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學健康食堂半數屏蔽魚丸炸雞等再加工制品
&bsp; 學校食堂的食品不僅要安全衛生,還要健康營養,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的健康和安全,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與發展。近日,據悉北京中小學健康食堂過半屏蔽魚丸、炸雞等再加工制品,從源頭確保廣大師生的健康和安全。希望各地中小學也是要引起重視哦!
本報訊(記者 張小妹)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目前本市已有59所中小學食堂加入&ld;健康食堂&rd;之列,其中有半數食堂主動屏蔽了&ld;魚丸&rd;、&ld;炸雞排&rd;等再加工制品。市疾控中心表示,于這類加工制品中的含肉、含鹽和含添加劑量無法量化控制,不建議學校食堂制售。
&ld;健康食堂&rd;是市疾控中心圍繞《北京市中小學校健康食堂標準(試行)》對本市中小學校開展的一項活動。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今年市疾控對全市16個區873所中小學校食堂及供餐情況進行摸底調查,發現創建&ld;健康食堂&rd;的中小學普遍開始重視學生營養配餐。健康食堂每餐平均供應蔬菜8種(深色蔬菜占4種),而未創建的為5種(深色蔬菜占2種);818%的創建學校學生剩飯菜情況明顯減少。此外,健康食堂每餐平均食鹽使用量從368克降至292克,平均食用油使用量從1332克降至1019克。
但仍有50%的健康食堂存在使用&ld;魚丸&rd;、&ld;雞排&rd;等再加工制品現象,227%的學校食堂每周提供2次及以上的油炸食品。市疾控中心表示,于這類加工制品中的含肉、含鹽和含添加劑量無法量化控制,不建議學校食堂制售。
在昨日的疫情通報會上,市疾控對中小學的諾如病毒的最新進展也作了通報。自2016年11月以來,全市共報告急性胃腸炎聚集性疫情31起,其中28起諾如病毒引起。所有疫情來源中,16起在幼兒園、10起在小學、1起在中學、1起在醫院。與去年同期相比疫情起數略有增加。未來一段時間,聚集性疫情仍將持續出現。市疾控中心提示,小學校及托幼機構為諾如病毒感染的高發場所,因此除對課桌、樓梯扶手、門把手等易污染部位進行每日消毒外,要重視公廁、公用通道和教室等校園內環境的消毒;一旦發現兒童、學生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關聯性癥狀,應指導其就診,并嚴格執行停課居家隔離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