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亂發脾氣的原因怎么辦
孩子經常會亂發脾氣,而且還哭鬧一個多小時,直到哭累了他才睡下,一家人都被他折騰得精疲力盡。孩子這樣,我們該如何教育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孩子亂發脾氣的原因,希望對你有幫助。
孩子亂發脾氣的原因
1、父母對“我”的溺愛。
父母常常怕自己對孩子的生活照顧不周到,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和情緒,以致一切服從孩子的要求,甚至讓孩子支配父母的行為。他們處處為孩子著想,不讓孩子做他們應該做的事,讓孩子做他們自己喜歡做的事,滿足孩子的任何要求。這種教養方式自然使孩子產生了一種心態,即“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誰都管不了我”。同時,由于孩子缺乏生活勞動習慣,并不了解做事情的困難,凡事都由著自己的性子干,孩子從父母心目中的“小皇帝”變成了自我心中的“小皇帝”,這種亂發脾氣的性格使孩子不能接受外界的合理要求,影響了孩子正常性格的形成。
2、父母的虛榮心促進了“我”亂發脾氣。
由于父母的虛榮心,總要使孩子在任何物質享受上超過別人,別的孩子有的自己孩子要有,別的孩子沒有的,自己孩子也要有。父母省吃儉用,讓孩子學各種特長,即使孩子沒興趣,也要滿足父母的虛榮心。在不知不覺中孩子滋生了自高自大的心態,總以為自己高人一等,在家中不服父母管教,在學校不聽老師教導,形成了以“我”為中心,一切按“我”的意愿去做,否則便會執拗起來的性格。
3、父母的驕傲使“我”變得亂發脾氣。
父母的驕傲影響著子女,使得孩子沒有一個探求知識的欲望,讓他們覺得任何時候,只要自己提出要求便可以得到滿足。他們很難辨明是非,只是以自我為中心行事,形成亂發脾氣的壞習慣。
4、父母沒有及時關注“我”的需求。
孩子年齡小,有時還不太會用確切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心意,當父母不能及時了解或關注孩子的需求時,孩子會由于著急而情緒不穩、亂發脾氣。
5、父母對“我”的性格影響。
這個原因就是所謂的“上行下效”,如果家長的脾氣不好,經常急躁發火,或家長經常大呼小叫地爭吵叫罵。這種不安定的因素不僅會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變得暴躁易怒,而且也自然會“學習”到用亂發脾氣來表達情緒。
爸媽可以這樣做:發脾氣屬于人皆有之的正常情感,孩子也不例外。兩歲到四歲的孩子和青少年發脾氣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即使是最溫順的孩子有時也會發脾氣,但是孩子經常發脾氣,則不利于培養孩子良好穩定的情緒,不利于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