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以色列教育,怎樣教育孩子(2)
孩子們初到以色列的時候,受到了不少鄰居們的責難。以前在國內時,我一直秉承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則,到了以色列以后,我依舊做著我合格的中國式媽媽:我把孩子們送去學校讀書,他們上學的時候我賣春捲。到了下午放學的時候,他們就來春捲攤,我停止營業,在小爐子上面給他們做餛飩下麵條。
一天,當3 個孩子圍坐在小爐子旁邊等我做飯的時候,鄰居過來訓斥老大:&t;你已經是大孩子了,你應該學會去幫助你的母親,而不是在這里看著你母親忙碌,自己就像廢物一樣。&t;然后,鄰居轉過頭訓斥我:&t;不要把那種落后的中國式教育帶到以色列來,別以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親……&t;
鄰居的話很傷人,我和老大都很難受,回家后,我安慰老大:&t;沒事的,媽媽能撐住,我喜歡照顧你們。&t;可是,老大說:&t;也許,她說得沒錯。媽媽,讓我試著去照顧弟弟妹妹吧……&t;
第二天是祈度眨?⒆觽冎形緹頭艑了。來到我的小攤,老大坐在我旁邊,學著我的樣子把打好的春捲皮包上餡,卷成成品,然后入油鍋去炸。他的動作一開始有些笨拙,但是后來越來越熟練……
老大身上的轉變大得連我自己都想不到,除了幫我做春捲,他還提出他們帶做好的春捲去學校賣給同學。每天早上,他和弟弟妹妹每人帶20個春捲去學校,放學回來的時候,會把每人10謝克爾的賣春捲收入全部上交給我。我覺得很心酸,讓他們小小年齡就要擔起生活的擔子。可是,他們沒有表現出我想像的那種委屈,他們說他們慢慢開始喜歡這種賺錢的感覺了。
鄰居太太經常來跟我聊天,告訴我正規的猶太家庭應該如何咦鰨瑧?撊綰謂逃?⒆印??太人從來不覺得賺錢是一個需要到達一定年齡才能開展的活動,與中國的&t;教育從娃娃抓起&t;一樣,他們始終覺得 &t;賺錢從娃娃抓起&t;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鄰居太太告訴我,在猶太家庭里,孩子們沒有免費的食物和照顧,任何東西都是有價格的,每個孩子都必須學會賺錢,才能獲得自己需要的一切。我覺得這樣的教育手段比較殘酷,不是那麼容易接受。但是,孩子們在學校也被灌輸著這樣的念。他們比我更容易地接受了這種猶太法則。於是,我決定改變以前在國內對孩子們的習慣,試著培養他們成為猶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