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少年上學遲到擔心家長責罵 離家8天不敢回
&bsp; 13歲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內心里既有童年期的心痕跡,有時又會出現某些成人期的心特征,令人捉摸不透。恰是這一種半幼稚、半成熟的狀態,經常導致他們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行為。所以,為人父母的一定要引起重視,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幫助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問題。
華商報訊(記者 陳永輝)提起孩子,家住商洛市區的張女士不住嘆息‐‐孩子一周前從家中走失,尋遍大街小巷也未見蹤影。8天后,在某商場角落發現走失孩子,孩子并無大礙。原是孩子公交車坐過頭,錯過了去學校時間,害怕家長責罵不敢回家。
&ld;已經一周時間了,孩子沒有一點消息,我心急如焚啊……&rd;11月6日,張女士面對華商報記者唉聲嘆氣:&ld;孩子平時說話很少,不愛與人交流,不會出什么事吧?!&rd;張女士說,走失當天中午她和孩子吃完飯后,臨走前還叮囑他按時到校,結果孩子并沒有去學校,學校聯系到張女士,張女士趕緊撥打家中電話沒人接聽,回到家發現孩子不見了。
&ld;小于學習不是特別好,性格也比較內向,與周圍同學交流少。&rd;小于的班主任周老師說,小于之前也有過曠課現象,不過這次走失這么多天,他們非常擔心。11月6日,華商報記者了解到,商洛警方已經在排查小于走失前的監控視頻,尋找孩子的下落。
11月7日晚,小于的家長終于在商洛市區某商場座椅上發現了小于。&ld;孩子當時在墻角的座椅上,于8天了只是喝了水,沒好好吃飯,看上去很虛弱。&rd;
據小于說,當天他坐公交車坐過了頭,因為遲到沒上學害怕家長責罵,他就沒有回家。&ld;我白天躲在僻靜處,晚上就在街道小巷子睡覺,渴了找自來水喝,也沒有吃飯。&rd;小于告訴記者,他也能找到自己的家,但因為害怕家長和老師責罵,就沒有回去。
對此,西安市教育心學會會長尚華教授說,小于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缺乏自信的表現。公交車坐過頭,回家害怕父母責怪,到學校又害怕老師批評,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內心是矛盾的,出于本能孩子會出現趨避效應,這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現。13歲的少年處于青春期,在這一時期,家長要學會角色轉化,學會和孩子做朋友,心平氣和的與孩子溝通,多鼓勵,從而讓孩子學會與人交流和處事情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