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寫清明節日作文
一個好的作文需要有足夠的信息和細節,讓讀者能夠了解事情的全貌和背景。怎樣才能寫好寫寫清明節日作文?這里給大家提供寫寫清明節日作文,方便大家學習。
寫寫清明節日作文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清明》中的詩句,我想大家都能猜到今天是個什么特殊的日子了吧,沒錯,今天就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清明節了。
還有一個好消息:今天我就要回老家去掃墓了。這可是我第一次去掃墓,我很興奮,拭目以待,簡直都要等不及了。
到達墓地,我小心翼翼地移動著腳步,身旁的野草叢生,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啊!這些野草不僅長得十分茂盛,還十分鋒利,你瞧,姐姐一不小心,手指就被割出了一道口子,鮮紅的血滴從姐姐的指尖滑落。周圍鴉雀無聲,風冷冷地吹著,我霎時心涼了半截。
來到祖父墓前,好奇怪啊,跟我之前想的一點都不同。我想象中的是一個圓形堡壘,周圍布滿了美麗的菊花。稍差一點的也是古裝劇里的那些錐形的小山坡。可沒想到,卻是一個長方形。爸爸拿起鐮刀麻利地將周圍的野草全部清除,我們把手中的鮮花擺放好。此時,陰沉的天空飄起了蒙蒙細雨,如同我們的哀思在空氣中彌漫。
我常聽家人說:祖父生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村支書,喜歡為大家著想,做了許多好事。祖父十分能干,為大家修建了一條公路,是我們村的第一條公路,讓大家的生活方便了很多。后來,祖父就永遠地離開了我們站在祖父的墓前,我感到了深深的自豪,也十分思念祖父。
媽媽告訴我,清明掃墓是為了讓我們緬懷先祖,善待逝者,永存一顆尊敬和感恩之心,并告慰祖先我們會更幸福地生活著。是啊,我們都趕上好日子了。放眼望去,滿山的樹木抽出了嶄新的嫩芽,遠處的油菜花遍野金黃,鳥兒們的歡歌在山谷里快樂地回蕩。
寫寫清明節日作文篇2
清明節,是感悟生命的節日。
每年清明節,舊墳松柏繞,新墳花圈搖。當我們送走一位位親人,頓感生命的短暫。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桃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人們也如同草芥一般,生生不息:長輩陸陸續續作古,路畔添新墳。嬰兒先先后后出生,后浪推前浪。我們常在懷念死者,追憶先輩們的善良、誠實、勤勞等美德,也為那些因病、車禍等意外早早凋謝的生命唏噓不已。我們對死亡恐懼不已,我至今記得為外婆掃墓時,下到幽深的墓穴,我感到陰森、害怕。想到若干年后,那也是自己的歸宿,就感覺毛骨悚然。人睡著了,還可以叫醒,還有個盡頭。然而睡到冰冷的地下,就永遠不會醒,十年,一百年,千年、萬年、億年,十億、萬億……永無盡頭。正如我聽到的一段悼詞:肌肉將化作土壤,血液將化作河流,頭發將化為青草,眼睛將化作星星。其實,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終將化作枯骨。死,是世間唯一公平的,不分高低貴賤。歷代帝王妄想長生不老,但自古到今無一人實現。我們惴惴不安的看著父母老去束手無策,只能傾其所有為老人買最好的衣服、美食,陪父母旅游、聊天,盡力行孝,避免“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看著自己鏡子里黑發里竟然夾雜那么多白頭發,不惑之年的我們會驚嘆歲月無情。人生在世,七八十年,在人類幾千年歷史長河里做多算浪花一朵,在茫茫宇宙中頂多算微塵一粒。
人的一生該怎樣過?我不斷追問自己。
奧斯特洛夫斯基那段名言太高大上,作為普通人,我總覺得自己達不到那個境界。愛崗敬業,報效祖國;孝敬父母,盡子職責;關愛子女,為國育人。這些,是我們每個人都正在努力做的。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我們每個人該為自己,為家庭,為社會,為國家,留下什么呢?我忽然想起了一次作協組織的活動上,副主席魏曉婷說,歷代帝王包括平民百姓都想永生,但都沒有實現。這個困擾全世界人的難題被作家輕而易舉解決了——留下傳世佳作的文學家們,如曹雪芹、施耐庵、羅貫中、吳承恩、雨果、巴爾扎克……他們雖然肉體消亡了,但這些經典之作,使世世代代的人們永遠記住了他們的名字,他們的精神得到了永生!
這些話,猶如春雷,再次在清明節的前夜在我耳畔回響。猶如明燈,再次在我心里燃亮。深夜,當我在鍵盤上敲下這篇文章時,我在祭祖思親中,懂得了人該怎樣活,路該怎樣走!
寫寫清明節日作文篇3
每到清明節時,我總會想起一些人,他們生如夏花之絢爛,死于秋葉之靜美。
思李白
他不受朝廷重用,寫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之成為后人絕唱。他每每舉杯消愁,千金換酒,只求化去心中的不甘“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他的豪情壯志令世人贊嘆。月是他思鄉的牽掛,“床前明月光”依舊是他思鄉的寫照,月是他吐露心聲的知心人,“舉杯問明月,對影成三人”,他對友人的情思重如泰山,“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每每離別時總會吟詩送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他的詩名垂千古,他被后人喻為詩仙,他的豪情清高,使他萬古留名,他看清朝廷上的貪婪腐敗,有著淡泊的追求,他看盡祖國的千山萬水,寫下了絕代的“芳華”。
思王勃
他在滕王閣中寫下了不朽的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他明知那本是孟學士施展才華的地方,但他不仍吟出那篇精彩絕倫的文章使之流傳千古。但他最后溺水而亡,后人為之悲傷,他在那二十七個春秋譜寫下了不朽的華章,他對友情的贊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他心中的離別思緒含著淡淡的悲涼“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他對祖國的山水有著不同的贊美“桂林幽靜積,山亭涼夜水”。他身為初唐四杰之首,年紀輕輕,有著驚人的才華,他的詩詞名垂青史,后人無不所驚嘆,他的才氣豪情盡情揮灑,留下了一首首絕代的詩詞。
思昭君
她被漢成帝賜給匈奴人已示和平,她的一生坎坷而又曲折,她從不抱怨,只為將匈奴與漢朝和平共處。她的苦、她的痛又有誰能理解,她宛若一只古蝶在蔚藍的天空中遨游,但又一路凋零,她用美麗的姿態穿過大漠,放棄自由,踏上了和親之路。她心中的苦澀在時光中慢慢褪去,她那顆心早已冰冷,她的和親使漢匈和平共處,但她已成一只斷翅的蝴蝶,行走在大漠之中……
看著窗外的雨點,我的思緒又飛向了遠方——
寫寫清明節日作文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又是一年的清明節,人們個個都帶著悲傷的心情迎接這個沉重的'節日。
清明節,最重要的就是掃墓。掃墓,是活人與陰間逝去的故人鬼魂的一次對話,所以掃墓的時候,要有沉重的心情。我們先擺上一張和幾把椅子,然后在上面擺上幾個艾餃、艾團、和幾個小菜。然后就插上香,然后就開始朝著香上拜一拜,也可以說一些祈求的話。等一切工作完后,就可以開始放鞭炮,這是一種在民俗傳統當中驅走鬼和不好的東西的一種做法。在放鞭炮時,我們要躲的遠遠的,不然會被鞭炮傷到。最后,我們就要懷著悲傷的心情下山了。
清明節的主食是艾餃和艾團,這個面皮是用綠綠的艾草和面團和在一起,也就變成了綠色了。然后就開始制作艾餃和艾團了。艾團是甜甜的芝麻餡的,則艾餃就是咸菜餡的了。雖然艾餃和艾團的制作相似,但是成形時艾團是橢圓的,而艾餃是半圓的。做好以后,在蒸籠里面一蒸,就可以吃了。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清明節的習俗,有獨特的特點,雖然這是一個沉重的節日,但也是令我們喜愛,也讓我們知道了,清明節要祭拜祖先。
寫寫清明節日作文篇5
清明放假,我和家人一起到郊外踏青,野外到處都顯現出欣欣向榮、生機勃勃春的景象。紅燦燦的太陽,湛藍的天空,嫩綠的小草,綠油油的麥苗,粉色的桃花,隨風擺動的柳梢,特別是一朵朵,一簇簇,一片片黃綠相間的油菜花,在春風里昂首怒放,盈盈招手,展示著迷人的風姿,花叢間飛舞著七彩斑斕的蜜蜂和蝴蝶,沁人心脾清新的油菜花香撒滿空氣,讓人心曠神怡,春天的顏色真是五彩繽紛,就像一幅油彩畫。
在郊外踏青的時候,我也看到與大自然極不和諧的一幕,到處都能看見“白色殺手”---塑料袋,它們在春風里像蝴蝶一樣在空中“翩翩起舞”,有的掛在樹梢上,有的躺在綠瑩瑩的麥苗上,有的掛在電線上,有的飄落到了河面上,對環境和視覺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晚上,我在家里上網了解塑料袋的危害,它埋在土里200年才能融化,而且造成土地污染,導致農業減產,寸草不生;還經常被小動物誤食,造成動物大量死亡。如果燒掉會產生大量的有毒煙霧,污染大氣,并且促使酸雨形成。它在溫度達到65℃時,毒害物質就會滲入到食品中,對人的肝臟、腎臟等人體重要部位會造成危害。
為了我們身體的健康,為了保護美好的環境,讓我們每個人都自覺減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如果人人都愛環保,拒絕塑料袋污染,明天的環境一定會更加翠綠美麗!
寫寫清明節日作文篇6
清明節,是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4月5日,在交投公司團委的組織下,一群年輕的職工在稍許變得沉重的空氣中不知不覺地來到了鳳凰山腳的烈士陵園墓前,祭奠長眠在這里的先烈的英靈。
紙做的花圈,倚靠在墓前輕聲地哭泣著,頓時,我仿佛感受到了烈士們那如花般燦爛的生命都撒在了神州大地這片熱土之上的陣痛。我想,鋪往烈士墓前的這些石階應該是有感情的吧,他們沉默著,顯得那么哀傷。
這片林園,是烈士們拋灑熱血后的棲息之地,陽光沉重地穿透那些密布的樹木,讓一條條寧靜的小路充滿光亮。可能是我們來得太早,沒有看到前來燒紙錢的人們,但這并不代表沒有人來祭奠,因為沒有語言,并不代表沒有思念。
那片灰色的硝煙,讓烈士們什么也來不及留下,就匆匆地迎向炮火橫飛的戰場。現在已經是一個和平的年代,這么多年都沒有戰爭了,這些刺耳的金戈之聲,是否,還常在他們耳旁回蕩?
是他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毅然挺身而出;是他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是他們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前赴后繼,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又是他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一次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面對他們,我們怎么能不肅然起敬?
戰爭年代造就了他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為祖國奉獻的機會。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祖國增光添彩!
寫寫清明節日作文篇7
每年清明節前后,我們都會回老家祭祖和掃墓。
外公的父親也就是我的曾祖父葬在一個四面環山的地方,從家里出發開車要兩個多小時,媽媽說在她小的時候路還沒有修好,坐車到了場鎮上還要走很遠的路。
到了掃墓的地方,我們先把祭品一一擺好,有水果、豬肉和糖。外公左看看右瞧瞧,把墓碑周圍的雜草都拔掉,然后點上一對香燭插在米碗里,媽媽點上幾支香,給我拿了三支,弟弟拿上三支,我們對著墓碑鞠躬,然后跪在草墊子上磕三個頭,爸爸媽媽怎么做我和弟弟就怎么做。最后在熊熊燃燒的赤火中放入紙錢和很多用紙扎的東西,有金元寶、衣服、紙牌,做得像真的一樣!外公一邊燒紙錢一邊說著:“爸,你在天之靈要保佑你的子子孫孫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我也在心里默念著:“祖祖,請您保佑爸爸媽媽身體健康,保佑我和弟弟天天快樂!”
祭拜完了,我偷偷問媽媽,曾祖父是怎么去世的,媽媽說她也不記得了,因為在媽媽還沒有出生的時候曾祖父就沒有了。媽媽還給我講了把她帶大的對她很好的外曾祖母,我也沒有見過。
在老家親戚家里吃完午飯,我們一起去了田里摘菜,那些是去年外公種下的,今天我們要把它們都帶回家。摘完了菜,我和弟弟拿著種子往地里撒,然后澆水。明年我們再來的時候它們又都成熟了!
后來,我們又去了半山腰上摘水果。果園很大,有蘋果樹、梨子樹、橘子樹、橙子樹,有些只有枝葉沒有果實,結了果實的我和弟弟又夠不著,在樹下著急地轉圈。后來是外婆他們拿著一根長長的竹竿把果子打下來的,我和弟弟牽起衣服可勁兒地往里裝。回家的時候我們的車子里裝滿了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坐在車上睡著了做夢都是香甜的。
我期待著明年的清明節,回來祭拜先祖,轉山轉水,享受難得的田園時光!
寫寫清明節日作文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晚唐詩人杜牧這首膾炙人口的《清明》,訴說著思念與哀傷。清明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掃墓和祭奠、追思已故親人的日子。
清明節前后流傳著很多傳統的風俗活動。如寒食賜火、清明掃墓、踏青郊游、放風箏、蕩秋千、斗雞、拔河等,這些風俗隨著歲月交替和社會變遷,有些已經逐漸被遺忘,連一絲記憶都不復存在,有些仍遺留至今并賦予了新的內涵。
在舊時的青島,清明節也被看作是一個大時節。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每家都要斷火,吃冷食。冬至后_天謂之寒食,從前的這一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煙節。人們在清明前兩天就開時斷火,即天不亮就把飯做好,直到落日后再燒火,以示對親人的懷念,由于人們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逐漸將寒食與清明合二為一。
在清明節掃墓的風俗比較盛行,掃墓俗稱上墳。這一天要去祖墳上填土整墳,掃除沙塵雜草,上香、燒紙,舉行祭禮。有的人家要利用這一機會修整墳墓,大多數是象征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別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后人,所以說,無論家里多窮,清明節都是要去上墳的。人們祭祀完畢,都要進行野餐,將上供的食品吃掉,也就是吃福根,以向先人表示節儉之意。
許多人家都要吃大蔥和蛋餅,寓意聰明伶俐,這個風俗一直延續至今。有的人家還要捏面花,稱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雞和雞蛋。寓意小燕子來了,真正的春天到來了。清明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雞蛋和小雞,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學生要帶雞蛋給老師以表敬仰。另外,清明節時將印有蝎子圖案的紙貼在家里,家中不招蝎子、蜈蚣,尤其是在農村特別盛行。
清明前后,種瓜點豆,這是一句流傳廣泛的民間諺語。清末民初,農村一帶開始合理安排農時,清明節這天,好多農家給牲口吃高粱米飯,俗語:打一千,罵一萬,不忘清明節一頓高粱米飯。吃高糧米粥、麥子粥、玉米粥,表示日子步步高,這一天用粥要讓牛、驢等飽餐一頓,以犒賞它們一年的辛勞。
寫寫清明節日作文篇9
又是一年清明節,回想歷史,頓生感慨。
又是一年清明節,仰望著歷史的天空,我看到:天上出現了一道彩虹……
伏清白以死直兮
站在汩羅江邊,回想著楚王冷峻的眼神,回想著奸臣得意的壞笑,他懷著對國家的熱愛,對人民的深情。變法改革,因讒言見疏;勸諫懷王,被流放漢北,力勸懷王,被放逐江南。
又想起楚襄王與貴族們的狼狽,在陽城的茍且偷生。他寫下《離騷》,極度苦悶、絕望。
不顧百姓們的勸阻,人們的挽留,他抱起大石,跳入滾滾的汩羅江水……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他用一死,表達了他的愛國,他的大義。只愿警醒國人,卻驚醒了世人。
他,就是屈原。
鐵馬冰河入夢來
懷著“了卻君王天下事“的豪情,抱著”贏得生前身后名人的壯志,他年方二十便走上收復河山之路,出生入死,血戰沙場,他集文韜武略于一身,卻把希望寄托于江南一隅的小朝廷——南宋。
他本可打出一片天地,但還是念朝廷、念百姓,想要得國興邦。
“夜闌臥聽風吹雨。”被奪去兵權的他,只能夠在破落的屋中,風雨大作。“鐵馬冰河入夢來。”即使在睡夢中,他仍不忘收復山河的理想。
可惜夙愿未能達成,臨終時候,仍不忘得罪的夢想。“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無望告乃翁”成了他的絕唱。
他,是陸游。
一切都在漫長的歲月中褪色,他們不變的愛國之情,千古佳句,不朽詩篇,卻像彩虹一樣,在后人心中亮麗。
寫寫清明節日作文篇10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之時,我國人民又迎來了一個傳統節日清明節。
每年的4月4日,是我國人民緬懷先人,烈士的節日。為紀念這一個有著深遠意義的日子,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在學習上讓我們戰勝困難;在賽場上讓我們贏得榮譽;在集體生活中讓我們更加團結。我們胸前佩帶著鮮艷的紅領巾,懷著悲痛而沉重的心情來到陳贊賢烈士紀念亭。陳贊賢烈士作為中共贛南黨組織的創建人之一、中國共產黨早期工人運動領袖,他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他的事跡將流芳千古!烈士紀念亭是那么莊嚴、肅靜,迎亭兩側的松柏是那么挺拔、青翠。
我們班排著隊來到烈士紀念亭,我們開始了主題隊會:首先由班主任講話,然后由班干部代表發言,大隊輔導員深情地講述了陳贊賢烈士的英勇悲壯事跡,還教育我們怎么怎樣做一個誠實的人,勇敢的人。是啊,在那黑暗的舊社會里,先烈們冒著生與死的考驗,不顧個人安危,用他們的鮮血與生命換來了祖國欣欣向榮的今天,他們為國捐軀的崇高精神可歌可泣,將永遠銘記在我的心里。
最后為陳贊賢烈士默哀。在那三分鐘里面,我想了許許多多:我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們為我們創造出來的,是他們拋頭顱、撒熱血換來的。于是,我暗自下定決心:要珍惜這金色的童年,要繼承先烈遺志,為了實現我們光榮的使命,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我必須努力學習,學好建設祖國的本領,為建設祖國的明天貢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