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名人故事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有密切關系,你知道哪些中國文化名人故事?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砹酥袊幕斯适挛迤瑑H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文化名人故事(篇1)
齊己和尚一字之師
唐朝有個叫齊己的和尚,非常喜歡梅花。有一年冬天,他看到傲雪開放的梅花,不由詩興大發(fā),當即吟了一首《早梅》,其中有兩句是這樣寫的:“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齊己云游天下時,曾拿著自己寫的這首《早梅》向詩人鄭谷請教。鄭谷看了以后,說:“既然數(shù)枝梅花都開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經(jīng)過反復推敲,他將這兩句詩改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鄭谷雖然只將“數(shù)”字改為“一”字,卻使《早梅》更貼近題意了。齊己非常佩服,叩地膜拜。從此,人們便稱鄭谷為齊己的“一字之師”。
【人生感悟】“一字之師”即改正一個字的老師。一篇好的詩文,在經(jīng)過別人的評論或改正后會更加趨于完美。有些青少年也用投稿的方式來豐富自己的學習生活,但在寫稿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擾和阻滯。此時,就不妨多問問身邊的同改,多征求別人的意見,所謂集百家精華成精辟文章便是由此而來。
武丁中興
商王武丁是歷史上著名的賢君,即位初期,他就雄心勃勃地想復興商朝。為此,他向天下招賢納士。有一次,武丁聽說有個叫傅說的奴隸非常有才能,便想任用他,但又怕大臣們因為傅說出身卑賤而反對,就想出了一個辦法。一天上朝時,他對大臣們說:“先王昨夜托夢給我,說將派遣重臣來輔佐國事。”說完,就讓畫師按照他的描述,畫了一張重臣的像,并派人按此畫去找來傅說。大臣們見傅說是先王在夢中推薦的大賢人,就不敢反對了。武丁在傅說的輔助下,勵精圖治,僅用三年時間就開創(chuàng)了歷史上有名的盛世――“武丁中興”。
【人生感悟】一位賢明的君主如果要使他所管理的`國家強盛起來,就必須做到知人善任,勵精圖治,勤勉執(zhí)政。商武王之所以能開創(chuàng)“武丁中興”的盛世局面,也正是因為他的賢明治國和知人善任。在現(xiàn)實生活中,青少年雖然不是一國之君,但可以引申武丁的行事作風,在今后的社會生活中做到勤奮自勉,知人善任,定可成就一番事業(yè)。
中國文化名人故事(篇2)
曾國藩
曾國藩,中國近代政治家、戰(zhàn)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chuàng)立者和統(tǒng)帥。與胡林翼并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并稱“晚清四大名臣“。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jīng)過多年鏖戰(zhàn)后攻滅太平天國。曾國藩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jīng)濟等方面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曾國藩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
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謚文正,亦稱范履霜,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教育家。他為政清廉,體恤民情,剛直不阿,力主改革,屢遭奸佞誣謗,數(shù)度被貶。他的文學素養(yǎng)很高,著名的《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千古名句。呂中評價他說:“先儒論宋朝人物,以范仲淹為第一。”可見他的“內(nèi)”修身養(yǎng)性,學富五車,外想必我就不要多說了吧!所以他排在第九不知大家是否有意見?
王守仁
王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因曾筑室于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守仁與孔子、孟子、朱熹并稱為孔、孟、朱、王。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
中國文化名人故事(篇3)
諸葛亮
諸葛亮大家都知道吧!三國響當當?shù)娜宋铮龂鴷r期蜀漢丞相,中國歷史上著名政治家、軍事家、發(fā)明家。后受劉備三顧茅廬邀請出仕,促成孫劉聯(lián)盟和建立蜀漢政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劉備死后,諸葛亮受封爵位武鄉(xiāng)侯,任蜀國丞相,輔佐劉禪,成為蜀漢政治、軍事上的實際領導者。先后五次率軍北伐曹魏,在第五次北伐時病逝于五丈原,追謚為忠武侯。后世常尊稱諸葛亮為武侯、諸葛武侯。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忠臣與智者之代表。所以他算得上是全能人物吧!
曹操
曹操排在這,大家肯定有異議是吧!但實際上曹操的功勛確實相當?shù)拇螅杏掠兄\,有智慧。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并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可見曹操的內(nèi)在修養(yǎng)。
班超
東漢時期著名軍事家、外交家。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學家。班超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jié),但內(nèi)心孝敬恭謹,審察事理。他口齒辯給,博覽群書。不甘于為官府抄寫文書,投筆從戎,隨竇固出擊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時間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為西域回歸、促進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
管仲
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法家先驅“、“圣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管仲是我國古代重要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也是先秦諸子中法家的代表人物,仲在任內(nèi)大興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國強兵,重視商業(yè),并因開創(chuàng)國營娼妓制度而曾被中國性服務業(yè)供奉為保護神。
中國文化名人故事(篇4)
中國名人故事:王羲之吃墨
被后人稱為“書圣”的王羲之,小的時候是一個呆頭呆腦的孩子,每天都帶著自己心愛的小鵝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練字,卻被老師衛(wèi)夫人稱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惱,在小鵝的啟發(fā)下,王羲之在書房寫成了金光燦燦的“之”字,但卻誤將饅頭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中國名人故事:鄧亞萍
鄧亞萍從小就酷愛打乒乓球,她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在世界賽場上大顯身手。卻因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國家隊的大門之外。但她并沒有氣餒,而是把失敗轉化為動力,苦練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終于催開了夢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償站上了世界冠軍的領獎臺。在她的運動生涯中,她總共奪得了18枚世界冠軍獎牌。鄧亞萍的出色成就,不僅為她自己帶來了巨大的榮耀,也改變了世界乒乒壇只在高個子中選拔運動員的傳統(tǒng)觀念。
中國名人故事:清朝初期學者萬斯同
清朝初期的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于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里。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并從《茶經(jīng)》中受到啟發(fā),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jīng)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于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學者,并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中國文化名人故事(篇5)
中國名人故事:東漢孫敬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jīng)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fā)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梁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fā),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xù)讀書學習。
中國名人故事:孔子
春秋時期的書,主要是以竹子為一根竹簡上寫字,多則幾十個字,少則八 九個字。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通過牢固的繩子之類的東西按次序編連起來才最后成書,便于閱讀。通常,用絲線編連的叫“絲編”,用麻繩編連的叫“繩編”,用熟牛皮繩編連的叫“韋編”,其中為熟牛皮繩最為結實。像《周易》這樣厚重的書,當然是由許許多多竹簡通過熟牛皮繩編連起來的。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復復把《周易》全部讀了許多遍,又附注了許多內(nèi)容,不知翻開來又卷回去地閱讀了多少遍。通常認為,孔子這樣讀來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讀書勤奮用功。
即使讀書讀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說:“假如讓我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與質(zhì)了。”
中國名人故事: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jù)現(xiàn)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xié)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后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