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的原因 家長怎么辦
如今孩子只有通過學習才可以讓自己獲得更多的知識,而有些孩子卻在學習的大好時光里產生了厭學情緒,對于這類型的孩子,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呢?
孩子厭學的原因
1、一味地實行高壓政策。整天給孩子灌輸學習的重要性,讓孩子產生了逆反心理,覺得學習是個負擔,不愿繼續學。
2、期望值過高。為了孩子的學習,家長雙休日不休息,陪孩子彈琴、畫畫、練舞蹈,使孩子的心理、身體上的壓力大大增加。
3、有些家長太過溺愛小孩。喜歡陪讀,造成孩子缺乏學習的自覺性,由此難以獨立地解決遇到的問題,讓他們體驗不到獨立解決問題后的成功的快樂,也喪失這方面的能力。
4、對孩子學習知識的目的定向有偏頗。有些家長經常對孩子說:“你如果現在不好好學習,將來只能去掃大街刷盤子”這樣的話,導致學習的功利性過于強烈。這樣,孩子體驗不到獲取知識本身的快樂,也太過注重他人對自己學習成績的評價。
孩子厭學如何引導
1、激發孩子的自我向上意識
可以讓孩子列出自己學習上的優勢與長處,讓孩子列出曾經做過的有成就感的事,想想自己曾經擁有過的“輝煌”。這樣,在激勵中幫助孩子樹立學習的信心,從而喚起他們心靈深處的自我向上意識。
2、不再以分數論成敗,重視學習過程的快樂
家長不要老拿成績好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較,只要孩子稍有進步,就應該明確表示贊賞,這樣孩子才不會對學習感到厭惡和恐懼。大多數咨詢孩子厭學問題的家長都有這個毛病,愛拿自家孩子和別的小孩比,殊不知正是家長的這種行為導致孩子厭惡學習。
3、讓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和家長的關愛
古語曰“親其師,信其道”。師生關系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積極性。當師生關系融洽,學生會覺得老師喜歡他、欣賞他,這樣學起來也就會很有熱情。當家長的也要經常換位思考,多鼓勵孩子進步,幫助他端正學習態度,這樣才能盡快從厭學情緒中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