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小學學生用APP做作業 充值VIP可做班級貢獻
&bsp; 隨著互聯網通信技術的發展,各種高科技智能電子產品紛紛進入大眾的眼簾,與此同時,一款接一款的APP也被廣泛運用。近日,據悉成都一小學學生用APP做作業,充值VIP還可做&ld;班級貢獻&rd;。引發諸多家長的擔憂與質疑,這樣的做法究竟是否會造成孩子的攀比有待考證。
四川新聞網10月26日報道,老師布置作業通過移動客戶端應用軟件發布,學生做作業需要下載不同的應用軟件來完成。同時,老師在APP里獎勵完成作業的學生&ld;學豆&rd;;家長還需下載家長端APP,領取&ld;學豆&rd;后才能讓孩子繼續做作業……近日,成都市民王先生向四川新聞網反映,他的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每天都需要通過手機APP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他在下載該軟件家長版后,發現家長可以通過購買學豆來給班級貢獻學豆,讓孩子獲得更多獎勵。這讓他十分擔憂,&ld;這會不會變相鼓勵學生和家長去充值學豆,造成攀比?&rd;
這就是家長在家長端&ld;學校表現&rd;中發現的充值渠道,只要點擊&ld;貢獻班級學豆&rd;就能進入充值頁面。
王先生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他的小孩在成都市高新區芳草小學讀一年級,今年在小孩剛剛入學時,老師就通過家長群向家長們推薦下載了一款手機APP軟件&ld;天天向上&rd;。該軟件主要是用來布置作業,隨后老師又相繼讓家長下載了專門做數學作業的手機APP軟件&ld;速算盒子&rd;,以及做英語和數學作業的&ld;一起作業學生端&rd;,而語文作業則全部通過群上傳語音文件來完成。
&ld;雖然時代在進步,但孩子都在手機APP上做作業,手寫的作業會不會越來越少?&rd;王先生說,本來他們對孩子使用手機和電腦都管得很嚴,現在為了學習,他們卻不得不為孩子單獨購買一部手機來完成作業,&ld;孩子從這么小就開始使用智能手機,是否會對孩子成長造成不良影響,特別是影響孩子視力?我心里還是有一點疑慮的。&rd;
王先生還表示,他和愛人每天都是下午五點過才下班,回到家的時候往往都已經六點過,孩子卻是每天3點過就放學,一般都是孩子的奶奶在照看,然而家中老人都是使用老年機,根本操作不來智能手機,所以每次孩子做作業,只能等到他們下班回到家后才能做,中間浪費了很多時間。
同時,王先生還向四川新聞網記者反映,本來之前孩子一直在使用&ld;一起作業學生端&rd;,可在10月中旬,老師獎勵給他家小孩學豆,每次做作業就會提示下載&ld;一起作業家長端&rd;(名為:家長通)領取學豆,&ld;如果不下載家長端,孩子的作業就無法繼續做,后來我沒辦法就只好下載了家長端APP。&rd;
&ld;貢獻班級學豆&rd;的充值頁面被分為英語、數學單獨充值,分別可以購買20、50、120、260個的學豆,價格分別為1、2、5、10元。
王先生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他在使用&ld;一起作業家長端&rd;的時候還發現,在其中一個名為&ld;學校表現&rd;的欄目中有這樣一個提示‐‐&ld;xxx今天還沒有被獎勵,貢獻班級學豆給孩子更多獎勵吧!&rd;。只要點擊&ld;貢獻班級學豆&rd;,馬上就會出一個充值頁面,里面可以分別購買20、50、120、260個的學豆,價格分別為1、2、5、10元。
&ld;雖然這些買豆的錢對于我們家長來說都是小數目,但我很擔心這樣會不會造成一種不良的風氣,變相的讓大家去攀比。&rd;王先生說,一起作業的學生端和家長端上分別都有不同的排名,其中學生端上有學豆榜排行、學霸榜排行、我的成長榜排名;家長端上有學豆獎勵榜和家長動態榜,&ld;孩子比較在意自己在班級中的排名。現在這款軟件把&ls;學豆&rs;和充值掛鉤起來,所以我對這個軟件存在很大的質疑。&rd;
另外該家長端軟件還提示:只要購買了付費產品,就能成為擁有VIP標識。這更是讓人啼笑皆非,&ld;做個家庭作業還要分VIP不VIP,這不就是社會上那一套嘛?&rd;
針對王先生所說的情況,四川新聞網記者隨即對&ld;一起作業家長端&rd;進行了實際操作。家長端APP軟件頁面被分為消息、教育資訊、成長、去學習四大板塊,在成長板塊中有兩個榜單,根據榜單介紹,其中&ld;學豆獎勵榜&rd;中的學豆獲取分別是老師的獎勵,以及家長在APP&ld;作業動態&rd;和&ld;家長動態榜&rd;中為學生領取,排名為學生本月獲取的學豆總數。而另一個&ld;家長動態榜&rd;,是按照本月家長為老師送的&ld;鮮花&rd;數量來進行排名。
同時,記者點擊該APP排名下方的&ld;學業發展&rd;后,進入到&ld;學業報告&rd;頁面,在該頁面下方會顯示孩子完成作業的情況,而通過點擊&ld;查看近期學校表現&rd;,就會進入到王先生所說的&ld;xxx今天還沒有被獎勵,貢獻班級學豆給孩子更多獎勵吧!&rd;的頁面。記者在該充值頁面發現,學豆的充值方式還可分為&ld;英語&rd;和&ld;數學&rd;單獨充值。
10月24日上午,針對王先生所反映的情況,四川新聞網記者來到成都市高新區芳草小學進行采訪。
&ld;這些學習軟件最開始都是學校老師偶然發現,并在嘗試使用后,覺得還不錯,才逐漸在學校教研組里進行推廣的。我們學校了解后,最主要是針對老師布置給學生的作業量進行監督管。&rd;成都市高新區芳草小學教導處林主任表示,該APP在學校已經使用了一年多,她和她家的小孩也在使用,卻從沒發現里面還有一個充值渠道,而且此前也沒有家長向學校或老師反映過這個情況。
&ld;家長的擔憂我們十分解,我們會讓老師提醒家長們不要進行充值,同時向家長明確使用學習軟件的目的,并加強老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rd;林主任說,&ld;一起作業&rd;是免費軟件,內容設計比較科學方便,孩子能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完成作業,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習興趣,而且老師也能通過教師端及時查看到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這是該校很多老師選擇使用該軟件的主要原因。
&ld;教學軟件主要是起到輔助效果,不可能代替書面作業。&rd;林主任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一起作業軟件主要是幫助學生完成口語作業,比如對孩子做英語的朗讀、背誦,老師可以根據孩子上傳的語音,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有助于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同時,學校對老師布置作業的量有著嚴格監管。而且對于作業,學校也并沒有一刀切,學生家長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作出不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