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分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六個節氣,秋季第四個節氣。斗指酉,太陽達黃經180°,于每年的公歷9月22-24日交節。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3年秋分是幾月幾日哪一天(最詳),希望大家喜歡!
2023年秋分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2023年的秋分是2023年9月23日14:49:46,農歷癸卯(2023)年八月(大)初九。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季中的第四個節氣。古時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動,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中秋節則是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
秋分養生注意事項
不要傷春悲秋
秋分的時候萬物一派蕭索,到處都是枯黃一片,人是感性動物,很容易受到感染,引發負面情緒,心情變得低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悲秋。
建議:日常多看鮮艷的物品、多曬太陽、經常做運動鍛煉身體、家里面的裝修弄得明亮些可以改善情緒。
預防秋乏
秋乏其實和運動有很大的關系,經常做運動的人身體素質好,血液循環暢通,很少有秋乏癥狀,不怎么運動的人一到秋天就困得不行,所以,建議大家在秋分后多多運動、保持身體健康。
預防感冒
秋天是疾病高發的季節,每到秋分節氣氣溫會開始有顯著的下降,晝夜溫差又很大,極易發生健康隱患,尤其是容易感冒、發燒。
建議:秋分的時候注意添衣保暖,尤其要注意腳部、腹部、背部的溫暖,不要受涼、感冒。
秋分習俗有哪些
1、送秋牛
秋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挨家送秋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秋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
2、粘雀子嘴
秋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3、放風箏
秋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尤其是秋分當天。甚至大人們也參與。風箏類別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瞇蛾風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風箏,其大者有兩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場上有賣風箏的,多比較小,適宜于小孩子們玩耍,而大多數還是自己糊的,較大,放時還要相互競爭看哪個的放得高。
4、豎雞蛋
“秋分到,蛋兒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這一天,我國很多地方都會有不少人在做“立蛋”試驗。
秋分過后白天會縮短嗎
秋分這一天白天和黑夜一樣長,都是十二個小時。從這一天起,白天就一天比一天短了。這就是秋分節氣。秋季共90天,秋分將其分為兩半,前后各45天。秋分后,太陽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熱量卻較多,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所以,秋分后很快就會涼下來。
2023年秋分后還熱嗎
不熱了。
南方的氣候在秋分這一節氣也入秋了,所以2023年秋分以后就不熱了。
秋分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的降水,氣溫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們常所說的那樣,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會很大。
此時,南、北方的田間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國的華北地區有農諺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諺語中明確規定了該地區播種冬小麥的時間;而“秋分天氣白云來,處處好歌好稻栽”則反映出江南地區播種水稻的時間。此外,勞動人民對秋分節氣的禁忌也總結成諺語,如“秋分只怕雷電閃,多來米價貴如何”。
秋分時節,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先后進入了秋季,日平均氣溫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氣團開始具有一定的勢力,大部分地區雨季剛剛結束,涼風習習,碧空萬里。而廣東、海南要到10月末至11月才會逐漸變涼。
秋分后太陽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熱量卻較多,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農諺說:“一場秋雨一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