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英雄人物故事
在古代出現(xiàn)了很多英雄人物,大多數(shù)的英雄豪杰都是男性,但也有一些女子是巾幗不讓須眉;中國女英雄人物故事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女英雄人物故事一覽,歡迎大家分享。
任長霞
2001年4月,任長霞調任登封市公安局局長,成為河南省公安系統(tǒng)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公安局長。當時面臨的形勢非常艱難:民警隊伍渙散、積案堆積如山、群眾怨聲不斷,行風評議年年倒數(shù)第一。她深入基層調查摸底,跑遍了登封17個鄉(xiāng)鎮(zhèn)區(qū)派出所,找到了存在問題的癥結所在。
隨即從"從嚴治警"入手,清除了隊伍中的3個害群之馬,15名長期不上班、曠工、遲到以及參與違法違紀行為的民警被開除和辭退。在整頓隊伍、嚴肅警風的同時,任長霞將全部精力集中到了破大案、破積案,打響了一場又一場攻堅戰(zhàn)。
八女投江
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1938年10月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烏斯渾河,以冷云為首的東北抗日聯(lián)軍8名女官兵,在指導員冷云率領下,與日偽軍展開激戰(zhàn)。她們主動吸引日偽軍火力,使部隊主力迅速擺脫敵人的攻擊,但卻被敵軍圍困河邊。在背水戰(zhàn)至彈盡的情況下,她們面對日偽軍逼降,誓死不屈,毀掉槍支,挽臂涉入烏斯渾河,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高唱“奴隸們起來”的國際歌,集體沉江,壯烈殉國,表現(xiàn)了中華民族同敵人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在人民群眾中廣為傳頌。
她們分別是第2路軍第5軍婦女團的指導員冷云,班長胡秀芝、楊貴珍,戰(zhàn)士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李鳳善和被服廠廠長安順福。她們中年齡最大的冷云23歲,最小的王惠民才13歲。
八名女戰(zhàn)士為中華民族的解放獻出了她們年輕的生命,寫下“八女投江”的壯麗篇章,1986年9月7日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舉行“八女投江紀念碑”奠基典禮。時任全國__副主席、全國婦聯(lián)主席的康克清為工程奠基題詞:“八女英靈,永垂不朽!”。2009年9月14日,她們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之一。
2021年3月2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聯(lián)合全國廣播電臺共同推出特別報道《中國共產黨百年瞬間》之八女投江。
江姐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1949年11月14日),四川省自貢市大山鋪鎮(zhèn)江家灣人,中國共產黨地下時期重慶地區(qū)組織的重要人物,為中國共產黨追認的女烈士。
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與彭詠梧結婚,婚后負責中共重慶市委地下刊物《挺進報》的組織發(fā)行工作。1948年,彭詠梧在中共川東臨時委員會委員兼下川東地委副書記任上戰(zhàn)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
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萬縣被捕,被關押于位于重慶的國民政府軍統(tǒng)渣滓洞集中營,遭酷刑仍拒屈、拒不交出軍統(tǒng)所要的中共地下黨情報;1949年11月14日,重慶被中國人民解放軍重重包圍之際,被國民政府軍統(tǒng)于渣滓洞監(jiān)獄所殺并毀尸。
趙一曼
趙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學名李淑寧,又名李一超,四川宜賓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著名的女民族抗日英雄。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趙一曼被中國共產黨派到東北地區(qū)領導革命斗爭。1934年擔任中共珠河中心縣委委員兼鐵道北區(qū)委書記,組織抗日自衛(wèi)隊,與日軍展開游擊戰(zhàn)爭。1935年擔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3軍第1師第2團政委,11月,與日偽軍作戰(zhàn)時不幸因腿部受傷被捕。日軍為了從趙一曼口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情報,找了一名軍醫(yī)對其腿傷進行了簡單治療后,連夜對其進行了嚴酷的審訊。
面對兇惡的日軍,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趙一曼忍著傷痛怒斥日軍侵略中國以來的各種的罪行。兇殘的日軍見趙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馬鞭很戳其腿部傷口。身負重傷的趙一曼表現(xiàn)出了一個共產黨員堅強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決心,痛的幾次昏了過去,仍堅定地說:“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沒說出一字有關抗聯(lián)的情況。
1935年12月13日,因趙一曼腿部傷勢嚴重,生命垂危,日軍為得到重要口供,將她送到哈爾濱市立醫(yī)院進行監(jiān)視治療。趙一曼在住院期間,利用各種機會向看守她的警察董憲勛與女護士韓勇義進行反日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兩人深受感動,決定幫助趙一曼逃離日軍魔掌。1936年6月28日,董憲勛與韓勇義將趙一曼背出醫(yī)院送上了事先雇來的小汽車,經(jīng)過輾轉后,趙一曼到了阿城縣境內的金家窩棚董憲勛的叔叔家中。6月30日,趙一曼在準備奔往抗日游擊區(qū)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軍趕上,再次落入日軍的魔掌。趙一曼被帶回哈爾濱后,兇殘的日本軍警對她進行了老虎凳、辣椒水等更加嚴酷的刑訊,但她始終堅貞不屈。日軍知道從趙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報,決定把她送回的珠河縣處死“示眾”。
樊梨花
樊梨花,大唐貞觀年間人,中國古代四大巾幗女英雄之一,她因與薛丁山平定西北邊亂、沙場揮戈與共的故事而家喻戶曉,在后世影響深遠。
其傳奇故事被多種形式的文藝作品所表現(xiàn),尤其是電影、電視劇、歌舞戲劇等多次演繹,是中國古代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樊梨花,在我國地方史記、掌故稗史中都有記載,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