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描寫清明的作文
好作文應該有豐富的內(nèi)容和深度,作文中有足夠的細節(jié)和例子來支持作者的觀點。下面給大家整理一些描寫描寫清明的作文,方便大家學習怎么寫描寫描寫清明的作文。
描寫描寫清明的作文篇1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能在電視上看到、在收音機中聽到許許多多關于森林防火的消息。雖然我們腦海中已有了印象,但對于“森林防火的重要性”、“發(fā)生森林火災時的急救方法”等等,還是了解甚少。下面,我就對大家做以下介紹:
簡單的說,森林防火就是防止森林火災的發(fā)生和蔓延,即對森林火災進行預防和補救。預防森林火災的發(fā)生,就要了解森林火災發(fā)生的規(guī)律,采取行政、法律、經(jīng)濟和工程想結合的辦法,運用科學技術手段,對其見效綜合之類,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發(fā)生次數(shù)。撲救森林火災,就是要了解森林火災燃燒的規(guī)律,建立嚴密的指揮系統(tǒng),組織有效的撲火隊伍,運用有效的、科學的、先進的、撲火設備和方法,技術撲滅火災,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損失。
不錯,森林火災是森林最危險的敵人,也是林業(yè)最可怕的災害,它會給森林帶來最有害,具有毀滅性的后果。森林火災不只是燒毀成片的森林,傷害林內(nèi)的動物,而且還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的貧瘠和破壞森林涵養(yǎng)水源的作用,甚而導致生態(tài)環(huán)境失去平衡。盡管當今世界的科學在日新月異地向前發(fā)展,但是,人類在制服森林火災上,卻依然尚未取得長足的進展。
記得我在電視上看到這樣一篇報道:2006年5月,黑龍江省北部森林地區(qū)持續(xù)干旱、氣溫陡升。 5月24日,由于風力增大,風向突變,黑河、大興安嶺等地相繼發(fā)生的森林火災迅速擴大,黑河市嫩江縣、大興安嶺地區(qū)呼瑪縣和松嶺區(qū)境內(nèi)先后形成3處火場。3處火場猶如3條噴火的巨獸,翻卷飛騰,飛速蔓延,徑直撲向周邊多個來不及疏散的林場和村屯……我的腦海中頓時浮現(xiàn)出這樣一幅畫面:霎時間,濃煙滾滾,雞飛狗跳,人們撕心裂肺的尖叫聲哭喊聲響成一片,這是多么的不幸而又悲慘啊!
因此,我在這里要向大家講一下發(fā)生森林火災時的自身營救方法:
1、當火勢蔓延到家中但不大時,要當機立斷,披上浸濕的衣服, 或裹上濕毛毯,濕被褥勇敢地沖出去,但千萬不要披塑料雨衣;或使用滅火器滅火。
2,在濃煙中避難逃生,要盡量 放低身體,并用濕毛巾捂住嘴鼻。
3、不要盲目跳樓,可用繩子或把床單撕成條狀連起來,緊拴在門窗框和重物上,順勢滑下。
4、當被大火圍困又沒有其他辦法可自救時,可用手電筒,醒目物品不停地發(fā)出呼救信號,以便消防隊及時發(fā)現(xiàn),組織營救。
此外,森林火災的起因主要分為兩大類:人為火和自然火
(一)人為火包括以下幾種:
1.生產(chǎn)性火源:農(nóng)、林、牧業(yè)生產(chǎn)用火,林副業(yè)生產(chǎn)用火,工礦運輸生產(chǎn)用火等;
2.非生產(chǎn)性火源:如野外吸煙,做飯,燒紙,取暖等;
3.故意縱火
在人為火源引起的火災中,以開墾燒荒、吸煙等引起的森林火災最多。在我市的森林火災中,由于吸煙、燒荒和上墳燒紙引起的火災占了絕對數(shù)量。
(二)自然火:包括雷電火、自燃等。由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災約占我國森林火災總數(shù)的1%。
同學們,森林防火,人人有責!森林防火,貴在預防!讓我們今后更好地了關于解森林防火的知識,為今后的森林防火做出貢獻吧!
描寫描寫清明的作文篇2
清明節(jié)又要到了,每年的清明節(jié)我的爸爸媽媽都會帶著我去老家掃墓。因為在我的老家很重視清明節(jié)。
清明節(jié)是一個祭奠已逝親人的日子,也是我們必須回老家的日子。我們坐著大巴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欣賞著迎途的景色,開始了回家的旅程。高速公路兩旁被春色彌漫著,嫩綠的麥田成了一望無際的麥海。黃燦燦的油菜花地成了美麗的油菜花海,真是美不勝收!
老家的清明節(jié)可隆重了,我們家的祖墳分布在風景秀麗的清源上,清明時節(jié)滿山遍野都是上山掃墓的人,山上一片熱鬧。大人們準備了許多糕餅點心、水果飲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擔挑著,小孩們有的拿鋤頭、有的拿鏟子隨后跟著,一家人一起上山掃墓。掃墓活動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處祖墳,我們就分頭忙開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會兒就把雜草叢生的墳頭整理得干凈了許多,接著還要把五顏六色的墓錢插在墳頭的新土中,并用毛筆蘸上紅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這一來,日久未修的祖墳頓時面目一新了。
大人們?nèi)〕龉┢窋[在墳前,點燃香燭,還燒了許多紙錢,這些供品是給祖先吃的,紙錢是給祖先用的,表示我們后輩的孝心。最后大家要按從大到小的輩份輪流磕頭祭拜,有的口中還念念有詞呢,瞧,表哥念著:祖先保佑,讓我高考多考五分!多可笑呀。還有更有趣的事呢,爺爺?shù)哪贡罅辛粲幸恍形丛柽^的文字,我呢不假思索拿起筆就描,慌得爸爸一聲驚叫:別動!,原來這行字是留著給奶奶逝世后才能寫上的,我差點闖了禍,趕緊在爺爺墳前磕了四個響頭,大人們樂得呵呵大笑……
掃完了墓,我們都累壞了,下山的腳步一瘸一瘸的,但過得真有意義,清明節(jié)讓我對我們的祖先增添了幾分敬意,也密切了我和表哥表姐的親情。
描寫描寫清明的作文篇3
現(xiàn)在正是清明前夕。每當春雨綿綿之時,我便會不由自主地吟誦起晚唐詩人杜牧這首膾炙人口的《清明》詩。
清明節(jié)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紀念祖先的節(jié)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掃墓。每年的4月5日清明節(jié)前后的一段日子里,人們都會以踏青、掃墓的形式,來懷念故去的親人。也就在這個特殊的時候,我們活著的人會更加珍惜生命。
那么,我們又該怎樣來珍惜生命呢?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珍惜每一天、每一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們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來創(chuàng)造生命的奇跡;我們要好好把握住每一天,來報答父母賜予我們生命的恩情……
記得媽媽曾經(jīng)給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片黃黃的油菜地,一個不太大的小池塘,旁邊有幾座墳墓。有一家人來到墳墓前,跪下。紙錢在燒著,只見得其中有一個人在磕頭,嘴里念叨著:“爸,給您送些錢,在那邊多買些好吃的。在這邊吃了一輩子苦,現(xiàn)在可以享享福了……”這天正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清明節(jié)。親人走了,卻給活著的人們留下了無限的懷念。此時風兒正輕輕地吹著,悄悄地在將那些人的憂傷帶走。
讓我們?nèi)プ鲈撟龅氖拢湎湎r間,只有這樣才對得起父母,對得起家人,對得起自己。
描寫描寫清明的作文篇4
清明節(jié)這一天,人們沒有一個是閑著的,都用各式各樣的方法來祭奠死去的親人們,比如掃墓、燒紙錢、上墳等。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是祭祖和掃墓的好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shù)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jié)掃墓。清明前夕,家家戶戶忙個不停,準備好掃墓用的祭品。我的家鄉(xiāng)也不例外。
“又是一年芳草綠”,伴隨著春姑娘的腳步,清明節(jié)到了。這天,我回到老家,奶奶先讓我穿厚點,因為那里非常冷。之后又帶上紙錢、供樣、香等祭品,坐著爺爺?shù)耐侠瓩C向親人的墳墓開去。一路上,我開心的邊唱歌邊搖頭。伴著我的歌聲,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一看“唉,盼望已久的美麗風景原來就是這個樣子呀,真掃興!”我望了望田野,很是荒涼。但鄉(xiāng)間小路上,三人一伙,五人一群,來的,回的絡繹不絕。點起火堆,燒起香燭,處處彌漫著清明的氣息。我們一起燒紙錢、掃墓、給先人墳上填土,我還把自己親手做的紙花一一插在了祖先的墳墓上,沒過一會兒,我們就已經(jīng)“凱旋歸來”了。
回到家,我懷著好奇心,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查詢了一下有關清明節(jié)的習俗,讓我大開眼界。知道了清明節(jié)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還知道了清明節(jié)的歷史,我國傳統(tǒng)的清明節(jié)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爺爺還告訴我,清明節(ji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日,掃墓、燒紙錢、上墳是我們這些晚輩對先人的尊敬和懷念。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jié),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nóng)諺。清明節(jié)年復一年,寄予了人們對老一輩人的無限哀思和祝福,每逢這個時節(jié),家鄉(xiāng)的人們總是忙里忙外,不僅表達了對先人的懷念,更給予了對新一年的希望。
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我盼望著下一個清明節(jié)的到來……
描寫描寫清明的作文篇5
四月五日,清明節(jié)。我和媽媽、外婆、還有舅舅一家前往郊外給外公掃墓。大家表情凝重,空氣中充斥著些些許許的哀傷,這是我們對逝去外公的懷念。
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朝山上走去,山上林木蔥郁,不時聞到陣陣花兒之香,心中哀愁便也少了幾分了。走了大概十幾分鐘,我們很快便到了外公的墳前。一年時間墳頭竟雜草叢生,地上堆積了厚厚一層落葉。大家齊心協(xié)力清去墓旁雜草,再往墳上添上新土,之后外婆擺上了雞、魚、肉、糯米飯等供品,還有三杯白酒。立香燃起,插滿墳頭,縷縷青煙隨風飄散,帶著濃濃的懷念之情。大家拿著香朝墳前祭拜,嘴里念念有詞。我也不例外,點燃了三根香,向墳前拜了三拜,希望九泉之下的外公保佑我平平安安,健康快樂,將來考上好的大學。同時也希望在另一個世界的外公亦能快樂生活。
紙錢飛舞,燒起紙做的家具、衣服,這也是拜祭必定要做的事情。張張黃色的紙錢燃起,火光沖天,哀愁一掃而空,這也許是對清明節(jié)最好的詮釋吧。人已逝去,重要的是活著的人要好好樂觀面對生活,才是為人之道。紙錢漸漸燒完了,也預示著清明掃墓即將結束。然后鞭炮也噼里啪啦地放了起來,聲音是那么響亮,讓人不禁捂起了耳朵,猶如闊別以往的一曲悠揚的進行曲,迎來了新的生活。
描寫描寫清明的作文篇6
到了清明節(jié),我、妹妹和媽媽到西山公園去掃墓。我掃的可不是親戚朋友的墓,而是革命烈士的墓。
早上,媽媽早早地把我叫醒,我們坐公共汽車到西山公園。一路上,春意盎然。
走進西山公園的大門一看,公園里到處充滿著春天的氣息。接著,我們走進了烈士紀念館。看著滿墻的烈士照片,其中有:辛亥革命先驅寧太一;抗日名將左權;紅軍軍事指揮家蔡申熙;新四軍聯(lián)絡部長朱克靖;與李大釗同赴國難的唯一女杰張挹蘭;留下一封血書感動億萬國人的陳覺和趙云霄……
出館后,我們來到烈士紀念碑前,把紀念碑前的鮮花整理好,把花圈扶正,打掃完垃圾之后,恭恭敬敬地跪下磕了三個響頭,表示敬意。
隨后,我們來到了左權將軍的像前行了個隊禮。左權將軍手里拿著望遠鏡,威嚴中帶著慈祥的目光凝視著前方,他好像看著這么繁華的醴陵,人民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感到特別欣慰,覺得自己的死是值得的,是有意義的。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今天的家國興盛與人民幸福,是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也是先烈們?yōu)橹畩^斗的美好理想。繼承先烈遺志,建設美好家園,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與責任。讓我們攜手今天,面向未來,同心同德去完成先烈們未竟的事業(yè),為建設富強安康的醴陵而努力奮斗!
描寫描寫清明的作文篇7
清明節(jié)的見聞年的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我和爸爸、媽媽一家三口坐火車和汽車來到了爸爸的家鄉(xiāng)——湖南的一個小山村。車快到爸爸的家鄉(xiāng)時,我就從車窗由里往外看,看到了爸爸家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有山,有河,山青水秀,感覺真美,遠處還不停傳來布谷鳥的叫聲,我心里頓時高興極了。車到了,我們一下車,爺爺、奶奶就滿臉笑容,非常熱情和激動地接待我們,奶奶摸著我的頭用當?shù)乜谝粜χf:“八年沒見,羅煜都長這么高了,長這么大了,哈哈!”我當時聽得半懂不懂,但心里美滋滋的,我還是第一次來爸爸的家鄉(xiāng),還是第一次看到從來沒見過面的爺爺、奶奶。聽爸爸說,爺爺、奶奶只在我過1周歲生日的時候才到城里來看過我,那時我根本不懂事,我現(xiàn)在來到這里,感覺這里就是我經(jīng)常夢見的地方——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好地方。
第二天是清明節(jié),全家吃過早飯后,就要準備上山去掃墓了,一個家族的人都到齊了,我看到了許多和我差不多大的堂兄弟和堂姐妹,我高興極了,堂兄弟和堂姐妹們先用當?shù)乜谝艉臀医涣鳎刮衣牭冒攵欢髞硭麄兙陀貌惶珮藴实钠胀ㄔ捄臀医涣髁耍牭剿麄冎v的普通話,我既感到好笑又感到很親切,好笑的是他們講的普通話發(fā)音不準,聽起來挺生硬的,有的像繞口令一樣,有的像外國人講中國話一樣,挺好玩的,親切的是他們都很淳樸和友好,確實像久別重逢的親人一樣。清明節(jié)見聞600字
上山掃墓了,南方清明節(jié)的山上格外漂亮,燦爛的陽光照耀著大地,到處是盛開的映山紅,布谷鳥傳來歡快的叫聲,確實讓人感到了寒冬過后春天的無比溫暖,讓人心曠神怡極了。在掃墓過程中,我在山上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陶瓷作坊,看到了緊張忙碌的制作工人,看到精美的陶瓷,看到了精湛的手工藝術,讓人看了后流連忘返,浮想連翩,想不到在這遠離大城市的山上還有這么精湛的手工藝術,還能制造出這么好的陶瓷來。
我站在山上放眼望去,看到了遠方彎延清澈的河面上橫跨著一坐古色古香的漂亮七拱橋,在七拱橋的一端河岸上還有一所綠樹成蔭的漂亮學校,在直通七拱橋公路的兩邊是一排排整齊漂亮的民宅,一種沁人心脾的感覺頓時涌上心頭,讓人的心情舒暢極了,我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新鮮空氣,山上帶著映山紅花香的清新空氣真讓我陶醉,我似乎看到了爸爸家鄉(xiāng)的明天,感覺爸爸家鄉(xiāng)明天會更美好,我真禁不住想說:“爸爸,你的家鄉(xiāng)真美麗,你的家鄉(xiāng)就是我的家鄉(xiāng),我愛這里的一切!”
描寫描寫清明的作文篇8
四月,小雨霏霏,空氣中還帶著一絲微微的寒意;欲斷魂,芳菲盡的四月呵,讓我們銘記著一個不平凡的節(jié)日——清明。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許多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習俗,它們浸漬著人們的思想,點綴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的文化。清明掃墓,不僅是一種傳統(tǒng)文化,更是中國人最好的心靈寄托。
好似在記憶中,每一個清明都是哀婉和肅穆的。小時候,每當?shù)角迕鳎覀內(nèi)揖蜁屲嚽巴陥@。帶著銀晃晃的紙錢,捧著純潔無暇的雛菊,更懷揣著一份莊嚴。我們爬在泥濘的山路上,天空中細雨飄飄灑灑,山路兩旁青翠的竹林,在微風中沙沙作響,竹影婆娑,仿佛吟誦著一首凄美的哀歌。
終于,來到親人的墳前,地上或許已經(jīng)飄滿了落紅,慢慢把它們打掃干凈;墳頭或許已經(jīng)有了灰塵,輕輕把它們拂拭。老一輩的人會拿出紙錢,把它們點燃,表達對已故親人的思念;父母們則拿出上好的果品,點上蠟燭,祭奠亡靈。我們幾個孩子雖然小,不太懂,但看著這一切,也明白了,心中只覺得無比敬重。我常常會把一朵素雅的雛菊插在墳頭,只覺得平添了幾分生氣。
每年的清明都是如此,因為每個人的生命都不會被忽視。即使生前有多大的痛苦和遺憾,故去后,仍有最親愛的人陪伴在自己身邊,也可安心了。
每個中國人都用清明來詮釋著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人死不能復生,但可以用清明掃墓來寄托對親人的懷念。這樣,不也等于是涅槃了嗎?清明,我感受到了中國人對生命的珍視,對親情、友情、愛情的眷戀和思索,體現(xiàn)著一種人文價值的關懷。
人生苦短,誰都免不了生死,這生死離別的痛苦每個人都品嘗過。清明,就仿佛是人間通往天堂的窗口,每個人都會向窗口里祈禱和祝福天堂里的親人,為他們送去人間的溫暖,讓每個靈魂都能安好。于是,天堂從來都是溫暖的,因為每個靈魂都明白愛他的人們在陪伴著自己。
描寫描寫清明的作文篇9
美不美,故鄉(xiāng)水;親不親,故鄉(xiāng)人。在路上,有最美的風景,在路上,有最親的人。
每年,似乎只有一個時候能夠一家人聚在一起——清明節(jié)。“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前一句話的確是對每年清明節(jié)天氣最好的寫照,但是后一句對我們家來說似乎并沒有那么貼切,一個幾十人口的大家庭,同時來到我們先祖曾經(jīng)居住生活的地方,除去祭拜先人,亦有許多事情可做。
前一天本是天氣晴好,我還在感嘆著今年清明終于不會下雨了,但是上天似乎并不遂人愿,當天晚上就電閃雷鳴,刷刷的雨聲滲過墻壁,透進屋來,直到第二天早上,天氣稍晴后,我們才動身去那始終令我魂牽夢縈的鄉(xiāng)村。在路上,我看見水牛犁著田地,稻草人頭上的塑料袋在風中飛舞,各種各樣的蔬菜靜靜的躺在土地里,靜候著成熟……
在路的盡頭,我看見了那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在路的盡頭,我看見了那一個個即使多年未見也無法忘卻的人……
收拾好祭祀用品后,幾十口人“浩浩蕩蕩”地上山,剛下過雨,路上十分泥濘,泥土松松軟軟的,一不小心就會滑倒,樹頭的雨滴不時滴落下來,流到后頸里,引起陣陣涼意。或許人們現(xiàn)在都覺得去墓地獻上一束花才是最環(huán)保的方式,但是我們家卻始終“固執(zhí)”地堅持這最原始的祭拜方法。幾捆紙錢幾匝香,幾十個人,奉上我們對先祖的懷念以及對他們在另一個世界最美好的祝福。每當看見其他家里只有幾個人掃墓,而我們家里總有幾十個人時,心底總沒有由來的一陣暖意,這才是真正的一家人。
回去時,在路邊看見他們在采摘許多綠中帶白的“雜草”,走近一看,原來是許多地菜花。農(nóng)歷三月三吃地菜花煮雞蛋,似乎是中國的一個傳統(tǒng)習俗呢!長長的一條上連著幾根分枝,上面長著心形的綠葉,最頂端是一簇白色的小花,把它湊到鼻前,它獨有的清香里混雜著些許泥土的芳香。這東西據(jù)說有許多功效,難怪姑姑說,這時候在鄉(xiāng)下,什么都是寶貝。最平凡樸實的鄉(xiāng)村,卻總能帶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
飯后,走在田埂間,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通向那棵幾百年的老樹,很小的`時候去過一次,不知它現(xiàn)在又長成什么樣了?更高了些嗎?更粗了些嗎?一代一代,我們的長輩們都在那樹上長大,那棵樹根一直延伸到很遠的地方,需要幾個人才能將它環(huán)繞的參天古樹,承載了多少人青春的回憶?
在路上,賞景,賞人;在路上,迎著春風,欣賞自然界最美麗最和諧的一筆。
描寫描寫清明的作文篇10
清明節(jié)這天,我們一家人去窯上水庫旁邊的山上給爺爺掃墓。
走在山路上,可以看到因為天氣干旱而枯萎的莊稼,土地裂開大嘴,干硬得像石頭。曾經(jīng)蔥蔥蘢蘢,開滿各種各樣色彩繽紛的野花的山上,現(xiàn)在只剩下雜亂的干草;往日碧波蕩漾的水庫,如今像一個淺淺的水塘。火辣辣的太陽曬得我們睜不開眼睛,而往年的清明卻下著綿綿細雨,還有一絲寒意。到了墓地,我驚訝極了,怎么往年墳墓周圍長得又高又壯的杉樹,今年卻干枯得無精打采了?深深的雜草已沒有了往日的勃勃生機。我們不能像往年一樣點香燒紙祭奠爺爺,因為因為天氣的干旱,樹木都干枯了,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點火,無疑會造成森林火災。
我們鏟除了墳頭上的雜草,把周圍打掃得干干凈凈,還給爺爺獻上了鮮花和果品。
今年因為西南地區(qū)出現(xiàn)近明朝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干旱,所以這次我們掃墓時沒有看到綠瑩瑩的草地,沒能欣賞到五顏六色的野花,也沒有感受到郁郁蔥蔥的森林氧吧。媽媽說,現(xiàn)在全球的氣候變暖不是好事情,其實是大自然對不愛護環(huán)境的人類的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