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一4人團伙電話里謊稱發(fā)助學補貼 騙19名貧困高考生
&bsp; 隨著網(wǎng)絡通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溝通越來越便捷,但是,也令不少犯罪分子趁機鉆空子,有了實施電信詐騙的機會。目前,電信詐騙案件呈現(xiàn)多發(fā)的態(tài)勢,令不少市民朋友遭受了巨大的財產(chǎn)損失。近日,據(jù)悉福建一4人團伙電話里謊稱&ld;教育部門&rd;發(fā)助學補貼,騙19名貧困高考生,實在太可惡。
華商報商洛訊(記者曾春)福建一4人團伙,買來大量銀行卡,謊稱&ld;教育部門&rd;,以發(fā)放助學補貼為,用網(wǎng)絡虛擬電話專騙貧困高考(精品課)生,半年作案170多起,詐騙150多萬元,受害人遍布18個省份,其中包括19名陜西山陽籍貧困高考生。11月2日,隨著最后一名嫌疑人被抓,商洛警方成功破獲系列發(fā)放助學補貼詐騙案。
網(wǎng)上搜尋貧困學生信息 假冒&ld;教育部門&rd;打電話
今年7月,山陽縣公安局幾天內(nèi)接到19起貧困高考生被騙的報案,詐騙手法都如出一轍,騙子利用170、171開頭的網(wǎng)絡虛擬電話假冒教育部門的人,說要給貧困高考生發(fā)放幾千元助學補貼,而后電話誘騙學生去AT機前操作,再將學生卡上的錢全部轉走。
警方成立了專案組,并趕緊找到教育部門,讓立即通知全縣學生,不要輕信陌生電話。警方發(fā)現(xiàn),該團伙能清楚地知道19名學生的所有信息,原因是因教育部門要公示他們的信息,為他們申請貧困助學資金。
警方查明,這個團伙詐騙套路如下:先是一人謊稱是教育部門的,能準確說出受害人的各種信息,接著說要發(fā)助學補貼,并提供另一個電話給受害人,受害人再打過去,會繼續(xù)被&ld;扶貧部門&rd;的人忽悠,繼而說要到AT機上操作領取補助,等受害人到了AT機前,又會告知受害人要激活賬號,要轉賬到別的卡上,這個時候,涉世未深的學生們已經(jīng)深信不疑,按照騙子的指令操作,卡上的錢會被轉走。
一嫌疑人曾因電信詐騙入獄 有受害人卡上僅9元也被騙
因騙子們使用的23個以170、171開頭的手機號碼為網(wǎng)絡虛擬電話,無法查清使用人真實身份,民警從涉案的銀行卡著手,深入山西、甘肅、貴州等六省展開調(diào)查。
7月27日,民警通過調(diào)查涉案銀行卡取款AT機周邊視頻,鎖定嫌疑人李某(34歲,福建人),次日將其抓獲,從其租住的房間里搜出53張銀行卡,后李某的上線葉某(25歲,福建人)、葉某某(28歲,福建人)被抓,11月2日,李某的最后一名上線李某某(李某之妻)被押解回山陽。至此,該團伙4人全部落網(wǎng)。
警方查明:4人團伙今年4月起電信詐騙170多起總計150多萬元,除過山陽縣的19起,其余的都在外地,170多起作案中,有一名受害人卡上僅有的9元錢也沒被該團伙放過。警方輾轉奔波8省11市19區(qū)縣,甚至派出了兩名女警遠赴廣東取證。
昨日,面對民警的訊問,李某某不住說自己想回家,并掩面痛哭。她之前就因電信詐騙入獄,這次出獄不久又&ld;重操舊業(yè)&rd;,團伙詐騙套路已經(jīng)很&ld;成熟。
網(wǎng)絡虛擬電話查不到是誰的 給辦案帶來很大難度
警方介紹,為了詐騙以及隱藏身份,這個團伙想了很多法子,包括購買大量別人的銀行卡、用網(wǎng)絡虛擬電話、用變聲器一人分飾幾個不同角等辦法。
&ld;銀行卡是從別處購買的,也有專門拿著別人身份證、找與身份證照片相似的人去銀行辦卡。&rd;陳猛介紹,一開始,警方對53張涉案銀行卡的所有人都一一進行了調(diào)查,但最終都被排除了。
陳猛說,騙子所用&ld;網(wǎng)絡虛擬電話&rd;根本查不到所有人是誰,甚至連運營商也查不到,這給辦案帶來很大難度。
&ld;有時候團伙太忙了,團伙成員會一人分飾幾角。&rd;陳猛介紹,為了騙得更像,嫌疑人會在手機上用變聲器一個人演&ld;教育部門&rd;、&ld;扶貧部門&rd;,實施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