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失利該不該復讀 中學老師:多數考生沒必要(2)
采訪中,對于復讀,多數中學教師都持保守的態度。
惠州市實驗中學高中教師劉老師認為,如今,大學錄取率每年都不低,一般而言,多數考生沒有復讀的必要。即使高考失利,本科沒有讀上名校,學生也還可以通過考取碩士、博士等,改變自己的命運,只要自己肯努力,就有機會獲得成功。她建議,考生應抓住最后的網上志愿征集的機會,好好把握補錄的機會,不要輕易選擇復讀。
&ld;當然,高考中明顯失誤的考生,在經過權衡和分析找到了自身的不足,感覺自身確實還有潛力可挖掘,可以考慮復讀。&rd;劉老師說。
&ld;我相信&ls;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rs;,即使沒有就讀名校,甚至沒有考上本科院校,來到高職院校學習技術和技能也是不錯的選擇。職業培訓,學門手藝將來也好就業啊。&rd;技師學院優秀畢業生李騰說。
網友&ld;aggt&rd;:最好不要復讀,高中只是一個跳板,何必浪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況且現在成才的路也不是光上重點大學一條。
網友&ld;li33947&rd;:復讀的路是一條充滿艱難困苦的路,要堅持走下去,的確需要很強的毅力,要頂住家長、同學和來自自己的壓力,還要在復讀的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績,這一切的高要求都使得復讀成功的學生數量不多,不少學生在復讀的過程中于自己無法承受過重的壓力而失敗。與此同時,學校的好壞是客觀存在的,只要自己有想,有抱負,就可以考慮選擇好的學校。與復讀相比,考研的難度要大一些。未來的路,還是要自己選擇。我個人支持復讀,我就是即將復讀的學生。
網友&ld;小博&rd;: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決定了就不要后悔,一定要勇往直前&ld;不破樓蘭終不還&rd;的決心。其實復讀與否并不是最關鍵的。這主要看個人能否承認現實,能否面對復讀的壓力。但不管怎樣,只要決定了,就不要后悔,一定要勇往直前。
目前社會上的復讀班魚龍混雜,令人眼花繚亂。為此,必須經過認真考察、思考才能做出最佳選擇。反之,不僅浪費金錢,還耽誤時間,錯失高考良機,誤了學生的前程。那么怎么進行最佳選擇呢?教育界專業人士提供了較為合可靠的五項標準如下:
1 看往屆有無真憑實據的學員成績
不能只看空洞的數字,如考上北大、清華等重點大學的人數,過本科線若干人,提高多少分多少人,升學率百分之幾十等,因為競爭激烈,有些班所報的數字越來越邪乎,真假難辨,所以還要看這個復讀班是否敢于在報刊上、網頁上和向社會公開發布的宣傳資料上登出如所報之數的大批學員的真實姓名、往屆高考的成績、當年的高考成績和被錄取的學校名稱。
如果只登出幾個考生的姓名和成績也不夠,必須是大批的可供查考的有真名實姓、錄取學校名稱的學生成績。否則,就不可信或可信度很低。
2 看教師隊伍的真正質量
不能只看籠統的特級教師和高級教師若干人,或某某重點學校教師若干人的數字。或只看有高考專家、顧問若干人等等名字。要看這個復讀班是否敢于在報刊上、網頁上和向社會公開發布的宣傳資料上一一列出長年任教的教師真實姓名、職稱、照片、來自何校等情況。因為只是請幾個專家開兩次講座,而不是長年在班里任教,對復讀學員就沒有實際價值,只是招牌而已。
3 看往屆學生的真實評價
如果一個復讀班辦得真有成績,就必然會留有考上清華、北大等重點大學以及其他院校的有真名實姓的學員親自寫下的文字材料,而且這些材料也敢于在報刊上、網頁上和向社會公開發布的宣傳資料上大量刊登。可以看看這些學員是如何評價這個復讀學校的。因為要想讓大量的學員對一個復讀學校違心地&ld;歌功頌德&rd;是很難辦到的。
而沒有大量學生的真實評價的就不可信或可信度很低。
4 看主辦人的教學資質
有些復讀班的主辦人原本就是重點中學的富有教學經驗和突出業績的教師、校長,那當然是具備了可靠的資質。因為復讀學員都是高中畢業或在讀高三的學生,所以如果主辦人本身沒有教過高三畢業班的經驗和資歷,那就在資質方面天生不足。不管宣揚什么先進的教育論或如何新穎的教育念,也不管是宣揚什么新的教學法、管法等,都很難讓人相信是從真正合的教育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科學結論,也就難于保證這個復讀班的高質量。因此,不可信或可信度很低。
5 看是否有獨立辦學的充分條件、環境和設施等
有的復讀班有自己獨立的校園、獨立的教學樓,環境清幽,設施齊全,那就是夠條件的。
如果不具備以上條件,甚至是等招上學員來以后再臨時租借五方雜處的教室上課的,就不可信或可信度很低。
當然,不管哪個復讀班都必須持有教委下發的《辦學許可證》等表明辦學資質的文件,那是辦學的前提條件,也是必備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