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更要學! 戲水游泳自救3法
戲水游泳是解除夏日悶熱的清涼娛樂和運動,常常假日一來臨,便攜家帶眷一起到泳池、海邊或溪邊玩樂。不過,大人、小孩在任何水中玩水或是游泳,都應以安全至上為最高原則,以免一不小心身陷溺水的危機。
曾有一篇文章提到,孩子溺水很多時候是沒有掙扎的,而是站在水里安靜的死去,即使大人就在身邊卻也渾然不知溺水憾事已發生。溺水的黃金救援時間只有短暫六分鐘,所以必須讓孩子學會水中求生。
教孩子如何在水中自救是爸媽們一項重要的課題,以下是專業教練親自帶領孩子示范的水中自救三法。
一、水母漂
「水母漂」是一種適用于泳池或一般海域的自救方式,而水母漂的優點是不會讓皮膚曬傷,并能保留足夠體力等待救援。
水母漂用在開放水域的時候務必要多加謹慎小心,因為不清楚詳細的水域狀況,例如在海邊會有海浪的影響,此時若使用水母漂自救,很可能會嗆到水,反而有危險。
另外如果平常習慣戴泳鏡入水才敢張開眼睛的話,就無法進行水母漂,因為一直閉著眼睛做水母漂是沒辦法自救的。
二、仰漂
「仰漂」原則上是利用身體中的空氣讓自己在水中浮起來,一般大人和小孩都適用仰漂的自救方式。
維持仰漂的好處是可以一直維持呼吸,倘若體力不支的時候,也不至于馬上嗆到水,轉過來后臉朝上,眼睛眨一眨,你就能看到天花板或天空,也不會緊張害怕,開始就能用余光觀看左右,尋找可倚靠的岸邊或漂浮物。
一般在游泳教學上,會優先讓小朋友學會仰漂,一旦學會之后,即使不小心掉進水深的地方,能馬上轉成仰漂,確保孩子不會溺水;就連會游泳的孩子,都不見得能持續停留在水面上,而仰漂可以增加救援時間,是一個最輕松的自救方式。
小朋友一定要學會完的自救流程
不小心跌落水中,先讓自己浮起來,轉仰漂后慢慢踢水游靠岸,再翻過來打水,扶住岸邊或抓住目標物。
三、踩水
踩水自救比較耗費體力,原則上孩子若學習程度尚未成熟,就不會教他踩水自救。
「踩水」自救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是蛙式踩水,也就是讓頭保持在水面上游蛙式;第二種立著用剪式踩水,就像打水散步一樣,讓自己的頭維持在水面上;第三種攪蛋式,腳會不同方向旋轉,造成渦流讓自己上浮,是一種比較專業的方法。
蛙式踩水
剪式踩水
攪蛋式
不會游泳的人也能學會這三種水中自救方式嗎?專業教練為大家解答:其實仰漂和水母漂是不會游泳的人也學得會的,只要能在水中閉氣,就能做到這兩種自救的動作,但于水母漂的方式是臉必須朝下,較小的孩子會容易感到害怕和緊張,建議采用仰漂的方式比較適合。第三種踩水還是要有一定的游泳基礎的人才學的會。
帶孩子戲水游泳前一定要讓孩子知道怎么自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