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無問西東觀后感800字
《無問西東》正是由心而發地用一種致敬的姿態,解構一所百年名校的精神傳承,為觀眾交出了一篇與眾不同的“命題作文”。盡管它并不完美,甚至有不少稚嫩之處,但作為一部青春類型片,《無問西東》的真誠與勇敢,對得起電影的片名。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中學生無問西東觀后感800字5篇,供大家參考。
中學生無問西東觀后感800字篇1
無問西東,整個電影是圍繞著泰戈爾的詩歌展開的,傳遞了的故事都是想告訴我們,期望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能在自我的感情面前堅定,在自我的夢想面前堅持,真誠的應對自我,才能夠真正的做到無問西東,無所畏懼。
第一條主線是民國時期,20年代清華青年學子代表吳嶺瀾,一個天才,為了讀書而讀書的人,然后給到了圖書館里面泰戈爾演講的時候,他看到陪同在泰戈爾身邊的人,都是當時最卓越的一群人,這些人站在那里,自信而篤定,那種從容讓人羨慕,他突然領悟到了什么是真實。然后他一輩子追求對生命的思索,對自我的真實。年老的他把他內心的光照亮了正在迷茫中的沈耀華。
第二個故事到40年代西南聯大的段落,當沈耀華的母親千里尋兒,不期望他當兵參與到戰爭中時,說了這樣的一段話:我不想你還沒有想好怎樣過這一生,就沒有了性命。媽媽只期望你過上自我想要的幸福生活,平安。這一段我已經飆淚了,我們出生在一個沒有戰爭的年代,活在一個安全的國家,從來不用擔心看不到第二天升起的太陽,我們能夠平安的過完這一生,應當更加學會珍惜。當他看到那個帶給他無數歡笑的孩子被日本轟炸機炸死的時候,他決定去當飛行員,把生命獻給國家。在訓練的過程中,他把軍營的食物帶給那個村莊的人,被教官訓罵的時候,他說: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里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我不是為了這一口飯吃而當兵,我清楚的明白我在做什么。
然后就是新中國成立60年代的故事,到電影快要結尾的時候,陳鵬回來發現村落都被封了,兩人走散了,王敏佳說這輩子必須要找到你,在我最熬不住的時候是你給我堅持的力量,此刻該我來照顧你了??吹阶罱K也沒有看到兩人相遇的鏡頭,人生就是有這么多遺憾和錯過,在那樣訊息不發達的年代,錯過可能就是錯過了一輩子??墒谴丝棠?,想念的人只要打一通電話,告訴你等著我,就不會走散。
所有的一切回憶都是給了21世紀的張果果這個故事,他在救助四胞胎這個事情里,一開始充滿溫暖,然后聽到一些被幫忙的人纏上一輩子這樣的故事后有所猶豫,到最終聽從自我的內心,選擇相信人性的善良。四胞胎的家人必須要見到果果其實就是想給他送四個孩子的胎毛做的毛筆。
電影的最終還有一段獨白,看到的聽到的,經常會令你們沮喪,世俗是這樣的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來。可是如果有機會提前了解了你們的人生,明白青春也可是僅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期望你們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榮耀,擁有什么,才能被愛。
等你們長大,你們會因綠芽冒出土地而喜悅,會對初升的朝陽歡呼跳躍,也會給別人善意和溫暖。可是卻會在贊美別的生命的同時,常常、甚至永遠地忘了自我的珍貴。
愿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
愿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你想好怎樣過這一生了嗎我想這個電影就是想告訴我們,思索生命的意義,是值得花時間去思考的,永遠不放棄真誠,對自我真實。
中學生無問西東觀后感800字篇2
帶著些許期待看了電影《無問西東》。,也為這段時間的忙碌而找點休閑。
和平時所看到的電影不一樣的是:劇情從現代一直演到了戰火烽飛年代而后又回到現代。思緒此起彼伏,一開始還真有點“劉姥姥進了大觀園”摸不著頭腦的感覺??赐曜屑毱肺叮聊ィ倏磩∏榻榻B,原來《無問西東》說的是四代人的芳華,四代人的青春,四代人的熱血。電影展現了四代人在貧苦時期年輕學者的迷茫,經典臺詞是:“把自己交給繁忙,得到的是踏實,卻不是真實”。
戰爭時期老牌知識分子的風骨,經典臺詞是:“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里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苯▏跗谇嗄曛н叺臒嵫霸改阍诒淮驌魰r,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
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焙推綍r期物欲橫流中保持善良的`初心,經典臺詞是:“看見的和聽到的,經常會令你們沮喪。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墒侨绻袡C會提前了解了你們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們在意的事情”。四條敘事線連貫在一起,讓整部影片充滿熱血、溫情的同時又不矯情。
從《無問西東》這部電影中我明白了生命了珍貴,青春的無畏,也讓我明白我們這一代人太過于浮躁,做什么事情都是火急火燎,只想快速成功,有時卻忘了自己的初心,就像劇中張果果當他掃墓回來,終于看清了自己的內心,那句“我跟別人不一樣”雖然輕柔緩和但卻那么擲地有聲。我們這個年代缺少的不是人才,而是對自我保持初心,對事情保持敬畏的人。
電影最后以這句臺詞結尾:愿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愿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實在是經典,讓我明白,在任何時代,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不忘初心,做最好的自己,做一個善良樂于奉獻的人。
中學生無問西東觀后感800字篇3
看完《無問西東》之后,內心是無比的震撼、清醒和堅定!對這些追求真理的先輩們表示深深地敬佩和敬意。我的領悟有以下四點:
真理是愛的傳承。人生的探索之路需要教師的引領。教師不對,一切白費。
電影里不管是齡瀾的覺醒、沈光耀的覺醒還是張果果的覺醒,都源自于身邊遇到了一個好教師,一個追求真理的教師對他們的點撥和引領。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我的真實,追求真理。這讓我想到了陳教師每一天學習古圣先賢們的書籍,每一天早上5點給我們講課,這種無私的付出和大愛,讓太多的人解放了思想,會笑了,每一天開開心心,快歡樂樂的,追求真理,引領我們走向真理,這就是一種愛的傳承,這就是真正的教師。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教育就是“化冰”的過程。
電影里異常讓我感動的是陳鵬對敏佳的那種愛和持續地付出的那種精神。陳鵬奮不顧身地去救敏佳,看著全身是傷的敏佳悲痛欲絕,看到奄奄一息的敏佳神奇地活了過來的那種感恩和激動,對敏佳的細心和持續地付出,都深深地打動著我。當敏佳對生活失去信心,絕望的時候,是愛托起了敏佳,說我就是給你托底的那個人的時候,敏佳的心感到了無比的溫暖,心被融化,有了一種強大地力量讓她勇敢地活下去。之后獨自去戈壁灘找陳鵬,說:“我必須要找到你,是你的愛托住了我,我也想照顧你”。這是一種道的精神,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這讓我想到了教師說的那句話,教育就是“化冰”的過程,解放人的思想,把人從小黑屋里解放出來,外面陽光燦爛,完美歡樂。哲學教育不就如此嗎?接觸了哲學教育的父母和孩子變得會笑了,內心簡便了,情緒平和了,生活開心完美了。人人做好人,世界就好了,這不就是一個化冰的過程,追求真理的過程嗎?
真理不在天邊,真理就在身邊。
教師說真理就是付出、利他,對別人好。這部電影就很好地表達了這幾點。
下著大雨,教師依然給學生們上課,天空有飛機,冒著生命危險給學生們上課,斷腿教父帶著那些饑餓的孩子唱歌,聲音是那么地清脆和純粹,晃晃哥哥開著飛機給孩子們送吃的,他們的這種付出是那么地無私和完美,在真理面前是如此地自信和篤定、從容,真的很讓人佩服。果果對四胞胎寶寶一家的照顧和付出,為他們租房子,花心思給孩子取名字,給孩子買奶粉,這一切都源自于愛,對真理的追求。真理就是利他、付出,真理就在身邊。
果果對生命的探索覺悟的過程讓我想到了唯有追求真理才是真正地解放。
電影里的果果一開始很矛盾很糾結,被自我還有他人的主觀主義思想所束縛,整天過的很不開心,臉上沒有笑容,清明節那天和他的爸爸媽媽去給李叔叔掃墓,說是李叔叔當時為了救他失去了自我的生命,又說看到他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少了,說人生要開開心心地做自我喜歡的事情。果果猛然醒悟,勇敢地拒絕了自我不愿意做的事情,做了自我喜歡的事情,看到那個小嬰兒的笑,看到此刻他的笑是如此真實和簡便,真是為他開心。也讓我看到了自我之前被主觀主義、被意必固我綁架自我思想的那種矛盾和糾結,遇到哲學教育和陳教師是如此地慶幸和幸福,越接近真理越接近幸福,當應對真實的自我,放下那些所謂的欲望竟是如此地簡便和歡樂。也要讓更多人開開心心快歡樂樂,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如果你提前了解了你要應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答案是肯定的。我必須會勇敢地應對自我的人生。感恩教師的推薦,感恩教師每一天的無私付出。追求真理、持之以恒。
中學生無問西東觀后感800字篇4
《無問西東》里面還講到了抗日戰爭時期,國立西北聯合大學上課的一些歷史故事。
說實話,汪老師并不是資深的電影控,我能走進電影院去觀看這部文藝電影,是緣自對這所中國百年名校的敬仰而去的,實事證明,這部電影沒有讓我失望,立意之高,底蘊之深厚,是最大的看點。
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有句超級棒的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文人的風骨,國難當前,大學教育的擔當,故事主要運用四代人的故事,架構起清華大學精神的傳承。影片中折射出來的大學精神,教育之根本,是汪老師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最為關注的地方。
一個國家,強不強大,重在教育的發展。作為清華名校走出來的的學子,更是要胸懷天下,畢業于清華大學的高曉松曾說:“名校是干什么用的?名校是鎮國重器”!名校培養人才,是為了“讓國家相信真理”,這才是一個名校生的風范。
《無問西東》采用四重敘事手法,構思別致。四段故事,人物主角都是清華畢業,縱橫交錯、情節上跨越時空,每個人物都足以給我烙下深刻的印跡。
無論是一部電影作品、還是一部文學作品,只要你用心去體會,都可以衍生出許多不同的理解,將這些體會提煉出來,就會有更多收獲?!稛o問西東》給汪老師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做人一定要真實,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要聽從內心的想法。
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里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愛你所愛,行你所行。一位富家公子沈光耀(王力宏演),他考入國立西北聯合大學,他的家人希望他在這所名校好好讀書,不要想著報國不報國,要按照家人的意愿,順利讀完大學,然后結婚生子,不是大富大貴,而是平靜的過完一生……可是,在面對自己上課的大學被日本飛機狂轟濫炸時,他在孝道與報國從軍之間糾結,當他看到流離失所的民眾和死去的同胞,這位名校高材生聽從內心,毅然從軍。不是華北之大容不下一張課桌,而是整個國家都危亡了。想必,做為一個有良知,有正義感的人,都會理解沈光耀的做法。
另一個人物吳嶺瀾,英文成績第一,而物理成績卻落在了“無列”,他一時迷茫不絕,還是想跟風學自己并不突出的理科,因為他認為學理科有出路。當時,他清華大學老師讓他轉文科專業,且這位老師的一席話,說出了做人做事,以及學習的根本意義,他讓吳嶺瀾要“真實”,不要被現實給左右了,要聽從內心。這位民國大學老師提到,真實是什么?真實就是:“你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做什么、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中學生無問西東觀后感800字篇5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人,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尋找著屬于自我的真實……
《無問西東》主要講述了四個來自清華大學的年輕人在不一樣的時代迎接最艱難的選擇:陳鵬在感情和夢想之間徘徊,張果果對四胞胎供給幫忙后,懷疑四胞胎的家人賴上了他,還被上司算計離職;沈光耀不顧母親的勸阻,投身戰場,為祖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吳嶺瀾在轉專業的問題上犯難…… 整篇電影都在探討一個問題:什么是真實?梅教師說:真正的真實是“你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做什么、和誰在一齊,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泰戈爾說:世界于你而言,無意義無目的,卻又充滿隨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誰知,也許就在這悶熱令人疲倦的正午,那個陌生人,提著滿籃奇妙的貨物,走過你的門前,他響亮地叫賣著,你就會從朦朧中驚醒,走出房門,迎接命運的安排。”是啊,在生活之中,我們應當不顧左右,用平淡的心看待一切,尋求自我的真實。
再來看看沈光耀。沈光耀是一個文武雙全的青年,他的母親管的很嚴,當他的母親發現他要當飛行員時,立即就跟他講起了家規。她說:“當初你離家千里,來到這個地方讀書,你父親和我都沒有反對過。因為,是我們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樂趣,比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比如同你喜歡的女孩子結婚生子。注意不是給我增添子孫,而是你自我,能夠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祿,沒有什么是你的祖上沒經歷過的,那些只可是是人生的幻光。
我怕,你還沒想好怎樣過這一生,你的命就沒了啊!”可是沈光耀最終受不了自我的祖國被侵犯,最終為祖國獻出寶貴的生命。這時是1940年,抗日戰爭已經進入最為艱難的時刻。棗宜會戰中宜昌淪陷,日軍以此為基地開展對陪都重慶的大轟炸;之后美國來中國支援并組建了飛虎隊,沈光耀便加入了飛虎隊。我不禁想到,我們這個時代沒有戰爭,可是我們卻坐在空調房里,躺在軟沙發上,比起沈光耀他們,我們的生活簡直就是天堂。我們應珍惜此刻。
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