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住月子會所期間患鵝口瘡 家長:會所護理不當
&bsp; 現今,不少家庭為了給予產婦及新生兒最好的照顧,紛紛選擇讓產婦產后住月子會所調身體,雖然花費不小,但是家長們大多都認為是值得的。此前,西安一市民花18萬元住月子會所,結果新生兒卻患上鵝口瘡,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兒呢?
為了讓剛出生的孩子在月子里得到最好的照顧,市民李先生花費18000元讓妻女兩人住進了位于錦業路的一家母嬰會所,可是入住第14天時,孩子的口腔就出了問題,而且滿月時,病情沒有好轉反而加重了,家長這才知道工作人員當初給孩子使用的是抗生素類的處方藥。
今年8月12日凌晨,李先生家迎來了一個健康的女寶寶。8月14日中午,產婦和寶寶住進了提前預約好的位于錦業路的幸福灣母嬰會所。入住14天后,李先生的妻子發現孩子每次吃奶都會哭鬧而且吐奶,掰開孩子的嘴巴一看,舌頭上有一層厚厚的白色舌苔,詢問工作人員后被告知是奶瓣,工作人員寬慰家屬說,這種情況對嬰兒來說很正常。直到4天后,會所內另外一位工作人員查房時,用棉簽在孩子嘴里擦了一下,告知李先生孩子患上了鵝口瘡,事后,工作人員讓李先生去藥店購買了一盒名為制霉菌素的藥膏,工作人員輪班為孩子涂抹。
在母嬰會所住滿26天后,李先生帶著妻子和孩子前往醫院為孩子做滿月兒保時,醫生發現孩子口腔內的鵝口瘡已經擴散到上唇、下唇和兩頰部。
為了查清病因,排除了母親霉菌感染傳染給孩子的致病因素后,醫生告知李先生,月子護過程中入口東西不潔也有可能致病,另外,制霉菌素這種藥屬于抗生素類的處方藥,嬰兒的用藥比例要嚴格按照醫囑執行,否則會對孩子身體產生一些不良影響。
醫院確診后,李先生按照醫囑配合治療,于孩子年紀小抵抗力較弱,直到現在鵝口瘡仍在反復,時常還會出現煩躁、哭鬧、吐奶的癥狀。
花了那么多錢住進月子會所,工作人員工作卻不精心,入住期間甚至發生了錯拿別人家奶瓶給孩子倒水的情況。這次孩子生病,李先生一家懷疑是這家月子會所照顧不周,工作不負責所致。同時,孩子的奶瓶在會所集中消毒的衛生條件不達標也可能是病因。讓李先生氣憤的是,母嬰會所并非醫療結構,卻能給患病的孩子隨意開藥并使用。&ld;母嬰會所應對孩子生病事件負責,并承認他們的護行為失誤。&rd;李先生說。
近日,對于李先生一家提出的質疑,幸福灣母嬰會所的一位張姓負責人做出了回應。
這位負責人稱,母嬰會所提供的是母嬰的養護護,不是醫療護,也就是說,只負責照料產婦和新生兒的生活,對其健康狀況,只有及時監控匯報的義務,并不負責診斷治療。工作人員給生病孩子涂抹藥膏也只是幫助家長完成一些較難的護工作,并非是對孩子的病情進行診斷和治療,孩子生病,家長應該前往醫院檢查確診治療,這些內容在雙方簽訂的服務合同中都有說明。
至于家屬質疑的照顧不周,奶瓶消毒衛生條件不達標,張姓負責人稱,會所對于母嬰的護全都按流程操作,符合規定。并且嬰兒致病原因很多,不能單方面地認為是母嬰會所的責任,家屬也沒有提供權威機構出具的證明是母嬰會所有責的材料。如果李先生一家有什么訴求,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近幾年來,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以&ld;月子會所&rd;為代表的嬰幼兒護機構發展迅速, 而與此相關的服務合同糾紛、人身損害糾紛開始顯現。記者日前走訪了西安幾家知名月子會所,發現坐月子價格不菲,少則一兩萬,多則五六萬,而且生意十分火爆,但在火熱景象之下,月子中心也因缺乏行業監管和規范標準遭到多方質疑,甚至一些&ld;作坊式&rd;的機構也混跡其中。
市場:價格不菲 需求火爆
&ld;家里有個正在上幼兒園的孩子,平時老人帶,可是馬上老二就要出生了,如果在家坐月子,家里人肯定無暇分身去照顧產婦和月子娃,如果請月嫂的話,家里地方又有限,確實是個頭疼事。&rd;即將生產的李女士說,和家里人一商量,決定等老二生下來,她就帶著孩子住到月子中心,一打聽才發現價格不低,一般的就得2萬元左右,高端些的五六萬,甚至上10萬元的也有,考慮到自家的經濟條件,她決定在東郊一家會所訂了個15000元的初級月子套餐。
&ld;今年是猴年,很多人都想要個猴寶寶,加上生二胎的家庭逐漸增多,來預訂月子套餐的比羊年的多出三四成。&rd;一家母嬰會所的前臺接待人員說,去年每個月會所里都有空房間,今年幾乎月月爆滿。
記者了解到,大部分月子會所都打著為產婦和新生兒提供專業、科學的母嬰護服務旗號,并稱工作人員都曾是大醫院的醫護人員或是擁有月嫂證的專業服務人員。記者走訪后發現,很多月子中心是在酒店、公寓租用一層或是幾層,重新分割裝修后就開始開門招攬生意,工作人員也并非專業技術人員,有的是剛從衛校畢業的學生,并未取得護士資格的年輕女孩,有的甚至只有一張健康證就在會所內從事服務工作。
西安家庭服務業協會會長王軍說,目前,西安市內比較有規模的月子會所已經達到五六十家,但僅有3家加入到家政服務業協會,剩下的都游離在外,他們的服務質量不受監管。一般入住月子會所,雙方只是簽訂簡單合同,服務合同中雖然約定了高額護費用,但大多對具體服務事項、收費項目、收費標準等語焉不詳。于個行業缺乏行業標準,服務質量爭議大,在月子會所內發生的事故近年來也是屢見不鮮。
王軍說,母嬰服務是近些年迅速發展起來的一個產業,目前還沒有一個行業標準。目前天津、南京率先制定了規范月子中心的地方標準,今年年初西安市也開始籌備成立西安母嬰行業協會,但沒有制定出一個詳細的行業規范。
據了解,月子會所不僅涉及住宿,還包括餐飲、護等多方面,開賓館要衛生許可證、開飯店要食品經營許可證、開醫療機構更要得到衛生部門的批準許可,而開月子會所只需要辦工商營業執照即可營業,加之工作人員的專業資質審核、人員配比全會所自行聘用、調配,一些所謂的專業兒保醫生也都并非專職,而是走穴形式。月子會所涉及保健行為,關乎母嬰健康,監管需要衛生部門的參與。于月子會所,甚至母嬰保健,都沒有列入國家統一管的收費項目,因此這一行業的物價管目前依靠市場調節,自己定價后,也不需要在物價部門備案。以上種種問題,僅僅依靠自律并不能確保母嬰護行業健康長久發展,亟須有關部門牽頭制定統一標準,進行統一管。
王軍建議,消費者在選擇月子會所前應先檢查對方是否擁有營業資格;家人可以預先參加體驗活動,充分了解月子會所免責條款;簽訂合同前最好能夠實地考察,與會所推薦的護人員溝通,了解基本情況。一旦權利受到侵犯,消費者應通過法律途徑保護自己。
陜西浩公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浩公說,高價入住母嬰會所,孩子生了病,考慮到產婦身體原因以及孩子治療的問題,家長和月子中心最好能協商解決,如果協商過程中,對雙方責任劃分不明晰,存在較大爭議,雙方都可以尋求法律途徑解決。
王浩公表示,客戶與月子中心之間是合同關系。在合同期內,月子中心有權利和義務來照顧孩子。孩子生病是否與月子中心的照料不周或其他問題所致,作為當事的月子中心應該配合提供證據,具體責任,應相關部門做出權威的認定后確定。
本組稿件記者 龔偉芳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