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樣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 培養孩子合作意識的方法有哪些
團隊合作意識是成功的關鍵,一個人的力量和能力是有限的,一個團隊的力量是無限的,從小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那么怎樣才能培養好孩子良好的合作意識呢?培養孩子合作意識的方法有哪些?更多家庭教育相關的知識推薦給大家,請看
只有能夠真誠地欣賞他人的長處,孩子才能從內心深處真正愿意接受別人。從實質上來講,合作就是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是雙方長處的融合,也是雙方短處的相互彌補。只有相互認識到對方的長處,欣賞對方的長處,合作才會有真正的動力和基礎。因此,要經常給孩子灌輸這樣一種思想: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任何人都要學會真誠地欣賞他人。這一點,我覺得很重要。孩子在認識到別人長處時,也會在和別人的比較中,發現自己的缺點。當他認識到每個人都有缺點,也都有優點時,他的心態就比較平和,不會刻意地挑別人的毛病,也不會拒不接受別人對自己的批評。在家里,我們經常聽到帥帥對大人的表揚,比如&ld;媽媽你做飯真好吃&rd;,&ld;爸爸你真有力氣&rd;。他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時候,也常常表揚他們,比如&ld;你這根線畫得太直了,真棒!&rd;這樣,即使他指出別人的缺點時,小伙伴也沒有不良情緒。而別人批評他時,他也能正確對待,大家相處得很好。
在道德素養中,關心他人是很重要的一種品質。它需要人們在平時的工作、生活與學習中經常考慮別人的利益和需要,解和體諒別人。關心他人,可以從關心父母開始。中外許多家庭教育專家都認為,從小要培養孩子關愛父母的品質,將會對孩子一生的幸福產生十分有益的影響。美國教育家彼得&iddt;薩洛瓦里和約翰&iddt;梅耶提出,情感智力(即情商)是決定孩子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而&ld;同情和關心他人&rd;、&ld;表達和解情感&rd;、&ld;受人喜愛&rd;、&ld;友愛&rd;、&ld;尊重他人&rd;都是孩子情商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大家只有一個孩子,周一到周五在學校學習,周六周日在補習班學習,說實話,也挺辛苦的。做父母的心疼孩子,只要他好好學習,對他做不做家務、關不關心自己,都不十分在意。父母往往只是愛的發送者,而沒有機會成為愛的接收者,也不要求孩子必須愛自己,關心自己。但孩子連日夜為他操勞的父母都不體諒,都不關心,又怎么自覺地關心他人、體諒他人呢?
關心他人不僅有利于孩子與人交往,而且在很多成功人士的訪談中,都強調關心他人勢領袖必備的素質之一。曾經有一位名牌大學的中國學生這樣問&ld;谷歌&rd;中國區總裁李開復:&ld;開復博士,我希望自己能像您一樣成功。我該怎樣做才能走上管者的崗位呢?&rd;李開復給他的回答是:&ld;做管工作最重要的是有服務意識。好的管不在于駕馭別人,而在于有足夠的管智慧。&rd;&ld;那么,我該如何得到這種智慧呢?&rd;學生一臉迷茫地問。李開復真誠地說:&ld;管的智慧是獲得下屬的尊敬和信任。學會為下屬著想,只有將心比心,才能贏得信任。&rd;能不能為他人著想,代表著孩子能不能尊重他人,平等而有禮貌地對待他人。為他人著想看起來是一種關心他人的表現,實際上,這也是領導、激勵他人的一種表現。人們只有感受到了領導的關心,才能夠忠誠地追隨著他,這種關心實際上就是一種精神上的激勵。此看來,關心他人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還有培養領袖風范的妙處啊。
父母可以讓孩子多玩一些合作性較強的體育活動和游戲,如足球、籃球、跳皮筋、跳繩等,既有團體之間的對抗與競爭,更有團隊內部的合作,這些都非常有利于孩子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的培養。不少游戲是集體進行的,許多孩子分成幾組,按照規則以小組為單位爭勝負。這時,同一個組的孩子需要齊心協力,共同合作才能取勝。如果孩子自以為是,不顧他人,別的孩子就會說&ld;不跟你玩了&rd;。當許多孩子都不愿意與他玩的時候,孩子就會品嘗到孤立的滋味。相反,如果孩子在游戲中與人合作,表現出自己的才能,那么,他就會受到其他孩子的喜歡和擁護,這樣,孩子就會真切地體驗到團結合作的意義。如果孩子在游戲中經常被其他孩子喜歡和信任,這會大大提高孩子的組織能力和指揮能力。在游戲中,孩子會慢慢學習分享是合作的基礎,分享是與人相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