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孩子終身受益的6個好習慣
習慣,就是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一個好的習慣,可以使人終身受益,一個不好的習慣,可能將人引入歧途。正所謂,習慣決定命運,它也會成為支配人生的一種力量。那么好的習慣應該如何養成?哪些習慣是好的,哪些習慣是不好的,家長和寶寶要學會辨別。今天讓小編給大家講解一下哪些習慣會使你終身受益。
1表達自己思想的習慣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指導,父母需要幫助孩子慢慢的建立表達自己思想的習慣。當孩子問為什么的時候給到回應,也可以經常問孩子&ld;為什么&rd;,這樣我們就會知道他做某一種決定的原因,甚至和他一起找到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等孩子擁有表達的勇氣之后,要讓孩子盡量說清楚自己的想法。能夠發出自己的聲音很好,但是更要讓孩子學會將自己的內心準確表達出來。所以,在孩子說話前,一定要讓孩子想清楚自己要說什么。
2制定目標并按計劃實施的習慣
要在孩子小時候就幫助他養成制定目標的習慣,因為對孩子來說,最大的價值是制定目標的時候,他們的學習能力會得到提高,他們會去制定各種方法,從而激發他們自我實現的快樂。
不僅如此,還要讓孩子按照計劃一步步的實現自己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狀態:他是否了解自己,從而能更有效的幫助他的成長。
3系統閱讀的習慣
當前是一個網絡化、信息化時代,碎片化閱讀已經成為家常便飯,系統的閱讀、安靜的思考已經成為一種奢侈品,但如果想要成長,就一定要讓孩子具備系統閱讀的習慣,以某個主題詞、某個事物、某個觀點為線索,搜集相關書籍、資料,進行系統、廣泛的閱讀,將一個問題搞徹底、搞清楚。
4關心他人的習慣
關心他人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在今天更加重要,家長要給孩子創造關心他人的機會。關心他人,先從關心自己的父母、爺爺奶奶開始。一個連親人都不會關心的人,讓他去做慈善,捐助愛心圖書、衣服,這些都是徒勞的。
5充滿自信的習慣
自信和自卑往往一念之差。如果一個人善于用積極的心態去看待自己,就容易自信;如果總是用消極的心態去看自己,則容易自卑。因此父母要在這方面多引導,幫助孩子看到事情的積極一面。所以,父母們不要給孩子設立不切實際的奮斗目標,那樣非但不能幫助孩子成功,反而會打擊孩子的自信。
父母不僅要給孩子講道,還要多帶他到大自然中去,讓他感受大千世界、山水花草,讓他們真正明白世間萬物皆有其特點、有其作用。
6堅持到底的習慣
一定要告訴孩子,做任何事要有始有終,不能遇到困難就退縮、遇到坎坷就閃躲,堅持自己的目標和信念不動搖,人生才有價值。沒錯,就是:不拋棄、不放棄!
有的父母認為毅力就是天生的東西,是沒有辦法培養的。其實,毅力完全可以培養,當孩子堅持做一件事取得一定成效時,給他一個獎勵,可以是一個眼神,一個微笑,或者為他做一個進步記錄。這樣就可以讓他逐步明白堅持的重要性,體會不拋棄、不放棄后獲得的快樂,慢慢便會養成堅持到底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