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養(yǎng)生注意的事項
末伏養(yǎng)生注意的事項有哪些?末伏天曬背后做什么?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末伏養(yǎng)生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末伏養(yǎng)生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1、切莫貪涼損陽氣
末伏時天氣的一大特點是,白天高溫悶熱,但早晚明顯變涼,晝夜溫差大。
所以末伏時節(jié),取涼須有節(jié)制,以免傷及身體陽氣。切忌勐吹空調、過吃冷飲,不宜直吹空調,也不要頻繁地進出空調房。特別是早晚氣溫下降時,避免著涼感冒。
2、補水養(yǎng)肺防干燥
立秋至末伏這段時間,天氣雖然還是很熱,但這熱跟夏天微微有些不同。比如除了熱之外,還有些干燥的感覺,這個夏天的濕熱不同。
由于夏季酷熱出汗多,常損耗過多,使人體水分不足。加上秋季氣候偏干燥,因此極易出現(xiàn)秋燥,常見有口干舌燥、皮膚干枯、煩躁不安等癥狀。
相較于夏天,此時補充水分也很重要。由于秋燥易傷肺,除了喝水補充水分外,喝些滋陰養(yǎng)潤的湯水防燥又養(yǎng)肺,對身體極好。
末伏天曬背后做什么?
三伏天曬完背,這時身體會出大量的汗,當曬完背第一件事就是喝一杯溫開水。而且要小口喝。這時千萬不要吹空調或開電風扇,因為這時經(jīng)過高溫曬背后,身上的毛孔都會打開。這時吹空調或電風扇會使毛孔馬上收縮潮氣和濕氣就會留在體內。
末伏空調開幾度比較好?
一般建議在26℃左右。三伏天開空調是最直接最散熱的一種方式,而空調的溫度需要注意,以免過低引起受涼情況,常伴有咳嗽、咽喉疼痛等不適癥狀,一般建議三伏天空調溫度在26℃為好,另外,開空調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對空調的壓縮機造成不必要的損壞,人體還有可能出現(xiàn)著涼情況,一般開3-4小時即可。
末伏天氣的飲食調理
“入伏”后空氣濕度增大,再加上持續(xù)高溫,極易發(fā)生“中暑”現(xiàn)象,中醫(yī)把一年分為春、夏、長夏、秋、冬五個季節(jié),長夏位于夏末秋初,涵蓋了小暑、大暑、立秋、處暑四個節(jié)氣,氣候特征是濕熱蒸騰。而濕為陰邪,易傷陽氣,長夏養(yǎng)生重防“濕”, 中醫(yī)認為“夏季暑濕,適宜清補”。
末伏養(yǎng)花忌諱的事情
第一件事:忌給花草換盆
由于三伏天的高溫的影響,如果在這個時候給花卉植物進行換盆,可能會導致花卉植物不能很快適應新的盆土環(huán)境,結果可能是花卉植物葉片逐漸變黃、落葉甚至整株逐漸枯死。
因此,在三伏天這個關鍵時期,我們最好避免頻繁進行花卉植物的換盆。當然,不得已需要換盆的情況下,還是要換的,保命要緊。
第二件事:忌過量澆水
在三伏天,氣溫較高,如果過度澆水,花盆內的濕度會過高,形成一個潮濕的環(huán)境,容易導致花草的根部腐爛。即使是對于喜水的花草,也應該等到盆土稍干時再進行適量的澆水,以避免水分積聚導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