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開心父母要怎么開導
健康的心理狀態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很大影響的,如果孩子經常心情不好,對孩子性格的養成是很不利的。那么,當孩子不開心時,父母應該如何進行開導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不開心父母要如何開導
轉移注意力
別責備孩子,責備并不能糾正孩子的行為,只能讓孩子感覺更加沮喪,自信心也隨之降低。恰當的做法是陪孩子玩游戲,最好是比較輕松、活潑的戶外體育游戲。
培養孩子興趣廣泛
在孩子心情好時嘗試一些新的游戲活動。有時,孩子不喜歡某些游戲是因為不熟悉游戲規則或不擅長某項活動,而不是他并不想進行游戲,這時父母的耐心引導會改變孩子對這些游戲的態度。興趣廣泛了,視野拓寬了,孩子的快樂也就源源不斷。
擴大孩子的社交范圍
父母可以經常帶孩子參加兒童或成人的社交活動,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教孩子一些必要的社交技能——如何結識新朋友,如何與小朋友在游戲中合作,如何解決游戲中的分歧等。讓孩子知道,不要把快樂局限在某件事或某個小朋友身上,開心隨處都有,只要你去尋找。
讓孩子學會發泄不滿
孩子在需求得不到滿足時的哭鬧,父母不必強行制止。此時應該讓孩子的不滿情緒得到發泄,讓孩子說出他的不滿,表 示理解并給以安慰,適當地發脾氣或哭泣也有利于孩子心理上的放松。
為孩子創造輕松愉快的生活環境
生活在寬松、愉快環境中,能使孩子隨時自由、放松地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這樣的孩子還會不開心嗎?
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家庭
對孩子專制、溺愛、放任的家庭均不利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發展。
1、在專制型家庭里,家長是絕對權威,子女要絕對服從。在這樣的環境中。青少年很容易形成被動、膽怯或反抗等不良心理行為。
2、在溺愛型家庭里,孩子是家庭的中心,一切以孩子為重,父母對孩子百依百順,有求必應。長期生活在這種家庭中,青少年很難真正長大成熟,往往依賴性較強,他們任性、自我中心、人際交往差,很難適應社會生活。
3、在放任型家庭里,父母由于各種原因而無暇或無力顧及孩子,許多事情要靠子女自己面對和處理。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青少年,一般來說獨立性和適應性較強,但由于缺乏家長的關心、幫助與監控,也容易出現意志渙散、人際交往過于隨便、自由散漫、難以抵御不良影響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