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超四成職高學生為煙民 煙齡低齡化趨勢日漸突出
&bsp; 吸煙是一種非常不健康的行為,它不僅僅危害人體的健康,還對社會產生不良的影響。但是,人們仍然熱衷于吸煙,其中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有的是因為好奇、有的是因為社交的需要、有的則是為了顯示自己成熟,但是不管屬于哪一種,都是不好的。
新京報訊 (記者溫薷 實習生戴軒)5月31日為世界無煙日。昨日,北京市疾控中心發布《2005-2015年北京市學生人群煙草使用情況報告》,調查發現,父母、老師、同伴的吸煙行為均會對中小學生產生不好影響。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鄧瑛介紹,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煙草生產與消費國。據統計,目前每年約有140萬人死于吸煙,有18億兒童的健康受到危害,吸煙行為顯露出了低齡化趨勢。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中國控煙協會青少年控煙專業委員會于2005年至2015年間,在北京市開展了六次學生人群煙草使用情況調查,調查覆蓋全市16區,包括150余所中小學校,2萬余名學生,并于昨日發布調查報告。結果顯示,近10年來,中小學生嘗試吸煙率(曾經有過少量吸煙經歷)呈下降趨勢,調查同時發現,職業高中學生吸煙情況最為嚴重。
工作人員介紹,職高學生嘗試吸煙率超過四成,現在吸煙率(30天內有吸煙經歷)則超過四分之一,幾乎與成人吸煙情況持平,有些甚至超過后者。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曾曉芃說,職高學生于多數住校,在經濟、管束等方面較為寬松,更容易獲得煙草。下一步,相關部門將進一步監測職高的吸煙情況,將其列入控煙重點。
報告同時調查了學生的家庭、學校、朋友等對其吸煙行為的影響,結果顯示,三者吸煙都將提高學生吸煙可能性,其中同伴吸煙的影響最大。
相對于父母雙方都不吸煙的家庭,爸爸吸煙的家庭,孩子現在吸煙的風險是155倍,媽媽吸煙的家庭是231倍,父母都吸煙的家庭是237倍。父母都吸煙的家庭,孩子現在吸煙的概率大于10%。
相對于學生從未見到過教師吸煙的情況,學生見過1-5個教師吸煙時,其現在吸煙的風險是14-21倍。學生在學校見過5人以上教師吸煙的情況,學生現在吸煙的概率約為10%。
而相對沒有吸煙同伴的學生,有1-5人及以上吸煙的同伴,其現在吸煙的風險是38-219倍,有5人及以上吸煙同伴的學生,其現在吸煙的概率約為30%。
曾曉芃說,青少年容易受周圍環境影響,因此光靠學校的力量遠遠不夠,必須將家庭、社會乃至青少年自身一并調動起來。
昨日,報告發布的現場同時啟動了&ld;中學生控煙聯盟&rd;,聯盟以中學生為主體,令其自發組織開展控煙宣傳等活動。今年世界無煙日的主題是&ld;為平裝做好準備&rd;,呼吁公眾關注平裝煙盒的圖形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