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切記亂用藥 用藥誤區家長需注意
孩子生病了,最著急的應該就是家長了,看著孩子那么難受,很多家長有時候就著急的自己給孩子拿一些藥物了,其實這樣做是非常的危險的,如果用藥不當就可能導致一些問題的發生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方面的資訊吧。
兒童生病后,家長急于用藥治療,但有時候卻適得其反。中國關工委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進行的“兒童安全用藥大調查”顯示,我國兒童不合理用藥高達12%—32%;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約12.9%,是成人的兩倍。兒童不合理用藥為何嚴重?記者調查發現,出現這個問題既有客觀原因,也有家長往往憑經驗用藥等主觀誤區。
兒童用藥規格不全、劑型較少,兒科醫師缺口大
如果仔細查看藥品說明書,會經常發現一些兒童藥品的說明書中寫著,“6歲以下兒童用藥的安全性尚未明確”等類似條款。實際上,兒童用藥規格不全、劑型較少,成為兒童不合理用藥嚴重的一個客觀原因。
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兒科主任孫新告訴記者,兒童用藥規格不全、劑型少,造成臨床上不得不將成人劑型、規格的藥品分割后用于兒童,導致藥效下降、劑量不準確、藥物被污染等一系列問題。很多新藥上市后缺乏有關兒科用藥的藥動學、藥效學、安全性等方面的資料,藥品說明書標注有兒童用法的較少,臨床上憑經驗用藥、不依據說明書用藥情況比較普遍。
“中國兒科專業醫師的缺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孫新說,據中國醫師協會資料,兒童占中國全部人口的20%,而目前中國僅有68所兒童專科醫院以及25.8萬張病床,病床數僅占全國病床總數的6.4%。若以發達國家為標準,中國至少還缺20萬名兒科醫師。
家長憑經驗自行給藥、錯過服藥時間、擅自增減藥量等均應避免,即使醫生開的藥也要認真看藥品說明書
除了客觀上兒童用藥規格不全、劑型少的原因外,家長科學用藥常識的匱乏也是造成兒童不合理用藥的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