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何低齡留學熱度不減 專家:對國內(nèi)教育不滿
&bsp; 現(xiàn)如今,低齡留學的現(xiàn)象可謂是相當普遍,并且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這一現(xiàn)象的熱度依舊有增無減。這是為哪般呢?有人認為,送孩子出國留學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一種趨勢,人們大多都有從眾的心,于是低齡出國留學的現(xiàn)象越來越多;也有的人認為,國外教育較國內(nèi)教育有點更多,既然自身有條件,為何不讓孩子早早地出國學習呢?對此,你怎么看?
不久前,電視劇《小別離》熱播,又掀起人們對低齡留學(課程)的熱議。越來越多即將面對孩子中高考(精品課)的家長把出國列入孩子教育規(guī)劃的備選方案。某留學中介給出數(shù)據(jù),去年,中學生出國留學占到所有出國留學的40%,但實際上,家長在做出決策前,還應(yīng)該有更多考量。教育學者熊丙奇認為,這種現(xiàn)象熱度不減,主因是中國父母對國內(nèi)教育的不滿,應(yīng)該引起教育改革者的反思。
美國發(fā)布的《2015門戶開放報告》顯示:全球在美的低齡留學生達到14萬人,其中,2015年中國有4萬多低齡留學生在美留學,較前年增加了5000多人,增速快,增幅大。
暑假一過,陳潔在朋友圈曬出女兒身背古箏、拉著行李站在機場的照片,并寫下一句簡單的祝福,&ld;媽媽爸爸愿你快樂學習成長&rd;。而在半年前,女兒出國的前一晚,這位母親卻失了眠,同樣是在朋友圈,她寫下這樣一段話,&ld;雖然明知道遠行是正確的,卻難免生出許多牽掛。畢竟你才只有13歲,現(xiàn)在卻要自己去撐起一片天……&rd;
女兒13歲,陳潔與愛人商量讓她出國讀書。現(xiàn)在回憶起當時做出的這個決定,陳潔覺得&ld;很正確&rd;。有著10年國外生活經(jīng)歷的陳潔回國后做起外貿(mào)生意,經(jīng)濟上還算寬裕的她早就有讓孩子出國留學的打算,&ld;當然我和愛人想的是讓她高中畢業(yè)以后出國讀大學,我們都曾經(jīng)在國外讀書,對比之下覺得國外的教育更有助于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將來也更有競爭力。&rd;
因此,在女兒剛上小學時,陳潔夫婦就很注重對她英語(精品課)學習的教育,&ld;除了語言上早做準備,我們基本上沒在其他方面要求她。只是根據(jù)她自己的興趣愛好,又學習了古箏和繪畫。除此之外,孩子一直都是按部就班地上課學習。&rd;
直到去年,女兒上了初中,陳潔發(fā)現(xiàn)學習成績一直處在班里前幾名的女兒學習逐漸變得&ld;不輕松&rd;。&ld;學校的課業(yè)負擔逐漸加重不說,周末還得上一些補習課。開始我們并不愿意,但孩子幾次考試后成績下降,她自己也著急,就加入了&ls;補課&rs;大軍。&rd;之后,陳潔發(fā)現(xiàn)女兒的業(yè)余時間也被學校的功課占滿,沒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連睡覺時間都變少了,她似乎&ld;沒有從前快樂&rd;。
2015年秋天,女兒升入初二,在與朋友交談了解一些國外中學的教育情況,以及和女兒溝通之后,陳潔夫婦做出了一個決定,讓女兒提前出國。
孩子留學半年眼界開闊
&ld;很幸運&rd;,陳潔說,通過朋友聯(lián)系到了美國幾所不錯的學校,加上女兒英語底子一直不錯,很快,就收到了一所心儀學校的回應(yīng)。在今年春節(jié)前,當時還未滿14周歲的女兒就踏上了留學之路。
&ld;不擔心是不可能的&rd;,陳潔給女兒緊鑼密鼓地辦好了留學手續(xù)后,自己才有了不舍的情緒,&ld;畢竟年齡小,就算女兒在我們身邊時再懂事兒再獨立,也還是會有擔心。&rd;
但這些顧慮在今年女兒暑假回國后打消了不少,陳潔說,盡管只有半年時間,但女兒的懂事程度比他們想象的要高得多。&ld;她會和我們聊學校,聊在寄宿家庭里發(fā)生的各種事兒,我們能從她的話里體會到她有自己的想法,有思路。&rd;而對于美國中學的教育方式,陳潔也更加確定自己選擇沒有錯,&ld;女兒回來說有一堂課,叫做&ls;當一天媽媽&rs;,讓這些剛處在青春期的女孩子們體驗懷孕、哺乳、帶孩子,帶著一個玩具寶寶寸步不離。讓她們體會到當了母親該有什么樣的責任,需要怎樣的擔當,是不是她們這個年齡可以接受的。&rd;
因此,暑假過后再開學,陳潔覺得放心許多,&ld;做父母的誰都想陪伴在孩子身邊,但既然她更適應(yīng)和更喜歡國外的教育,我們尊重她的選擇&rd;。
同樣也把孩子送出國留學的母親周佳就沒有那么幸運,&ld;折騰了大半年,孩子壓力大,我們也進退兩難。&rd;
周佳的兒子小澤今年16歲,2015年初家里做出決定,想讓小澤最晚在初中畢業(yè)前就到美國讀書。&ld;學習成績中等&rd;、&ld;家里條件富裕&rd;、&ld;想讓孩子出國見世面&rd;,這是周佳做出這個決定的最初原因。
加上身邊已有將孩子送出國讀書的先例,周佳也給兒子做了留學規(guī)劃,&ld;希望他在那邊至少讀完研究生,接下來想不想回國再說。&rd;
為能夠給孩子申請到更好學校,周佳專門從河北到北京選擇了一家中介,甚至暑假前夕專門向?qū)W校請假來北京上托福(課程)集訓課。去年秋天,小澤拿到了兩個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在同班同學即將面臨中考時,小澤告別父母踏上留美之路。
但在美國期間,小澤的生活和學習并沒周佳想得那么順利。&ld;我們當時挑選學校時本以為中國孩子少一些會更好,怕他們私底下總說漢語會影響孩子語言提升,但實際上卻造成了孩子很難交到朋友的局面。&rd;
周佳說,之前并沒發(fā)現(xiàn)兒子屬于不喜歡和人交流的類型,&ld;也可能是之前一直在家,比較忽略他這方面的個性,并不是到了美國才變得&ls;話少&rs;。盡管這個性格在家沒顯現(xiàn)出什么問題,但離開親人后到了美國,這讓兒子很孤獨,也并沒原來想得那么快樂。&rd;
此外,與寄宿家庭相處不太和諧是另一大問題。周佳說,小澤到了美國不到兩個星期就說不太喜歡寄宿家庭的氛圍,&ld;他說有兩個孩子和他相處并不是特別融洽。&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