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坐月子 骨科醫師告訴你坐月子為什么這么重要
對于「坐月子」,中、西方持有不同的見解,西方多半認為那是沒有必要的,頂多也只會說「只要稍加休息」就好;但在國內月子期間的進補和休養則格外注重,認為那會影響女人的一生。
記得當時凱特王妃誕下夏綠蒂小公主時,僅休息了九個半小時,就和威廉王子一同公開露面,從這里,我們就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習俗的不同。那么,到底要不要坐月子呢?針對這點,骨科醫師則從骨科的角度指出:「從『不要過度操勞』這一點來說,坐月子會是有必要的。」
最近便有一名42歲的陳女士,雖然自然生產過3個小孩,但還是常常腰酸背痛、臀部連接大腿處酸痛,尤其當天氣轉換的時候更是明顯,經檢查發現,患者是因為骨盆腔后側薦髂關節慢性發炎造成,除了藥物治療,緩解疼痛的不適外,醫師也建議患者平時不要太勞累多休息外,最好可以穿戴護腰的來輔助支撐力。
骨科醫師表示,他時常會遇到許多女性因為莫名的腰背痛來求診,這主要是和女性在懷孕時期分泌的一種會讓關節周圍韌帶松弛的荷爾蒙「弛緩素(relaxin)」有關。
骨盆腔,其實是沒有什么彈性空間的,但是女性在懷孕生產時會產生的「弛緩素」(relaxin),能幫助女性骨盆腔松弛,以便應對胎兒的逐漸長大,并為將來分娩時胎兒能夠順暢地通過原來堅實固定的骨盆腔,形成順產。
但是因為弛緩素也會造成全身關節、韌帶、結締組織的松弛,而這些松弛的狀況,便會需要「時間」來讓其恢復成原來的狀況,這通常會需要4至6周的時間,否則便會因為關節出力而容易造成其他部位的關節扭傷,這便是為什么從骨科的角度來說,會覺得坐月子是有必要的了。
另外,若是因為產后太過操勞,傷到關節,致使產生容易酸痛的毛病,這樣的狀況,并不會因為再生一胎、重新坐月子而有所改善,因為受傷后的疤痕組織是沒有彈性的,所以目前出現的癥狀只能緩解與改善,但無法根治,還是有可能復發,所以也提醒產后的婦女們:
1. 產后在經過醫生確認后,可以適度地進行骨盆運動。
藉由有意識的收縮骨盆底肌肉,來練習收縮尿道、陰道、肛門周邊的肌肉群,提高肌肉的強度與張力,有效預防骨盆松弛。
2. 多休息。
避免操持過多的家務、不提重物。產后身體的好好休養,可以預防往后容易出現全身關節疼痛的癥狀。
坐月子這個習俗,乍看之下十分迷信,但若仔細看來,它其實也有著許多好處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