舒適和安定的感覺;準爸媽如果能時常以溫柔的聲音和腹中胎兒說話,將可以讓胎兒有“被愛”的感覺。對話胎教法也并非隨時都能進行,一般在懷孕26周即6個半月開始進行。
孕婦可取坐式或臥式,父母與寶寶的對話內容不能復雜,應簡單明了,這樣寶寶才更容易“聽懂”。對話胎教中,爸爸媽媽在給寶寶講故事的時候聲調要富感情,將文字變成有趣的故事細致的描繪給胎兒聽,不要單調乏味故事要避免過于暴力的主題和太過激情、悲傷的內容,講故事前要告訴寶寶“開始講故事了”。母親淋浴時可對胎兒說:“這是水流聲,媽媽在洗澡”。感到胎動時說:“寶寶開始活動了”、“寶寶淘氣了”、“又踢媽媽了”。父母還可以問候寶寶“睡得舒服嗎”、“愉快嗎”等等。
從懷孕第5個月開始,爸媽其實就可以嘗試著讓寶寶學會集中意識,并大聲地教她基本的單字、數數的方法、自然界的花草樹木,等等,讓他時刻感受到你和他的交流,從而促進他智力的發展。
對話胎教什么時候開始
對話調教適合在懷孕26周即6個半月開始進行,5個月開始其實爸媽就已經可以給寶寶提前習慣父母的聲音,這樣更利于對話胎教的實行。懷孕到第5個月時,胎兒就有了聽覺的發展,能聽到外界的聲音,因此,很多人認為這個時候是實施子宮對話胎教法的最佳時機。但是也有不少爸媽是從懷孕初期即開始施行對話胎教,并且一直沿用到嬰兒出生。這也是可行的,準爸媽不妨從懷孕初期就試一試。
一般來說,當孕婦感覺出有胎動或胎動較活躍時,就可以向胎兒講話。對話胎教時間不宜長,每次1~2分鐘,應保持室內安靜。爸爸媽媽在寶寶進行對話胎教的時候可以先和寶寶打招呼,告訴他現在是“聽故事時間”等等,對話時最好在一段時間內反復一兩句話,以加深寶寶的記憶。相信不少的準爸媽在確切得知懷孕之后就會開始有和肚子里的寶寶說話的習慣,其實這也算是對話胎教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