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該怎樣配合學校教育孩子
&bsp; 教育關系孩子今后的成長和發展,所以,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家長們都不能怠慢,更不能將兩者嚴格的劃分開來,這樣是不會有顯著的效果的。所以,各位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學會積極配合學校教育孩子,這樣才能使他們逐漸養成各種能力。
語言表達是與人交往的基礎,從咿呀學語那刻起,寶寶就開始使用語言工具探索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系了。寶寶語言表達能力好,就容易交到新朋友,對新環境的適應也更快。假如你的孩子在說話方面有些落后,那么在入園之前就要注意培養他的口頭表達能力。
媽媽有疑問:我兒子2歲多才開口說話,上幼兒園之前他只會講簡單的句子,當時我就擔心他不會講話會吃虧,果然第一天去就拉在褲子上了。因為他不會告訴老師說想要大便,可能孩子太多老師也沒注意,結果他憋不住一下子就拉了。
語言表達能力不足的寶寶,不能向老師清楚地表明自己的需求,比如上廁所這種小事,如果他不說誰也不知道,就會拉在褲子上。為了避免類似情況,父母應當教會孩子表達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覺以及想上廁所等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媽媽有疑問:昨天接孩子的時候看見他的臉上有一道紅印子,很深,我問他怎么回事,他嘴笨說不清楚,我就去問老師,老師說是兩個孩子搶座位時被別的孩子抓破的。
男孩子語言能力相對較弱,常常不懂得怎么說才好,玩得開心時還沒什么,可一有矛盾就容易發生爭搶。父母要教他邀請別人或者請求別人時怎么說,比如說:&ld;讓我玩玩好嗎?一起來玩吧?&rd;不然寶寶想玩又不會講,只能上手去搶了。
媽媽有疑問:孩子他爸小時候就嘴巴特笨,遺傳給他了,有沒有什么辦法能教他???我看人家小孩都會背唐詩了,他連一句都背不下來。
雖然語言能力與先天因素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培養。多給寶寶創造聽和說的機會;從嬰兒時起就常常與寶寶對話,即使他聽不懂也要堅持說;等寶寶再大一些,與他一起看圖畫書,讀故事給他聽;到了幼兒期后在日常生活中多提問,鼓勵他表達自己的想法。
媽媽有疑問:老師說寶寶講話太嗲,讓我們好好教教她。
寶寶會用&ld;娃娃語氣&rd;講話,把小狗叫作&ld;狗狗&rd;,把吃飯說成&ld;吃飯飯&rd;,還經常會自說自話,有時候連媽媽都聽不懂。&ld;娃娃語氣&rd;是孩子語言發展過程中的必經階段,但是如果過了這個階段孩子的語言發展還沒有進步,就會影響孩子的正常語言交流。別人聽不懂他在說什么,不能領會他的意圖,慢慢地孩子會變得不愿意張口、怯生、害怕交流。因此平時父母要用規范的語言與寶寶交談,不管寶寶自己怎么說話,大人一定要用正確的語言方式來回應。
媽媽經驗分享:寶寶去年上托班的時候講話還不行,幸好班主任很好,特別讓他給小朋友講故事,領著大家背兒歌,現在他講話好多了。
許多家長都發現,寶寶上幼兒園后講話能力提高了不少,這與幼兒園注重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有關。不管唱歌也好,學古詩也好,都能幫助寶寶掌握許多新詞匯。而且在集體中生活,寶寶必須與其他小朋友交流,這對口頭表達能力也是很好的鍛煉。
一個人的智力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語言能力,因此,從小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對孩子智力的發育是至關重要的。
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父母要創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通過多講話、多閱讀、多交談的方式來激發寶寶的語言潛能。
父母小課堂
1語言表達能力的高低影響寶寶對幼兒園生活的適應性。
2家庭是培養語言表達能力的第一環境。
3幼兒園的生活能夠提高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