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星星五年級觀后感
由于有閱讀障礙,9歲男孩伊桑無法讀出一個完整的句子,數學課上最基本的加法對他來講也像天方夜譚,《地球上的星星》就是關注一個有閱讀障礙的孩子的內心世界,電影充滿了愛的憐恤和感動。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地球上的星星五年級觀后感6篇,供大家參考。
地球上的星星五年級觀后感(篇1)
晚上,我看了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我覺得它很像我曾經看過的一本書《窗邊的小豆豆》。電影說的是一個八_歲的小主人公對學習毫無興趣。經常因為走神、發呆、考試零分被老師懲罰,父母也經常被叫到學校去談話。最終迫不得已轉入了一所寄宿學校。
其實,這個孩子的內心世界是五彩的,他對事物充滿了好奇,只是很少有人去關心他、理解他、包括他的父母。
幸運的是,在這所寄宿學校里,一位美術代課老師用他陽光、樂觀的心感染了不愛說話、自卑的小主人公伊夏,讓他重新找回了自信。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尤其是畫畫。在學校的畫畫比賽中取得了第一名,成為全校最棒的學生。
由此可見,一個人再差,他也有自己的長處,我們要用愛心去發現。在人生這個舞臺中,誰都有可能成為主角,成為地球上一顆耀眼的明星。
地球上的星星五年級觀后感(篇2)
天賦,不可測量。夢想,不可毀滅。
《地球上的星星》是我們的期待。而父母與老師,卻常常不自覺地毀滅了孩子的天賦。《地球上的星星》這部兒童型劇情電影就是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不過在最終因為一個通人性的老師挽救了回來。
看完這部電影,我不由得感嘆:主人公真是一個聰明的孩子,那位老師也真好!能明白孩子們的內心。我希望我也可以等候到這樣的一個老師!最讓我感動的是主人公重拾自信心那一刻,他讓我明白了只要有自信,我們一定行。它更讓我看到了天賦的力量。
此時此刻,我也想到了班上的一個女孩。她的畫畫天賦很高,父母也讓她去上繪畫班,讓她的畫畫水平一路高升,這種父母值得大家的效仿。之后,每次要舉行畫畫比賽,同學們都不約而同地想到她。經她的手畫出來的小草、蘋果、小鳥、水壺,都是那么的栩栩如生,那么的美麗、動人。聽說,她還曾經在跳蚤市場賣過自己的作品呢!她絕對前途不可限量。
天賦的力量,無比強大。我們一定要好好的珍惜天賦,因為天賦,實在來之不易。
地球上的星星五年級觀后感(篇3)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電影,他的名字叫《地球上的星星》。
它的內容是:在印度,有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他經常考試不及格,作業亂七八糟,還翹課。他的父母十分無奈,在校長的建議下只好把他送到了寄宿學校。在寄宿學校,那里的老師更嚴厲。他受著老師的吵罵和家長的漠不關心,還有同學們的排斥嘲笑。使他整天低著頭,沒有自信。有一天,學校來了一個美術老師,發現了他語言閱讀障礙的毛病。老師開始幫助他,一個學期后他趕上了其他同學,還憑著自己畫畫的長處贏得了大獎……
看完這部電影我感到十分感人,我認為有些同學在某些方面有障礙,我們不應該只顧著去排斥,而應該更好地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因為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要發展他們的長處才能是他茁壯成長。但是自己還是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改善這些問題。
地球上的星星五年級觀后感(篇4)
《地球上的星星》主人公——小男孩“伊夏”因具有閱讀障礙,成績總是很差,而哥哥的成績總是學校里最好的,所以伊夏經常受到爸媽的批評。無計可施的爸媽決定送伊夏去一所寄宿學校,可是來到那里依然不見起色。伊夏依舊是大家嘲笑的對象,在這陌生冰冷的環境,他開始變得對生活失去信心與熱情。
這時,尼克教師出現了。他發現伊夏和別的孩子有些不一樣,于是他開始想要了解與幫忙這個好像很自閉的孩子。他坐長途車到伊夏的家里,發現伊夏有驚人的繪畫天賦,此刻卻被逼要放棄了。他努力進取的幫忙伊夏擺脫困境,還為此開展了一次全校師生的繪畫比賽。最終,伊夏不出所望拿到了冠軍,重新找回了對生活的熱情,同時還挽回了家庭矛盾。
我想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美麗,并非同樣的教育方式都適合所有人。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的是鼓勵,這樣至少能給我們一些自信。
我很佩服尼克教師。他其實在兒童時期也和伊夏一樣有著閱讀障礙。他能將校長以及他父親的反對和嘲笑拋之腦后,盡心盡力地幫忙伊夏。我們生活中也有這樣的教師,不辭辛苦幫忙和教育我們。是教師給與我們知識,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也是教師做了我們的第二個爸媽。常言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教育我們不管今后功成名就,依然不能忘記自我的教師,畢竟是他為你鋪下了人生的一段道路。
地球上的星星五年級觀后感(篇5)
星期五,老師讓我們看了一場名字叫《地球上的星星》的電影。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名字叫伊夏的小男孩,因為活潑好動,讀書寫字也有一些障礙,讓老師和他的爸爸媽媽對他十分失望。后來他的爸爸把他給送到寄宿學校,離開了家人的伊夏,性格從活潑好動變到了沉默寡言。從不和同學說話。后來他的救星來了,那就是他的美術代課老師——尼克老師。
尼克老師教學時可以帶動課堂,讓大家活躍起來,只有伊夏沒有動。尼克老師注意到伊夏后,為了了解伊夏,他去了伊夏的家,了解到伊夏十分愛畫畫。尼克老師又找到校長,說他要為伊夏補課,校長同意后,尼克老師犧牲他的周末,為伊夏補課,伊夏的功課越來越好,后來尼克老師舉辦了一項畫展,伊夏報了名,經過激烈的角逐,伊夏當上了冠軍。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人要盡力改掉自己的缺點,發揚自己的優點。
地球上的星星五年級觀后感(篇6)
今天是星期六,我倒是有一些休息時間,于是,我便在電腦上觀看了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看完,我感悟頗深。
《地球上的星星》講述的是一個印度小男孩伊桑的故事。在三年級時,他因為不及格而留級。然而,不管他怎樣努力,成績都沒有好轉,令父母大傷腦筋。在一次與小伙伴的玩耍中,他一不小心將球扔出了墻外,不知情的父母便給他扣上了“調皮”的帽子,并且把他轉到了一所寄宿制的學校。
可是,情況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更糟糕了。他的成績如此的差,老師們對他沒有好臉色,還經常體罰他,他也慢慢由原來的開朗變得自卑,上課時經常發呆、走神。所幸的是,新來的美術老師尼克姆在課堂上發現了這個孩子的問題,開始關心他、開導他、輔導他……漸漸地,伊桑開始從自卑中走出來,還在由尼克姆舉辦的比賽中奪得了第一名。伊桑也從老師們心中的差生變成了優等生。
就如尼克姆老師所說的一句話:“每個孩子都有他們的優點。”就比如伊桑富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拉揚學習很好、中規中矩一樣。而在現在,誰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有誰不想自己的孩子成為優中優人才?于是,孩子們就被放在了“全面發展”的模型中,丟掉了自己原有的長處,反倒變成各方面成績平平,說好不好,說壞不壞,所謂“多則不精”也。
在所羅門部落中,人們為了得到木材,并不會去砍樹,而是一擁而上大聲罵那棵樹。過不多久,樹就會受詛咒而死。
在當今社會中,家長也經常會罵自己的孩子,還美其名曰“恨鐵不成鋼”。如果真的成鋼了那還不錯,但是,現在大多數都是將鐵變為了石頭,這又是何必呢?就像那顆樹一樣,漸漸地“枯死了”。
所以說,最重要的還是身邊的人對你的態度,如果你在家里有鼓勵與嚴厲并舉的家長,在學校碰上推崇“護長容短”的老師,那孩子的成長會走向積極、陽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