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兩個月接電話網絡詐騙報警4500條 學生群體居多
時間:
kina2
兒童資訊
&bsp; 近一段時間,各地電話網絡詐騙事件不斷,不知不覺中已然成為大家茶余飯后的談資。受害者紛紛悔不當初,但是,事情已經發生了,又該怎么辦才好呢?近日,據悉安徽兩個月內接電話網絡詐騙報警4500條,其中學生群體居多。可見,學生群體普遍防范意識薄弱,必須引起重視才行。
安徽2個月接電話網絡詐騙報警4500條 學生易受騙
新安晚報 安徽網(ahag)訊 隨著各大高校開學季來臨,對社會經驗匱乏的年輕人來說,如何識別騙子們手段?近日,記者來到安徽省防范打擊電話網絡詐騙快速反應聯動處置中心(簡稱&ld;安徽省反電詐中心&rd;)探訪,該中心專家表示,年輕人要多長個心眼,對讓轉賬、索要銀行卡號、密碼或驗證碼的行為要多提防,很可能是詐騙。
&ld;其實犯罪嫌疑人并非針對大學生等年輕群體實施詐騙。&rd;省公安廳刑警總隊二科副科長席磊說,于剛步入大學的學生社會經驗匱乏,接觸面窄,對案件的類型識別起來有一些難度,再加上他們沒有經濟來源,一旦被騙很容易對生活造成很大影響。
今年7月下旬,阜陽某高校學生劉某中午突然接到了一條消息,她仔細看了下頭像是哥哥的,便聊了起來。對方自稱是她哥哥,說自己現在不方便訂票,讓她打電話問一下自己公司王經回國的機票是否訂好了,接著就發來了一個電話,讓其聯系王經。劉某很快照做了。王經接聽電話后告訴劉某,機票預訂好了但還沒有付錢,自己在國外不方便,需要國內轉賬,并發來了一個賬號。劉某便用支付寶給對方銀行賬戶匯款14800元。可本以為飛機票訂好就沒事了,沒想到王經繼續打電話來叫其訂票,而且數額不小,劉某覺得奇怪,就決定給哥哥打電話問一下,一問發現根本沒有這回事,才知道上當了。目前,該案警方還在進一步調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