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熱議:法國為什么禁止家長網上曬娃
&bsp;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長們越來越有資本曬娃,久而久之,甚至導致不少家長成為&ld;曬娃狂魔&rd;,孩子吃飯要曬照,孩子睡覺要曬照,總之一丁點小事都被家長們曬出來,朋友圈里更是經常被這樣的家長刷屏。但是,近日,據悉法國出新規:禁止家長網上曬娃,引發不少網友的熱議,那么,大家知道這到底是為什么嗎?
近日,&ld;禁止家長(微博)網上曬娃&rd;的主題登上了微博的熱搜榜,家長是否有權在網上發布孩子的照片成為了網絡討論的焦點。這 場討論的源頭來自于法國憲兵對法國父母做出的一項提醒:&ld;父母未經子女同意擅自將孩子的照片公布在網上將有可能面臨1年的監禁和45萬歐元的罰金&rd;。在 回答家長應不應該曬娃這一問題之前,首先要明確家長們曬的是什么,而法國為什么要禁止?
當父母們曬娃時他們究竟曬的是什么呢?引起 法國憲兵發布提醒的事件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答案。受到&ld;冰桶挑戰&rd;的啟發,法國社交網絡上最近盛行&ld;媽媽的挑戰&rd;活動,號召大家以&ld;當媽我自豪&rd;的標簽發 布自己孩子的三張照片,并同時邀請十位好友參加挑戰。這一活動得到了網友們的熱烈響應并形成了連鎖式曬娃的壯觀景象。顯而易見的是,對于大多數參與挑戰活 動的母親來說,她們曬的不僅僅是漂亮可愛的寶貝,她們曬的更是為人之母的自豪與驕傲。事實上,看到孩子在自己的關愛下健康成長并因此體會到快樂、自豪和成 就感是中外父母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的一種普遍心感受,而社交網絡只是為父母們提供了一個更加廣闊的展示自己為人父母的成就的平臺。
除 此之外,近年來,隨著親子類真人秀節目的熱播,曬孩子更是成為了一些明星父母提高社會聲望、吸引粉絲關注的手段。節目之余,他們在網絡上通過視頻和照片向 廣大觀眾展示孩子的私人生活,其中自然不乏孩子的可愛萌照,但是也有不少只為博粉絲一笑而故意將孩子扮丑的照片。隨著明星的孩子受到越來越多關注,普通人 也在社交網絡上掀起了曬孩子的熱潮。當孩子們的私生活被展示在朋友圈的時候,父母們通過相互點評孩子的照片也構建出新的社交圈。因此,這些父母曬的不僅僅 是孩子的成長歷程,更是自己的人生成就和人際關系。
然而,當父母們通過孩子的照片展現自己的成就并贏得贊賞的時候,他們是否應該考 慮孩子的感受和意見呢?這是國內網友們討論的焦點之一。有網友認為,法國法律的規定和懲罰過于嚴苛,只能適用于家長權威相對較弱的西方國家,在家長具有絕 對權威的我國是不可行的。但是,事實上法國長久以來都是一個注重家庭關系、強調父母權威的國家,法國人甚至認為這是他們區別于英美人的重要特點。法國法律 中規定的父母權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決定孩子的住所、確保孩子受教育、管孩子的財產、照顧孩子的健康,以及保護孩子的隱私和社會關系。為什么享有權 威的法國父母卻被執法機關禁止擅自曬孩子的照片呢?
一方面,法國法律要求父母權威的行使必須以保護孩子的權益為導向,也就是說父母 權威不能損害孩子的權益,而中國的父母往往對孩子的健康和教育投入較多的精力,卻相對忽略了對孩子隱私和社會關系的保護。其實,孩子的隱私權也是孩子權益 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關系到孩子的安全、名譽甚至是心的健康成長。不少社會新聞都提醒家長,社交網絡上曝光的孩子照片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對孩子的人身 安全和名譽構成威脅。因此,為了保護孩子的安全,家長曬娃時應該避免泄露孩子的信息,同時注意照片可能傳播的范圍。
另一方面,法國 的法律體系要求父母的權威服從于對個人權利的尊重,而中國不少父母還秉持著&ld;孩子是我的,曬孩子是我的權利&rd;的觀念。法國的法律體系并未對孩子的肖像權和 隱私權做特殊的規定,孩子和父母享有同樣的隱私權和肖像權,即使父母也不能以監護人的身份加以剝奪和破壞。因此,在法國,從念上說,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 品,他首先是社會的公民其次才是父母的孩子。所以說,在禁止父母擅自曬孩子照片的背后,實際上禁止的是父母以權威之名對其他公民隱私和肖像權的侵犯。
詩 人紀伯倫曾說:&ld;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借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并不屬于 你。&rd;即使再深邃的父母之愛也不應以犧牲孩子合法權益的方式來表現。這既是對孩子的全面保護,也是現代法治社會的應有之義。
(作者系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博士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