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問西東影片學生觀后感
作為一部對清華大學校慶的獻禮之作,《無問西東》用從民國到現代橫跨數十年的時代格局,四段故事的穿插,預想落足于“立德立言,無問西東”的清華精神,然而導演其實并沒有能完美的去承載這一宏大格局的功底,起承轉合的生硬,使最后的珠玉固然動人,卻亦有著良莠不齊的尷尬。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無問西東影片學生觀后感5篇,供大家參考。
無問西東影片學生觀后感篇1
機緣巧合之下去看《無問西東》這部電影,買票之前還在猶豫要不要換個外國片,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在電影方面我一直“崇洋媚外”。但網上對《無問西東》的評價兩極化現象十分嚴重,我認為有必要去實踐一番,最終決心去觀看。慶幸沒有被習慣所驅使,于我而言,這是一部令人滿意甚至充滿驚喜的國產片。
情節無需贅述,影片從現代開始到現代結束,四個首尾牽連的故事,時間背景貫穿近一個世紀,伴隨著從清華學堂、西南聯大、清華大學的演變歷程,反映出身處不同時代的大學學子對于理想、現實、人生、命運的叩問。電影的主題大可戲稱為“清華大學的宣傳片”,細節處也可揀出很多論點:小到職場規則、愛情婚姻,大到大學精神、家國情懷。由此可見導演很有野心,想用兩個小時講完一個世紀,后果可想而知:混亂的時間線、倉促的劇情、詳略不當的內容設置被很多人詬病。但總的來說還是瑕不掩瑜的。這種感覺就像此時的我迫切想分享給大家很多感悟、很多困惑、很多看法、很多愿望,卻磕磕巴巴,捉襟見肘。所以我決定不那么追求宏大和完整,反正鋪天蓋地的影評已經差不多把我能說的各種情懷都分析爛了,我來說一說電影里很多令人意味深長的小細節。
1.“現在的人真壞,你在外邊工作要小心啊!”
“現在的人真壞,你在外邊工作要小心啊!”這是張果果的媽媽抱怨餃子店在瘦肉餡里加肥肉時對張果果的叮囑,其實張果果早就感受到了世間百態、人性復雜。先是卑鄙的甩鍋上司David害的張果果丟了工作,接著是秘書Susan的質疑,同事Robert對于救助四胞胎事件的看似善意勸阻、對于聯手扳倒競爭對手David的試探和建議…但是負面的環境并沒有讓他畏縮、沒有讓他被同化,他有內心的堅持和擔當。
因為厭惡奸詐,他毫不猶豫將肉餡扔進垃圾桶;把領帶放在物品柜里,卻把酒放在獎杯底下,說明他認真負責,不慕虛名;本來可以對四胞胎事件撒手不管卻仍時刻關心,隨叫隨到;清華畢業的高材生為了給四胞胎取名卻去求助不學無術、裝神弄鬼的測字先生;就算知道四胞胎的家屬可能會得寸進尺卻沒有放棄過提供幫助…所以,面對Robert的試探和Susan的懷疑,張果果回答道:“你猜?!弊詈蟾嬖V企圖上位的Robert:“我覺得我和你們不同?!钡拇_,這里的不同可能不僅僅是別人都有高大上的英文名但他沒有,而是能夠保持真心、匡扶正義、無畏于世俗、予弱者以同情。
2. “人就不可以變嗎?人為什么不可以變?”
“當初…人就不可以變嗎?人為什么不可以變?為什么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變,這件事就不能變?”這是許伯常質問妻子劉淑芬的話。許和劉青梅竹馬,劉供許讀完大學,許發誓要對劉一輩子好。許成為了中學教師后卻不愿和劉結婚,劉以死相逼方得償所愿,但婚后許對劉冷淡如陌生人,從未笑顏相對,劉變得暴躁易怒,整日對丈夫拳腳相加。長期壓抑的婚姻生活最終引爆了批斗王佳敏事件,也導致了劉淑芬的跳井自殺。
我看電影時恰好旁邊坐著一對中年夫婦,放映這段的時候我真有種荒謬可笑的恐懼感:生怕身邊這對夫婦突然大聲爭吵起來…幸好并未發生。網上對于這兩個電影人物少有評價,可能是怕被冠以“直男癌”或者“女權主義泛濫”的名號。其實,人是可以變,甚至非變不可,但對于認清自己的真實內心、有所堅持的責任擔當這點來說,人還是不要變比較好,否則,如同電影告訴我們的,可能會出人命。
3.“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莫入此門?!?/p>
“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莫入此門。”電影里這副對聯出現在征招飛行員的高臺上,據說也是黃埔軍校的門聯。
沈光耀家境優渥,但選擇到西南聯大讀書,沈家鼓勵從文卻禁止入武,觀其家訓便知:“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負甲為兵,咋筆為吏,身死名滅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故不得以有學之貧賤,比于無學之富貴也。”
抗戰開始,空軍軍官在招飛時的一番慷慨激昂之詞讓沈光耀動了參軍之心,但沈父聞訊病重,沈母趕來泣求,沈光耀無奈答應放棄從軍。但日軍飛機的一場空襲,奪走了很多百姓的生命,其中也有沈光耀朝夕相處的朋友、伙伴,望著浮尸滿地、哀鴻遍野,他選擇向母親食言。飛行訓練的日子里,沈光耀會在戰友異樣的目光中囤積食物,會在歸航時繞路給難民孩子投遞食物,飛機的轟鳴和晃動的機翼對孩子們來說就是存活于亂世的希望。
但和大部分電影劇情一樣,英雄都會以某種壯烈的方式告別,一次激烈的空戰中,戰友紛紛陣亡,沈光耀對戰友說聲“回家”,駕著殘機撞向敵艦,同歸于盡。事后,沈母收到的是沈光耀的同學專程送來的筆記本,一頁一頁記載著他在大學的點點滴滴:讀書筆記、校園生活、戰后慘狀…最后只有一句“媽媽對不起”。沈光耀的同學也要去參軍,沈母給他們端來沈光耀最愛喝的冰糖蓮子湯,蓮子,憐子矣。最后定格在沈母駐足凝望的畫面中,身后一進門聯上書:“三代五將護國定疆清史留正氣,六韜三略擅用籌邊御旨贊英豪。”
整部影片,王力宏所飾演的沈光耀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從他的身上看到了文人風骨,武人英烈,為子之孝,為友之義,為國之忠,為人之仁。如那個軍官所言:這個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從心底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與同情。
還有太多的細節令人深思:陳鵬掉的頭發、他和王佳敏的愛情,吳嶺瀾領悟到的“真實”,老教授寫下的“靜坐聽雨”,殘疾的牧師教孩子們唱歌等等等等,以及影片最后的彩蛋,那些和清華有關的仁人志士。寫得太羅嗦,不想再一一細數。
有人總能在一百二十分鐘的電影里找到一千兩百處不滿,有的人說銜接生硬,有的人說又臭又長,有的人說過度矯情,有的人說強行尷尬,有的人酸捧清華的臭腳…這些可能都對,但我總覺得可悲,大概是因為明明有那么多美好的精神和感情,人們卻總是想從花叢里找出糞便,然后捏出來向所有人證明。不過,好像也不能批判他們什么,畢竟他們都有起英文名的權利。
每次看完一些令人生感觸的東西,我都會愧疚幾分鐘,今天好像愧疚地格外長久。希望自己能夠更積極上進一些,永遠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無問西東影片學生觀后感篇2
就是電影的名字《無問東西》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實感覺每個故事都支離破碎,但卻找不到更好的電影表現手法,就說說故事里讓我印象最深的東西吧。
張震所飾演的張果果最后打電話決絕透露商業機密,臺詞沒有記住、只是覺得在這個爾虞我詐的商業戰場,張果果兜兜轉轉、最終還是保持了自己忠貞善良的底線。試問在如此利益誘惑的社會,又能有多少人能做到這個?
60年代黃曉明和章子怡的故事實話我沒看懂、明顯的一文藝MV,能記住的就“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這句話了,已經發生的事、已經逝去的人,對這些最好的方式就是活好當下,別讓逝去的人逝去的沒有價值。自己的理解、沒看懂這段導演演了個啥意思,難道就是告訴大家爆炸了個核武器,大家記住這段艱辛歷史?不懂不懂。
沈光耀的故事是這個影片里面我最喜歡的了,尤以沈母最為感動。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三代五將的家庭,太能洞察功名利祿的虛幻,沈母愛光耀,同時也保護了他的翅膀。沈母知道:光耀是父母的,同時也是他自己的,所以放他千里求學。無疑、光耀的父母給了他人生最大的財富——人生的樂趣、對愛情的喜歡,對為人父母的過程享受等等等等,其實這些都可以概括為四個字:精神財富。
片子最后的彩蛋、故事的原型都是近現代中國頂尖大師、致敬!
最后,無問西東、問的應該就是初心吧!
無問西東影片學生觀后感篇3
看完影片《無問西東》,在感慨四個不同時代背景下,幾位年輕人面對人生的迷茫,選擇積極進取、正義奉獻精神的人生態度的同時,也激發了我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現代時期的張果果,在為奶粉公司做提案期間認識了弱勢群體——四胞胎的父母。在面對廣告職場斗爭、圓滑、表里不一潛規則時,他也曾猶豫不決,但最終選擇了不參與世俗,直面內心的軟弱,幫助四胞胎父母度過眼前的困境。
陳鵬、王敏佳、李想,是初中同學,因無意中看到老師被師母虐待、毆打而義憤填膺,寫信警告師母,結果王敏佳被批斗毆打,李想為了支邊名額選擇明哲保身,陳鵬對已毀容的王敏佳不離不棄。
抗戰時期的沈光耀,原本去云南讀書,在經歷逃避空難后毅然違背了母親的意愿選擇當兵,最終成了一名優秀的空軍戰士,曾多次冒險為戰亂中的孩子空投食物。最后在與日軍戰機激烈的斗爭中與敵人同歸于盡。譜寫出一曲英雄贊歌!
民國時期的吳嶺瀾,文科成績名列榜首,物理成績卻非常差,老師勸他轉專業,他迷茫不決,因為最優秀的人都在學習實科。老師的一席話讓他陷入了沉思,同時也引發了我對生命的思考,吳嶺瀾處于一種麻木的狀態之中,只知道學習書本知識,從來沒有想過為什么要這樣做,也沒有想過前進的方向、目標和方法。我們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和什么人在一起,從而忽略了真實的自我。
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返觀自已,在泰威這幾年來,在傳統文化氛圍之中,在學習比工作更重要的理念下,同樣是年輕一代的我們,何曾思索過生命的意義?四個不同時代:現代,抗戰,民國。雖然時代不同,但是年輕人積極進取,嫉惡揚善,奮發圖強的精神,詮釋著生命的意義,讓年輕的生命之花絢爛綻放!
當今新時代背景下的我們,面對著日益騰飛的經濟,飛速發展的科技,智能化,數字化,自動化,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時代,年輕的我們,應該怎樣來升華我們生命的價值?是隨波逐流,還是勇敢面對?
“無問西東”平凡而又充滿激勵的影題,是在向我們詮釋生命的價值嗎?同樣是飛速發展的時代,同樣是生命之花絢爛開放的年輕時代,有人積極進取,努力學習各項技藝,充實自我,時刻準備著為新時代的發展施展自我!有人庸庸碌碌,沉溺于追求各種感官刺激而吃喝玩樂,揮霍著自己年輕的生命。
“無問西東”時刻提醒著我們,不管別人怎么樣,自己一定要堅持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前進路上,不要忘記對生命的思索,找準目標,冷靜地面對時局的發展。在時代激蕩的高速發展中,讓年輕的生命,盡情地釋放生命的活力!
無問西東影片學生觀后感篇4
看完之后,內心是無比的震撼、清醒和堅定!對這些追求真理的先輩們表示深深地敬佩和敬意。我的領悟有以下四點:
真理是愛的傳承。人生的探索之路需要教師的引領。教師不對,一切白費。
電影里不管是齡瀾的覺醒、沈光耀的覺醒還是張果果的覺醒,都源自于身邊遇到了一個好教師,一個追求真理的教師對他們的點撥和引領。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我的真實,追求真理。這讓我想到了陳教師每一天學習古圣先賢們的書籍,每一天早上5點給我們講課,這種無私的付出和大愛,讓太多的人解放了思想,會笑了,每一天開開心心,快歡樂樂的,追求真理,引領我們走向真理,這就是一種愛的傳承,這就是真正的教師。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教育就是“化冰”的過程。
電影《無問西東》里異常讓我感動的是陳鵬對敏佳的那種愛和持續地付出的那種精神。陳鵬奮不顧身地去救敏佳,看著全身是傷的敏佳悲痛欲絕,看到奄奄一息的敏佳神奇地活了過來的那種感恩和激動,對敏佳的細心和持續地付出,都深深地打動著我。當敏佳對生活失去信心,絕望的時候,是愛托起了敏佳,說我就是給你托底的那個人的時候,敏佳的心感到了無比的溫暖,心被融化,有了一種強大地力量讓她勇敢地活下去。之后獨自去戈壁灘找陳鵬,說:“我必須要找到你,是你的愛托住了我,我也想照顧你”。這是一種道的精神,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這讓我想到了教師說的那句話,教育就是“化冰”的過程,解放人的思想,把人從小黑屋里解放出來,外面陽光燦爛,完美歡樂。哲學教育不就如此嗎?接觸了哲學教育的父母和孩子變得會笑了,內心簡便了,情緒平和了,生活開心完美了。人人做好人,世界就好了,這不就是一個化冰的過程,追求真理的過程嗎?
真理不在天邊,真理就在身邊。
教師說真理就是付出、利他,對別人好。這部電影就很好地表達了這幾點。
下著大雨,教師依然給學生們上課,天空有飛機,冒著生命危險給學生們上課,斷腿教父帶著那些饑餓的孩子唱歌,聲音是那么地清脆和純粹,晃晃哥哥開著飛機給孩子們送吃的,他們的這種付出是那么地無私和完美,在真理面前是如此地自信和篤定、從容,真的很讓人佩服。果果對四胞胎寶寶一家的照顧和付出,為他們租房子,花心思給孩子取名字,給孩子買奶粉,這一切都源自于愛,對真理的追求。真理就是利他、付出,真理就在身邊。
果果對生命的探索覺悟的過程讓我想到了唯有追求真理才是真正地解放。
電影里的果果一開始很矛盾很糾結,被自我還有他人的主觀主義思想所束縛,整天過的很不開心,臉上沒有笑容,清明節那天和他的爸爸媽媽去給李叔叔掃墓,說是李叔叔當時為了救他失去了自我的生命,又說看到他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少了,說人生要開開心心地做自我喜歡的事情。果果猛然醒悟,勇敢地拒絕了自我不愿意做的事情,做了自我喜歡的事情,看到那個小嬰兒的笑,看到此刻他的笑是如此真實和簡便,真是為他開心。也讓我看到了自我之前被主觀主義、被意必固我綁架自我思想的那種矛盾和糾結,遇到哲學教育和陳教師是如此地慶幸和幸福,越接近真理越接近幸福,當應對真實的自我,放下那些所謂的欲望竟是如此地簡便和歡樂。也要讓更多人開開心心快歡樂樂,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如果你提前了解了你要應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答案是肯定的。我必須會勇敢地應對自我的人生。感恩教師的推薦,感恩教師每一天的無私付出。追求真理、持之以恒。
無問西東影片學生觀后感篇5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人,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尋找著屬于自我的真實……
《無問西東》主要講述了四個來自清華大學的年輕人在不一樣的時代迎接最艱難的選擇:陳鵬在感情和夢想之間徘徊,張果果對四胞胎供給幫忙后,懷疑四胞胎的家人賴上了他,還被上司算計離職;沈光耀不顧母親的勸阻,投身戰場,為祖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吳嶺瀾在轉專業的問題上犯難……
整篇電影都在探討一個問題:什么是真實?梅教師說:真正的真實是“你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做什么、和誰在一齊,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泰戈爾說:世界于你而言,無意義無目的,卻又充滿隨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誰知,也許就在這悶熱令人疲倦的正午,那個陌生人,提著滿籃奇妙的貨物,走過你的門前,他響亮地叫賣著,你就會從朦朧中驚醒,走出房門,迎接命運的安排?!笔前。谏钪校覀儜敳活欁笥?,用平淡的心看待一切,尋求自我的真實。
再來看看沈光耀。沈光耀是一個文武雙全的青年,他的母親管的很嚴,當他的母親發現他要當飛行員時,立即就跟他講起了家規。她說:“當初你離家千里,來到這個地方讀書,你父親和我都沒有反對過。因為,是我們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樂趣,比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比如同你喜歡的女孩子結婚生子。注意不是給我增添子孫,而是你自我,能夠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祿,沒有什么是你的祖上沒經歷過的,那些只可
是是人生的幻光。我怕,你還沒想好怎樣過這一生,你的命就沒了啊!”可是沈光耀最終受不了自我的祖國被侵犯,最終為祖國獻出寶貴的生命。這時是1940年,抗日戰爭已經進入最為艱難的時刻。棗宜會戰中宜昌淪陷,日軍以此為基地開展對陪都重慶的大轟炸;之后美國來中國支援并組建了飛虎隊,沈光耀便加入了飛虎隊。我不禁想到,我們這個時代沒有戰爭,可是我們卻坐在空調房里,躺在軟沙發上,比起沈光耀他們,我們的生活簡直就是天堂。我們應珍惜此刻。
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