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女孩照顧患病弟弟 課余打工掙生活費
和有的孩子拒絕父母要二胎不同,時年16歲的徐欣在得知媽媽意外懷孕后,第一個站出來支持媽媽把孩子生下來。然而這是一個患有唐氏綜合征+腦癱的弟弟,在確診后因為是否治療的問題上父母產生了分歧,一個半月后離婚。徐欣堅持和媽媽站在一起,她說:這是我的弟弟,我要幫媽媽照顧他。
16歲女孩照顧患病弟弟 課余打工掙生活費
和很多同齡人不同,徐欣一直想要個弟弟妹妹,那時候的她覺得有弟弟妹妹是個伴兒。所以當媽媽近40歲意外懷孕時,在留與不留的問題上,徐欣第一個站出來要求媽媽把孩子生下來。
那時候徐欣16歲,她選擇讀幼師,計劃著等自己畢業后去了幼兒園工作,正好可以把弟弟或妹妹帶在身邊玩。
和很多二胎產婦一樣,媽媽陳麗萍懷孕過程中并沒有重視定期做各項檢查,直到懷孕7個月時發現胎兒異常,后來做了無創DNA進行進一步檢查。然而,尚沒等待結果出爐,2015年11月孩子在發育到8個月時早產,徐欣有了一個可愛的弟弟。
弟弟腦癱 姐姐堅持和媽媽一起照顧
一家四口幸福的時光只持續了半年,在弟弟6個月大時,他們發現弟弟不但不能“三翻六坐”,而且頭和手以及腿都往后佝,整個身體呈一個“C”形,在多地檢查后,最終確診弟弟患有唐氏綜合征和腦癱。
這簡直就是一個晴天霹靂,接下來,家庭中充滿了指責和爭吵,而且在是否給弟弟做康復治療的問題上,父母之間產生了分歧,一個半月后父母為此離了婚。
直到辦完離婚手續,徐欣才知道這件事兒,她堅持和選擇給弟弟做康復治療的媽媽站在一起。彼時的她并不知道這意味著什么,更沒有去想接下來的生活會發生多大的變化。她說自己只有一個想法:這是我弟弟,我得幫媽媽一起照顧他。
課余打工掙生活費 不給媽媽再添負擔
陳麗萍發現,自從兒子確診后,女兒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時女兒17歲,和很多同齡孩子一樣,正值叛逆的年紀,大人說東她偏要向西。可是徐欣如同換了一個人:不等指示主動去干家務;節假日放學回家安心留在家里幫媽媽照顧弟弟;再也不臭美買新衣服;更不會跑出去吃喝玩樂,在醫院陪護一連幾天合衣睡在椅子上也不抱怨……
去年暑假開始,剛滿18歲的徐欣利用假期和周末開始打工掙錢:在街頭發廣告彩頁,在商場做促銷員。她努力賺錢,盡量自己解決生活費。她說,媽媽給弟弟治病已經非常艱難,自己不能再給媽媽添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