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讀 孩子必須學會哪些規矩
&bsp; 古人曾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是一個非常實用的道,所以,家長們務必盡早為孩子立下規矩。這樣一來,盡管今后孩子一天天長大,到了要離開父母庇護的年紀的時候,也不用擔心他們能否照顧好自己。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的這篇文章,就非常具體明確的指出了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所需要學會的規矩有哪些。
狀況一 當孩子認為「我要什么就有什么」
* 「當我哭鬧時,要有人陪。」
* 「只有被抱著到處走,我才會入睡。」
* 「想要吃東西時,不管白天和夜裡隨時都有得吃。」
* 「當我拒絕用湯匙時,每次都可以喝到母奶。」
* 「當我在娃娃車裡哭鬧時,最遲五分鐘要把我抱起來。」
你的孩子學到的是這一類的關連性嗎?如果是的話,那么他學到的規矩就是:「我要什么就有什么,爸爸媽媽沒有自己的需求。」
狀況二 當孩子認為「我的需求完全不重要」
* 「不管我餓不餓,都得把瓶牛奶喝完。」
* 「雖然我只能睡十小時,但每晚必須躺在床上十二小時。」
* 「每次吃完飯就立刻被放在一旁,沒人我。」
你的孩子在這裡學到的,和上面列舉的規矩完全相反:「爸爸媽媽要什么就做什么,我自己的需求不會受到重視。」
怎么做最有效 適用于嬰兒的規矩
這兩種規矩都有明顯的缺點,但是我們還有第叁種:
* 「媽媽決定何時給我吃,以及吃什么,我可以決定要不要吃,以及吃多少。」
* 「當我吃飽、開心滿足時,媽媽特別愛跟我玩,而且玩得很盡興。」
* 「當我哭鬧時,會得到我需要的一切。但如果我繼續哭鬧,爸媽就少注意我。」
* 「爸媽一天當中會好好陪我玩好幾回。但是他們自己有重要的事要做時,我得自己玩一下,即使我不喜歡。」
* 「家裡幾乎所有東西我都可以去探索,但有幾樣東西絕對不準碰。」
你的孩子學到的是這類的關連性嗎?如果是,那么他同時也學到:「從爸媽那兒我可以得到我所需要的一切,但不是要什么就有什么。爸媽會注意我的需求,不過有時候他們就是比較清楚怎么做對我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