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名人的勵志故事
故事是一種文體,它是通過敘述的方式講一個帶有寓意的事件;你知道哪些殘疾名人的勵志故事?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殘疾名人的勵志故事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殘疾名人的勵志故事篇1
楊佩,女,漢族,1990年生,肢體殘疾,陜西省平利縣人。9歲時遭高壓電擊,雖然失去雙臂,但始終樂觀向上,不向命運屈服。如今小楊佩跟隨母親遠赴北京打工,心中一直有個愿望,待有了一筆錢后,要繼續學習深造,然后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她特別喜愛唱歌、跳舞,希望將來能擁有一個自己的殘疾人藝術團。
家住在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興隆鎮蒙溪街村的楊佩,身上有很多不安分因子。村里的變壓器放在村中央,孩子們來來往往總喜歡拉著高壓線線桿的斜拉線玩,9歲那年,一天吃過午飯上學去的她走到變壓器前時,習慣地用手拉了拉斜拉線,但她沒有想到這次斜拉線已經松開并碰上了高壓線。
命運在一瞬間改變了她的生活軌跡。截肢對于還沒開啟自己絢麗人生的她來說,意味著學業的廢棄和生活的無著。
從那以后,家里更困難了,父母只好另作安排:父親帶著弟弟留在家里,而母親帶著她選擇了外出打工掙錢。沒了手,連自己的生活都很難自理,更不用說打工賺錢了。小楊佩自己慢慢練以腳代手,練就了一雙靈活的雙腳。但現實又實在是太殘酷,沒有一家單位肯接納無手的楊佩,無奈之下,她選擇了乞討的生活。
楊佩很清楚殘疾人要自立,必須先要自強、自信。自強就得有自己的一技之長,如果沒有專長,就不能找到工作,即使有了工作,遲早也會被淘汰。她想根據自身的條件,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專業,然后努力學習、鉆研,使自己在社會上有所作為。她現在的乞討是在聚資,她的夢想是攢夠了錢,去完成自己的學業,使自己有文化有知識,做一個殘而不廢的人。她最喜歡做的事是跳舞,她的夢想是做一個藝術家,一個無臂的舞蹈家。
楊佩從未失去對生活的夢想并堅信能從逆境中熬過來。她是平凡的,平凡得就如路邊的一棵小草,默默無聞;她又是不凡的,能夠在逆境中追求精神上的升華,哪怕乞討,也是為了飛翔。
殘疾名人的勵志故事篇2
霍金的童年故事
小霍金也像普通的小孩一樣,喜歡玩具,著迷于玩具火車,甚至自己花錢買來了電動火車。十幾歲的時候,霍金還喜歡制作飛機模型與輪船模型,甚至嘗試發明一些游戲,如制作不同顏色零件的工廠、運送產品的公路與鐵路,以及股票市場?;艚鹋c一個同學負責編制游戲的規則。在編制這些游戲的時候,小霍金的目標是'建造我能控制的可以開動的模型','這些游戲及制作都來自于探究事物并且進行控制的要求'。這種要求一直驅動霍金去'探究事物',甚至在后來的宇宙學研究中仍在起作用。
上學期間,霍金分在一個很好的班,盡管他的成績名次從未進過前一半,但是仍受到同學的尊敬,同學為他起了個'外號'———愛因斯坦。霍金在班上有一些要好的同學,他們喜歡聽音樂,特別是古典音樂,如莫扎特、貝多芬,也到音樂廳去聽音樂。他們還經常討論一些科學與宗教問題,如宇宙的起源與宇宙的運行是否需要上帝的作用。
中學時代的霍金
在中學時代的后兩年,班上來了一位數學教師。他的教學富于啟發,這激發了霍金對數學與物理學的興趣。盡管父親也鼓勵他學習科學,但是希望他攻讀與父親的專業相近的生物學?;貞浧鹬袑W的學習,霍金談道:'在我幼年之時,我對所有科學都一視同仁。十三、四歲后我知道自己要在物理學方面做研究,因為這是最基礎的科學,盡管我知道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所以太枯燥。化學就好玩得多了,不斷發生許多意料之外的事,例如爆炸等等。但物理學與天文學有望解決我們從何處來與為何在這里的問題。我想探索宇宙的底蘊。'由此可見,少年的霍金的志向雖算不上遠大,'想探索宇宙的底蘊'對他后來的研究肯定是有影響的。 中學畢業,霍金考入牛津大學,并如父親的希望,取得了獎學金。學習物理學對霍金并不費力,后來他又考上劍橋大學理論物理專業的博士研究生。為什么要選取理論物理專業呢?霍金后來說:'理論物理中有兩個領域是基本的,……一個是研究非常___的,即宇宙學;另一個是研究非常小尺度的,既基本粒子。'這就是說,理論物理聯系著'至大'的宇宙與'至小'的基本粒子。最后,他確定要研究宇宙學,這是因為'在宇宙學方面已有個定義完好的理論,即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是研究宇宙學的理論基礎。
霍金身殘志堅的故事
在研究學習期間,霍金得了一種怪病,是一種運動神經細胞病。這種病使行為本來就不靈活的霍金更加笨拙,而且這種病迅速惡化?;艚鸱浅?鄲溃灾劣谒J為自己活不了多久了。然而,霍金并未放棄正常人的工作學習與生活,而且他在這個時候結婚了,5年后他成了3個孩子的父親。
患病的霍金依然如故,甚至更加勤奮。他曾夢到自己被處死了,由此他希望,'如果我被赦免,我還能做許多有價值的事'。他認為,'我要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拯救其他人',要做點兒善事,以回報社會對他的恩惠。 勤奮的工作使霍金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他以黑洞的研究成名于物理學界。黑洞是一種體積很小、質量很大的天體,也就是說,它的密度很大。這種天體是一種從理論上推測出來的天體。 早在200年前,一位法國科學家提出了黑洞的問題。他認為,滿足一定條件的恒星,在引力的作用下會吸住自身發出的光線,而使我們看上去它是'黑暗的一團'。然而,這種科幻般的預言并未受到人們的重視。愛因斯坦建立廣義相對論時,一位德國科學家借助廣義相對論重新預言了黑洞的存在。他發現,質量等于太陽質量大小的黑洞,其直徑只有2.95千米;而相當于地球質量的黑洞,直徑只有0.9厘米了。到20世紀30年代末,一位美國科學家研究恒星演化時,再次研究黑洞問題。他認為,在恒星燃盡之時,在引力的作用下,恒星會無休止地坍縮下去,最終就形成了黑洞。
霍金的科學成就
60年代,因為天文學的一系列新發現,激發了天體物理學的研究?;艚鹫昶鋾r,黑洞研究使他初露頭角?;艚饘釋W引入黑洞的研究,這大大加深了對黑洞的認識。這時,霍金認為,可能存在一種'微型黑洞'。這種黑洞很小,有的會小到像質子或中子那樣的大小。按照現代物理學的理論,當物體小到這樣的程度,它應服從量子力學的規律。霍金的進一步研究表明:黑洞可以蒸發;黑洞越小,它蒸發得越快。1個10億噸(個頭與質子大小相當)的黑洞要用100億年的時間才能蒸發干凈,而最后0.1秒內所釋放的能量相當于100萬顆百萬噸級的氫彈爆炸。這就是說,我們是不是應該仔細地進行天文觀測,力圖在宇宙空間找到這種'微型黑洞'而加以利用呢?!
霍金對大爆炸理論研究有很大貢獻。他認為,宇宙起源于個'奇點','奇點'處的爆炸產生了粒子與能量,粒子間的作用產生了星云,進而演化到我們今天的世界。今天的宇宙仍在膨脹著,將來的宇宙可能將繼續膨脹下去,也可能在膨脹到極限時轉而收縮至當初形成宇宙的那一個'奇點'??瓷先ミ@好像很有趣,然而,這就是今天人們對宇宙的認識水平。 由于霍金在天體物理學研究上取得的成績,他獲得1978年的愛因斯坦獎。1980年他又當上了三一學院盧卡斯講座的教授。牛頓曾經是該講座的教授?,F在,霍金已快60歲了。盡管身體殘疾,他仍經常旅行、演講、著述。他的《時間簡史》已發行幾千萬冊,被譯成40多種語種。由于霍金那富于傳奇色彩的奮斗經歷,他的《時間簡史》還被搬上銀幕。人們看到了黑洞與基本粒子的畫面,聽著霍金敲打計算機鍵盤與計算機合成后的聲音,人們為現代物理與宇宙理論的深奧所震懾,為人類的智慧所感嘆,并且更加佩服霍金在承受巨大的痛苦時仍在攀登科學高峰所表現出的偉大精神。
我們常說,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艚鹩猩眢w上的缺陷,可他的頭腦卻很聰明!
殘疾名人的勵志故事篇3
小斯蒂芬霍金也像普通的小孩一樣,喜歡玩具,著迷于玩具火車,甚至自己花錢買來了電動火車。十幾歲時,斯蒂芬霍金還喜歡制作飛機模型和輪船模型,甚至嘗試發明一些游戲,比如制作不同顏色零件的工廠、運送產品的公路和鐵路,以及股票市場。斯蒂芬霍金和一個同學負責編制游戲的規則。在編制這些游戲時,小斯蒂芬霍金的目標是'建造我能控制的可以開動的模型','這些游戲及制作都來自于探究事物并且進行控制的要求'。這種要求一直驅動斯蒂芬霍金去'探究事物',甚至在后來的宇宙學研究中仍在起作用。
上學期間,斯蒂芬霍金分在一個很好的班,盡管他的成績名次從未進過前一半,但仍受到同學的尊敬,同學為他起了一個'外號'———愛因斯坦。斯蒂芬霍金在班上有一些要好的同學,他們喜歡聽音樂,特別是古典音樂,如莫扎特、、貝多芬,也到音樂廳去聽音樂。他們還經常討論一些科學和宗教問題,例如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運行是否需要上帝的作用。
殘疾名人的勵志故事篇4
陳州命運多舛,6歲父母離異,8歲流浪四方,13歲從火車上摔下失去雙腿,18歲學會唱歌,他以木盒為腿,從四處乞討到流浪賣唱,他用歌聲行走中國,走過全國700多個城市,娶妻生子,過上幸福小康生活,從無腿乞丐成長為中國激勵大師。
他的童年較同齡人相比極其不幸,剛滿5歲時,父母就因感情不合而分居,1991年,年僅8歲的他被法院判給了爸爸,沒多久,爸爸把他托付給了50多歲的爺爺后,遠離家門。由于爺爺、奶奶經濟困難,陳州從小就沒上過學,11歲時,就靠著爺爺教的一點快板和家鄉戲開始外出“闖天下”了,佳木斯、北京、沈陽等地到處留下了他那幼小的足跡。
1996年五月中旬,陳州流浪到濰坊市昌樂縣爬乘一輛火車時,不小心摔了下來,等他醒來時,他已經躺在醫院里,火車碾斷后高度截肢,從臀部往下僅保留了10厘米。一年后,在家倍感孤單的陳州趁爺爺不備,用一塊厚厚的輪胎皮綁在屁股下面,用兩手撐地一點一點向前挪動,再次離開了家門,一個月后,流落到浙江嘉興的陳州,遇到了一個街頭賣唱的無腿殘疾人
“就是這個朋友,教會了我唱歌,后來,我就用美妙的歌聲引來了身邊美麗的鳳凰。”提及老婆和一對兒女,天生樂觀的陳州更顯得興奮和開心。
陳州: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二廟鄉瓦子埠村人,六歲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失去了父愛母愛,陳州的童年是不幸的,13歲的時候,跟隨爺爺去賣藝,有一次坐反了火車從車上跳下,意外事故使他失去了雙腿。經過一段時間的迷茫,陳州最終選擇了堅強面對。雖然沒有了雙腿,但他有健全的意志和心理,他決心依靠自己的能力來養活自己。從此在外流浪,在流浪賣藝的這些年里,陳州當過乞丐,賣過報紙,擦過皮鞋,修過電視。
陳州親手制作的兩個普通的木盒子,一個大一個小,一個重,一個輕,一個三斤半,一個四斤半,成了平時走路時穿的鞋子,成了他的強有力的雙腿,重的右手拿,這樣保持行進中的平衡。陳州就是穿著這雙“鞋子”走南闖北,認識了讓他走上“流浪歌手”道路的“師傅”。到目前為止,街頭演唱達3000多場。
陳州靠自己的堅強意志多次登山。到目前為止,陳州登了中國小小90多座山,正是靠著登山磨練出來的'意志,陳州有這么大的勇氣去堅持自己的夢想!
殘疾名人的勵志故事篇5
黃宇,男,漢族,1967年生,肢體殘疾,中共黨員,上海市徐匯區人,現上?!靶∮晖ぁ笨套止に嚻飞躺缃浝?,系上海市肢殘人協會副主席。他先天性成骨不全,然后導致下肢嚴重殘疾,沒有進過一天校門,參加遠程大學教育,取得了英語自考多項單科結業證書。1991年創辦“小雨亭”刻字社,從100元的啟動資金滾動發展,現已成為年營業額60余萬元的中型服務企業;解決了15名殘疾人和下崗工人就業,曾被評為上海市肢殘人百強明星和自強模范。
在繁華的大上海長樂路,有一家刻字工藝品商社名叫小雨亭。創辦這家小雨亭的主人叫黃宇,先天性成骨不全,連打噴嚏或在床上翻身都可能骨折,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導致死亡。他的生命就像玻璃一樣脆弱,成了“玻璃娃娃”。黃宇十三四歲時,30多年來他至少骨折過40多次,導致全身畸形,其痛苦令人難以忍受!
黃宇母親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王夢云,六十年代曾在《智取威虎山》中扮演李勇奇母親。兒子將永遠是個殘疾人,她內心的酸痛只有自我體味。為了給兒子治病,然后她帶著小宇跑遍了北京、上海所有的大小醫院,但專家都說目前還沒有治愈的期望。由于肌肉萎縮,也無法整形,兒子兩條腿和肢體的其他部分漸漸地都彎曲變形了。殘疾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事實,小宇不能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樣生活、學習,十分痛苦,但他也認識到痛苦悲哀不能解決問題,只有坦然地去應對殘疾,勇敢地去抗爭,生活才能完美。
知識豐富了他的精神生活,隨著年齡的增長,黃宇開始要學一門技術以謀生,最后在一家刻圖章的小店當起了學徒。雖然工資只有36元錢,卻擁有了第一份工作,日復一日他風雨無阻地上班,因為這是他融入社會自食其力的開始。一干就是5年,功夫不負有心人,黃宇在那里學到了很多東西,為他的創業奠定了基礎。他說:“機會掌握在自我的手里,任何擺在你面前的機會都不要錯過。”1991年,他萌發了自我創業的念頭,得到父母和朋友的支持,創辦了“小雨亭”刻字工藝品商社。開業至今,經過17年的發展,此刻擁有兩家門市部、一間工作室,面積加起來也有200多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30余萬元,一年的營額將近70萬,公司共有12名員工,一半是殘疾人。對于這點,然后黃宇有他自我的想法:“生意場上各種各樣的企業家很多,如果單單跟別人比每月能賺多少錢,我遠遠比但是別人,但是能夠幫忙身邊的殘疾朋友,真正做一件對社會有益的事,對我這樣的殘疾人來說,比賺錢有著更大的好處。”黃宇得到了社會的肯定,先后擔任上海市肢殘人協會副主席、市殘聯青年委員會主任,2002年被評為上海市自強模范,2003年被評為徐匯“十佳青年”。2004年春,黃宇與一位溫柔賢惠、楚楚可人的上海市坐式排球運動員共結連理,迎來了完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