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末伏最詳時間表
2023年末伏最詳時間表大家知道嗎?“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出現在每年陽歷7月中旬到8月中旬。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3年末伏最詳時間表_最后一天是幾號,希望大家喜歡!
2023年末伏最詳時間表
2023年8月10日是末伏第一天,農歷六月廿四,星期四
2023年8月11日是末伏第二天,農歷六月廿五,星期五
2023年8月12日是末伏第三天,農歷六月廿六,星期六
2023年8月13日是末伏第四天,農歷六月廿七,星期日
2023年8月14日是末伏第五天,農歷六月廿八,星期一
2023年8月15日是末伏第六天,農歷六月廿九,星期二
2023年8月16日是末伏第七天,農歷七月初一,星期三
2023年8月17日是末伏第八天,農歷七月初二,星期四
2023年8月18日是末伏第九天,農歷七月初三,星期五
2023年8月19日是末伏第十天,農歷七月初四,星期六
應對三伏天高溫天氣措施
面對三伏天的高溫天氣,我們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來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
1、多喝水
高溫天氣會讓我們的身體很容易脫水,因此需要多喝水來補充水分,建議每天至少喝8杯水,以保持身體的水分平衡。
2、注意飲食
在三伏天期間,應該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過度飲酒和過辣、過咸、過油的食物。
3、避免在烈日下暴曬
在三伏天期間,應該避免在烈日下暴曬,盡量在室內或陰涼處活動,如果必須在戶外活動,應該戴帽子、墨鏡和長袖衣服來保護。
4、注意戶外鍛煉時間
在三伏天期間,可以選擇在清晨或晚上進行戶外運動,減少在中午時段進行戶外運動的時間。
而對于農業種植方面來說,根據田間土壤的干旱情況,以及農作物的長勢,適時進行灌溉澆水,避免農作物因高溫干旱而影響正常生長。
三伏天的由來
關于三伏天的說法,民間傳說和史料記載的時間有區別。按照民間的說法,三伏天起源于夏朝,距今已經有4000年左右的歷史了,當時三伏天屬于祭祀的日子,在入伏的第一天,大家會一起參與祭祀,俗稱為“伏祭”。
而據資料能查到的歷史,三伏天最早始于秦朝,距今已經2200多年了,經查詢資料,《史記秦紀六》中說“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故云初伏,伏者,隱伏避盛暑也。”
經過了上千年的時間,如今的三伏天,雖然不是節氣,也不是節日,但卻有很多的習俗,比如“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吃雞蛋”,入伏的時候要吃餃子,進入中伏的時候要吃面,進入末伏的時候要烙餅,還要吃雞蛋。
三伏天日期計算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這是按照天干的十數去計算的。所以,劃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個天干的庚日,為第一伏的開始天。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歷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后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
出伏要吃什么
多吃堿性食物
出伏容易秋乏,秋乏與體液偏酸有關,多吃堿性食物能中和肌肉疲倦時產生的酸性物質,有助于消除疲勞。蔬菜是堿性食物,其代謝產物能中和肌肉疲勞時產生的酸性物質,使人消除疲勞。
西紅柿:性平,味酸微甘,富含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煙酸、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及胡蘿卜素。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平肝之功效,生熟食用均可。番茄含的“番茄素”,有抑制細菌的作用;含的蘋果酸、檸檬酸和糖類,有助消化的功能。
茄子:性味甘寒,無毒。散血止痛,有收斂、止血、利尿、解毒作用。外用可敷治腫毒,擦洗凍瘡。茄子生吃能解蕈毒。茄子的營養較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特別是維生素P的含量很高。
馬鈴薯:除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外,還含有蛋白質、脂肪、果膠、維生素、纖維素及無機鹽,故有“地下蘋果”之美稱。土豆的礦物質含量也非常豐富,鈣、磷、鉀含量都很高,尤其是鉀,在蔬菜類里更是名列前茅。鉀離子有助于預防高血壓。吃后可刺激腸道蠕動,同時它富含的膳食纖維能夠吸收和保留水分,使糞便變得柔軟,因此食用土豆可以起到緩解便秘的功效。若能搭配其他蔬菜一起食用,效果會更好。
多食用酸味食物
出伏過了就真正進入秋季了,中醫認為秋季針對的是肺,肺氣在8月份正盛的時候,我們一方面要控制不太讓肺氣太盛又要把肝氣增強,所以中醫用少辛增酸來指導秋季養生。這樣能解決秋燥帶來的咽喉腫痛,咳嗽。便秘、皮膚干燥、口舌生瘡等癥狀。多食用酸味食物,不但能夠補益肝氣收斂肺氣,而且多半還能起到生津止渴、健脾消食、增進食欲等作用!
平時除了可以多喝一些酸奶和酸梅湯外,我們在此還特意推薦一些酸味食物,以供自由選擇。
葡萄:酸甜可口,有補肝腎,益氣血,生津液,利小便的功效。鮮葡萄又可制成葡萄汁、葡萄干和葡萄酒。
獼猴桃:肉肥多汁,清香鮮美,酸甜宜人。能夠生津潤燥,解熱除煩。對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嘔吐都有良好的作用。
山楂:味道酸澀,具有健脾胃、幫助消化、消脂肪、延緩衰老的作用。
柚子:清香酸甜,有的略帶苦味,具有理氣化痰、潤肺清腸、補血健脾等功效,針對食少、口淡、消化不良等癥。不過太苦的柚子不宜食用。
石榴:酸中帶甜,有收斂、止痢的功能。特別適宜口干舌燥者、腹瀉者。西紅柿酸中帶甜,可以生食,也可熟食。可用于口渴和食欲不振。
檸檬:味道酸甜,具有化痰止咳,生津,健脾之效,可解口干煩躁、消化不良。相關食品有檸檬茶和檸檬果汁等。
多攝入滋陰潤燥食物
秋季燥字當先,所以秋季養生一定要注意養陰防燥。這時要多吃一些清心潤燥的食物來消除秋燥。
蜂蜜:秋天最大的氣候特點就是干燥,而蜂蜜能潤燥,所以很適合秋天服用。秋季喝蜂蜜的時間推薦選擇早上,因為早上喝蜂蜜,可以快速補充體能,讓一天有充足的精神。但是脾胃虛寒的人不要一起床馬上就喝,而應該先吃一點東西再喝,比如可以在早餐里喝蜂蜜水,或者是把蜂蜜抹在饅頭或面包上吃,切忌空腹喝蜂蜜,會造成拉肚子。
銀耳:是一種有滋陰補益作用的名貴食品,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具有補胃、潤肺生津、提神、益氣、健腦等功效。銀耳被譽為“長生不老藥”、“延年益壽品”、“菌中之王”,具有滋潤而不膩滯的特點,對體虛、久病初愈,不宜用其它補藥的病人及陰虛內熱,內熱而有出血傾向者更為適用。
菊花:菊花茶可以起到清肺去火的效果。秋天是菊花收成的季節,在秋季不僅能喝上新鮮美味的菊花茶,菊花茶還可以滋補肝腎之陰,清肝明目,治療頭痛眼痛眼花等癥狀。菊花適量,滾水沖泡飲用。菊花富含維生素A,是保護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質,也是中醫治療多種眼疾的良藥。常常感覺眼睛干澀的人,特別是常使用電腦的人,可以多喝些菊花茶。
燕窩:屬珍貴的滋陰補品,其蛋白質含量特別高,養陰潤燥、益氣補中,有延年益壽之功,適用于肺陰虛所致的潮熱、盜汗、干咳少痰、咳血等,對胃陰虛所致的噎隔反胃、氣虛自汗也有較好療效。燕窩的營養較高,含50%蛋白質,30%糖類和一些礦物質。燕窩有補虛、強身潤燥、滋陰的功效。
鴨肉:性涼,有滋陰養肺、止咳化痰的作用。其蛋白質含量也比豬肉、牛羊肉高20%左右,經常食用可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而且,鴨肉脂肪含量較低,其中的不飽和脂肪易被人體消化,可以降低膽固醇,保護心臟。山藥味甘性平,不燥不膩,與鴨肉同吃,還可降低膽固醇,是秋季進補的上佳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