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讀 十六個妙招教你培養(yǎng)出有教養(yǎng)的孩子
&bsp; 教養(yǎng)是指一個人在家庭中從小養(yǎng)成的行為的道德標準,并且對其今后的性格養(yǎng)成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比如,良好的教養(yǎng)能夠讓一個人在人際關(guān)系中處的如魚得水;反之,則恰恰相反。那么,各位家長們到底應(yīng)該怎樣做,才能培養(yǎng)出一個有教養(yǎng)的好孩子呢?
不再奉行&ld;最重要的是孩子開心&rd;的念,而是教他關(guān)心并幫助他人。懂得什么時候該尊重他人的需求,可以讓孩子不再以自我為中心,而會考慮到他人的感受。
不能以&ld;他還是個孩子&rd;為借口給他開脫,再小的孩子,也要教給他正確的是非觀,不任其犯錯,任他是非不分,永遠不懂事下去!
要讓孩子意識到,所有的情緒都是正常的,但處方式的不同可能導致不同結(jié)果。幫助他學會有效地管并表達這些情緒。
當孩子被期待去幫助父母做家務(wù),幫助他人也自然會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另外,對孩子表達感謝,鼓勵他們也這樣,使感謝成為他們的習慣。
應(yīng)從小告訴孩子,餐桌上長幼有序。另外,再小的孩子也不可以剩飯剩菜,吃多少拿多少,喜歡的菜也不能獨食,要學會和家人一起分享。
引導孩子遵守公共秩序,不隨意跑跳。不大聲喧嘩,不隨地大小便。在家里亂蹦亂跳驚擾到鄰居時,一定要嚴厲制止,并講清楚為什么不可以這樣做,教他站到別人的角度思考。
先告訴孩子&ld;從哪里拿的東西放回哪里&rd;。這條規(guī)則幫他慢慢形成習慣。將來,無論他到什么環(huán)境,都能將東西自動&ld;歸位&rd;,生活也更加潔。
擁有一個年紀相仿的朋友,能讓孩子學會與人溝通,學會彼此分享,學會彼此分享,學會相互忍讓,學會擔當責任。
即使遇到某種困難也不要食言。自己說出來的話,要竭盡全力去完成,身體力行是最好的諾言。
堅持閱讀能拓寬視野,不僅有助于孩子性格的塑造,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還能幫助他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同時有助于孩子以名人偉人為榜樣要求自己,提升自我。
最簡單的就是告訴孩子&ld;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拿,自己的東西自支配&rd;,這會幫助孩子區(qū)分&ld;你的&rd;、&ld;我的&rd;,同時也學會了正確地看待被拒絕和被接納的過程。
在安全的情況下,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去自探索,可以嘗試讓他自己判斷,自己決定,自己承擔。
心胸狹窄只會讓孩子一生痛苦。當人們釋懷時,實際上是在對自己施以善意。事實上,人人都會犯錯,只有通過錯誤才能學會成為更好的人。
很多情況下,屬于所有人的資源是有限的,后來者必須等待。這能讓孩子形成一個平等的交往模式,擁有一個意愿等待的好心態(tài)。
定期花時間陪孩子,了解他們的需求,讓他們感受被愛,孩子才能學會向父母表達想法,展示情緒,并學會如何愛別人。一定要陪伴自己的孩子共同成長!
孩子會模仿父母的行為,所以父母教育孩子時,要注意言傳身教,而身教的力量大于言傳。
當然,想要讓孩子有教養(yǎng),首先我們先讓自己成為有教養(yǎng)的好父母。如果自己犯了錯,也要向孩子承認,并教會他們怎樣才是對的。為人父母需要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才能成為孩子的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