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好一個合格的高中生家長
孩子從初中升入高中,這時候的孩子對父母的喋喋不休開始反感,這時候,家長就要注意和孩子的交流方式,做好一個合格的高中生家長。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了做好一個高中生家長的方法和禁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做好一個高中生家長的方法
一、父母一定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
當今社會發展迅速,特別是如今的互聯網時代,孩子了解事物的的渠道很多,了解的知識面也很廣,家長如果還停留在以前的功勞薄上面,還用老眼光看待現在的孩子,那你和孩子的距離將會越來越大,就像一個笑話說的:孩子問,老爸,你知道菊花臺嗎?老爸說,好喝嗎?當然,這只是個笑話,但反映出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代溝,如果家長不及時把這條溝填平,久而久之,這道溝會越來越深的,如果深到跨越不了,那么家長會后悔莫及的。所以從現在開始,工作之余,多關注孩子的動向、孩子的喜好,和孩子閑聊的時候,他說出一件事,你馬上說出這個事件的結果,他說出喜歡的明星,你馬上能說出這個明星唱過什么歌,或者演過什么電影,如果能哼唱幾句更好,這樣馬上就拉近了和孩子的距離,距離近了,孩子就愿意向你吐露心聲了,把握了孩子的思想動向,就很容易引導了。
二、家長要愛學習,孩子要能看到家長的努力
作為家長,一定要愛學習, 可以在家里多讀書、看報、學英語、音樂、樂器等等,你的學習狀態一定得讓孩子能感受到,這樣既可以自己增加知識,陶冶情操,也可以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熱情,更重要的是給孩子傳遞一個信息,學習不只是學生的事情,一個人從小到老都是要不斷學習的,學習是終身的事情,社會是不斷往前發展的,知識更是不斷更新換代的,如果不學習就會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就會被社會所淘汰。
三、家長不要只看到孩子的成績,要看到孩子的進步
有些家長對孩子期望值太高,如果孩子達不到自己的期望,就會焦躁,每次考試緊盯孩子的分數,分數出來后,會有十萬個為什么要問,孩子對這樣的父母是反感的,他們會覺得你只關注了結果,卻忽略了他努力的過程,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取得優異的成績,事與愿違時,他們也很難過的,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不是傷口撒鹽,而是鼓勵,要看到孩子的進步和付出,一點點的進步都可以贊揚,讓孩子覺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肯定,會更加努力的。
四、不要同別人家孩子進行橫向比較,要對自己的孩子進行縱向比較
很多家長愛掛在嘴邊說別人家孩子怎么怎么樣,又取得了什么成績,對自己的孩子總是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家長可能覺得這樣孩子可能會向別人家孩子學習,努力提高自己,其實剛好相反,孩子是最反感家長提別人家的孩子的,他會覺得你夸贊別人家孩子的同時是在貶低自己,所有的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孩子當然也不例外,所以,我們建議家長不妨縱向比較,孩子的今天比昨天有所進步,這次考試比上次進步了,數學考試比上次多考了一分,物雖然和上次考試成績一樣,但是不退步就是一種進步,家長一定要看到孩子微小的進步,成功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
五、不要認為自己的孩子不努力
大部分高中生都要住校的,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家長是不了解的,家長看到的只是孩子周末回到家的一些情況,很多孩子周末回到家后, 玩兒游戲、上網、看電視、逛街、同學聚會等等,很多家長心里就會著急,覺得孩子的時間抓得不緊 ,已經上高中 ,還這么放縱自己,以后怎么考大學啊,熟不知,孩子在學校已經緊張了6天了,家就是休息,放松的地方,在家休息好了,到學校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大人周末還想睡個懶覺呢,何況是我們的孩子。
六、家長做不到的,不要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到
有些家長會對孩子說,爸爸媽媽這輩子就這樣了,咱家以后就靠你了,你一定要怎么怎么樣。。。。這些話明顯是不對的,自己很普通,為什么一定要 孩子很優秀,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憑什么去要求孩子一定做到,這對孩子是不公平的。孩子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喜歡的事情,作為父母,照顧好孩子 ,保證孩子的身體健康,心健康,就是很大的成功,至于孩子將來怎么樣,那是他自己需要思考的事情。
作為父母一定要學會傾聽、學會尊重、學會解,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
高中生的家長的禁區
一忌:目的狹隘,功利當頭。有些家長過于看中&ld;等級考試&rd;忘記了教育的根本目的,致使孩子在學琴過程中根本體會不到音樂的美好和彈琴的快樂。
二忌:急于求成,揠苗助長。有些家長&ld;望子成龍&rd;心切,總嫌孩子進步慢,常常要求老師拔高程度,提高級別,違反了事物的客觀規律,產生了事與愿違的效果。
三忌:盲目攀比,浮夸虛榮。家長這樣做,會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壓力,使孩子不能正確對待自己,也不能正確對待他人。
四忌:缺乏毅力,遇難則止。在孩子遇到困難時,有些家長不是鼓勵孩子堅持下去,而是知難而退,輕言放棄。
五忌:溺愛縱容,姑息遷就。有些家長從孩子學琴開始就準許其以松懈、懶散的態度練琴,孩子一說累就讓他休息。日久,必造成孩子不思進取,沒有毅力。
六忌:要求過高,嚴厲過度。有些家長對孩子的要求苛刻且態度粗暴,動責打罵,極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積極性,使孩子產生逆反心。
七忌:包辦代替,事必躬親。有些家長十分負責,孩子每練必陪。但從孩子學琴伊始就以家長的頭腦代替孩子的頭腦。久而久之,孩子會覺得學琴不是自己的事情,頭腦懶惰,學習被動。
八忌:不聞不問,漠不關心。有些家長認為已經給孩子買了琴、請了老師、交了學費,一切萬事大吉,對孩子的學習進程、困難,一概不管不問,甚至孩子參加比賽、演出也不出席,使孩子感受不溫暖與關心。
九忌:盲目自大,表揚過多。有些家長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一味吹捧,極易造成孩子不能正確估計自己,盲目驕傲,目中無人。
十忌:指手畫腳,干涉過多。有些家長自覺比教師還高明,上課時在旁邊說三到四,過多干預教學,弄得孩子無所適從
&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