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種家庭教育的方法 您和孩子還會有代溝嗎(2)
在家庭生活中,家長說錯了話,辦錯了事,甚至冤枉了孩子的事,是常會發生的,如何處這樣的問題,實在也是家教的藝術之一。
家長和孩子在家庭中應當是民主和平等的關系,家長做了錯事或錯怪了孩子,是應該主動道歉的。這不會影響家長的威信,更不會有損父母的尊嚴;相反,會給孩子樹立有錯就改的榜樣,會使孩子衷地敬佩父母的品質與修養,從而更加信任父母,親近父母;父母的威嚴不僅不會降低,反而會更高,還會使家庭中形成一個寬松、和諧、民主的有利于孩子成長的氣氛。
當然,家長道歉、認錯,特別是向孩子道歉、認錯,態度必須是誠懇的,不敷衍,不找客觀原因,真誠地去求得諒解。
寬容是指孩子做錯了事之后,家長以寬大的胸懷接納了孩子的過失,他們沒有過激語言的斥責,也沒有窮追不舍的追究,這都會使孩子的內心受到深深的自責,并在悔恨、內疚中對自己的過去進行冷靜的思考,促其在父母的大度中去痛改前非。
實施寬容教育的前提,必須是孩子對自己的錯誤已經有了認識,并深感內疚、悔恨時方可運用寬容手段。寬容,絕不等于放任、撒手不管。寬容是積極的教育,旅途是家長失職的表現。
批評是家庭教育中常用的一種手段,家長批評孩子是為了對孩子不良思想、行為、品質給以否定的評價,并予以警示,從而引起他們的內疚、痛苦、悔恨,從缺點、錯誤中吸取教訓,不再重犯。
運用要公正合,恰如其分。有了一點錯,就全盤否定孩子;批評今天錯,還帶著以前的錯;一分的錯,總是當十分的錯來批評,這些估做法都是不合適的
在批評方式上應是先肯定對的,再指出錯的;先表揚以前的,再指出今天的;甚至可先做自我批評,再批評孩子。批評孩子可以嚴肅,甚至可以嚴厲,但這不等于粗暴,更不等于諷刺挖苦、奚落謾罵。否則就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勢必會引起對立的情緒。
我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家庭教育中用榜樣的言行,使教育的內容具體化、人格化,使孩子受到形象的感染和教育,增強教育的吸引性和有效性,激勵孩子去模仿、學習高尚的品德行為,自學矯正自己的不良言行。
孩子年齡越小,榜樣的感染力就越大。小時候受到榜樣的影響,印象會極為深刻,甚至會終生難忘。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學習榜樣。父母是孩子的師表,父母的言行是孩子學習的最直觀的教材,父母以身作則的示范,不僅可以增強說的可信性和感染性,而且也能像春風潤物一樣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父母應時刻檢點自己,以自己良好的首先行為,為子女的品德修養做出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