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孕媽易發生早產 怎樣預防早產
近年來,城市早產兒的數量越來越多。早產是導致圍生兒死亡以及新生兒嚴重并發癥的最常見和最主要的原因。因此,盡早了解哪些情況容易導致早產,怎樣避免早產是非常的必要的,下面就來和5068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如果孕媽咪年齡太?。ㄐ∮?8歲),或年齡太大(35歲以上),容易發生早產。
孕媽咪的身材太矮(低于150厘米),或體重太輕(低于45千克),都容易發生早產。
患妊高征、前置胎盤、胎盤早剝、胎膜早破、糖尿病、貧血、心臟病、闌尾炎、腎盂腎炎等疾病。
孕媽咪一直有吸煙、酗酒的習慣;或懷孕晚期(妊娠8個月以后)過于勞累、發生外傷或者性生活不當。
孕媽咪在過去懷孕時,曾經發生過流產或早產。
如果是雙胎、胎位不正或羊水過多,容易發生早產。
1、孕婦合并急慢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急性腎盂腎炎、急性闌尾炎、嚴重貧血、慢性腎炎、心臟病、性傳播性疾病、嚴重營養不良、糖尿病及過度勞累等。
2、子宮畸形,包括雙子宮、雙角子宮及縱隔子宮等。此外,宮頸內口松弛及合并子宮肌瘤也易發生早產。
3、孕婦患有重度妊高征等產科疾病及合并內、外科疾病,因病情需要,必須提前終止妊娠,這是人為因素的早產。
4、胎兒、胎盤因素,如雙胎、羊水過多、胎膜早破、前置胎盤、胎盤早剝、胎盤功能不全等。
按規定定期進行產前檢查,充分重視可能引起早產的因素,并予以糾正。
按時孕期檢查,積極預防和治療妊娠期并發癥,如心臟病、腎病、高血壓、貧血等,尤須做好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防治工作。
疲勞過度、重體力勞動等,會對腹部產生壓力,易發生提早破水,造成早產。在妊娠末期,若家務事或工作勞累產生疲倦時,應調換工作,適當休息,并要避免抬拿重物等重體力勞動,要避免長途旅行、駕車等運動。注意休息,減少疲勞,減少體能的消耗。
妊娠期間,尤其是后期,應盡量減少外出和乘車的次數,不要到人多擁擠的地方,以防腹部被擠、被撞;乘公共汽車或火車時,要注意避開高峰期,上下車時要特別注意保護腹部;其他各種場合,均應防止腹部受擠;宜穿平跟鞋,以防摔跤。
在妊娠早期及晚期,性生活要謹慎,并應適當節制。
當出現早產先兆,如下腹墜痛等,應立即臥床休息,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保胎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