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女孩酷暑天舉毛巾為爸爸遮太陽超貼心
&bsp; 父母是孩子最堅實的依靠,也是孩子永遠的避風港,當孩子累了、捐了,父母永遠都會敞開懷抱熱情迎接。當然,孩子同樣也是父母們的貼心小棉襖,盡管臂膀不夠寬大,但是,同樣可以為父母遮風擋雨。日前,一名14歲女孩在酷暑天之下,貼心的舉著毛巾為父親遮擋太陽的照片被人曝光,在網絡上瘋傳,引起大家的關注。
烈日下,女孩為父親遮擋太陽,足足站了一個多小時。圖片來源:錢江晚報
姐姐見有客人進屋,主動讓出了自己坐的椅子,自己坐到小凳子上。圖片來源:錢江晚報
炎炎夏日,一個男人蹲在地上修三輪車,汗流浹背,年輕女孩站在他身后,雙手舉了塊黃色的毛巾,為他遮擋毒辣的太陽。
這一幕,被路過的網友隨手拍下發到朋友圈,&ld;瞬間引來無數個贊&rd;。
無數家長感同身受,被感動的同時,大家也開始思考:孩子體貼父母,這本來是所當然的事,為何現在卻成為了珍貴的品質?我們應該反思,在越來越重視學習、強調分數的當下,而更重要的&ld;德育&rd;卻被弄丟了。
昨天,錢江晚報記者回訪了照片中的小女孩一家。如你所想象的一樣,這是一個努力且充實的家庭。那個孩子很懂事,果真是個貼心小棉襖。
拍攝者說
街頭這一幕讓他陷入沉思
同是孩子為何差距這么大
許宏林是嘉興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一名司法警察,8月14日是星期天,這天上午他晨練結束后,打算去買些菜。在嘉興城南路的人行道,正好看到這個女孩舉著毛巾為修車的男人擋太陽的一幕。
&ld;我當時覺得這是一對父女,畫面很暖心,就隨手拍了下來。&rd;許宏林說,當時他想,這么熱的天,父親汗流浹背在干活,女兒站在身后給他遮太陽,多懂事啊!
8月15日上班前,許宏林將這張照片發在了朋友圈,讓他沒想到的是,&ld;很快就有無數人點贊&rd;,不少朋友還留言轉發,表揚孩子孝順貼心。
許宏林也有一個兒子,與這個女孩應該同齡,這更讓他感同身受,&ld;我們家那位,各種任性,和這個懂事的孩子一比,差距實在太大了。&rd;
許宏林對此十分感觸。按,無論是受教育程度,還是家庭生活條件,&ld;我和我身邊的朋友應該都要比照片中的這位父親強,可教育出來的孩子,為何卻差那么多?&rd;
許宏林說,他下班回家,兒子沒事基本上都不太會打招呼。如果自己加班回家晚了,兒子從來也不會主動關心有沒有吃飯,累不累。
&ld;城里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都覺得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所當然的,我們給了他們過多的愛,強調學習成績,強調各種能力,卻忽視了最基本也是最珍貴的‐‐孩子的孝心和品德。&rd;許宏林說。
有網友留言說,現在無論是學校還是社會,對孩子的評價太單一了,就是學習、成績、排名,可是孝心、為人、對父母的愛的反饋等這些&ld;德育&rd;才應該是排在首位的。在孩子的教育上,城里的父母需要反思的還有很多。
記者回訪
當時父親催女兒回屋四五次
女兒:我心疼他,他也心疼我
昨天下午,錢江晚報記者輾轉找到了嘉興城南路這家名為&ld;宇翔移門&rd;的小店。
門面很小,10多平方米,門口擺了很多紗窗、移門的樣款。店主楊小青出門給客戶裝移門去了,老板娘蘇小鳳在,店里還有五個孩子,圍坐在電腦邊看動畫片。
記者說明來意,蘇小鳳使勁擺手,&ld;這有啥啊,我家3個小孩都會幫忙干活的,這在我們老家太平常了。&rd;
蘇小鳳還沒發話,有個小女孩馬上站起來,把自己坐的椅子搬到記者面前,自己換了張小板凳坐下。
&ld;她是老大,叫楊萌,照片上為爸爸遮太陽的就是她。&rd; 蘇小鳳一臉笑意地說。
他們一家是江西南昌人,在河南、江蘇等地都打過工,7年前來嘉興,和很多老鄉一樣,開了這家移門店。
&ld;這條路上,有20多家移門店,競爭激烈,所以我們干活很拼也很忙,孩子都靠自己努力。&rd;
老大楊萌14歲,開學念初二了,就讀于嘉興運河實驗學校。對于那天為爸爸遮太陽的事,她覺得竟然會有記者來采訪,實在太奇怪了,&ld;幫爸爸遮太陽是我應該做的,不是很平常嘛!&rd;
前陣子爸爸生病了,一直低燒不退,后來回老家抓了中藥吃才好。夏天裝修最忙了,爸爸耽誤了一陣子后,活都積著,所以這幾日他都忙著干活。
那天上午,太陽很大,運貨的電動三輪車壞了,爸爸在屋外修車,修好了還要去客人家裝門。
日頭太毒了,我在電扇底下都要出汗,他跑來跑去干活,衣服都濕透好幾次了,頭上也都是汗。
我本來想撐把傘給他遮陽的,可店里的傘壞了,所以我找了塊毛巾,勉強能遮擋下。
可我才站了幾分鐘,爸爸就催我進屋去。
我說,&ld;還好,我不是很熱。&rd;可爸爸催了我四五次,最后快要發火了。我知道,爸爸是心疼我,怕我曬壞了,可是,我也心疼爸爸。
那天,爸爸在太陽底下弄了一小時左右才把車修好。
爸爸早上8點多出門裝門窗,一直到晚上八九點才收工,晚的時候要10點多,中午只能吃飯時休息1小時,又匆匆出門。他為了我們三個孩子,太辛苦了,可他只知道埋頭干活,話很少。
孩子媽媽
老大是個讓人省心的孩子
一家人在一起很溫暖,不覺辛苦
楊萌下面還有個妹妹楊美琪7歲,弟弟楊宇翔6歲。
蘇小鳳說,&ld;老大小學是在老家讀的,初中才轉到嘉興,她在老家就會幫爺爺奶奶做家務,很懂事。來嘉興后,幫我們收衣服、掃地拖地、洗碗、房間,我們去外面干活,她還要照顧弟弟妹妹。&rd;
看起來,這個姐姐對弟弟妹妹挺有&ld;權威&rd;。采訪時,楊萌讓弟弟離電腦遠點,&ld;眼睛要看壞的。&rd;弟弟乖乖照做了。
9月份開學,妹妹上一年級,弟弟上幼兒園大班,楊萌當起了小老師,平時在家教他們數字和拼音。
蘇小鳳說,他們家孩子多,工作也忙,不像城里人一樣寵孩子,要求孩子們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楊宇翔6歲,澡都是自己洗的。晚上關店門,三個孩子都來幫忙搬東西,一點也不嬌氣。
在蘇小鳳看來,孩子的成績主要靠他們自己,做父母的,更重要的是督促他們養成好習慣,比如生活能夠自,對人要有禮貌等。
好在,孩子們都很懂事聽話,&ld;尤其是老大,雖然這么多年沒生活在一起,感情上還很親近,成績也不錯。&rd;楊小鳳說,&ld;一開學,三個孩子光學費就要一萬多元,我們只能努力干活,供他們上學。&rd;
蘇小鳳笑著說,一家人在一起生活,很開心也很溫暖,并不覺得很辛苦。
(錢江晚報 通訊員 龍凌 記者 黃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