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問題奶"事件續:對9家涉嫌違法幼兒園立案查處
&bsp; 孩子的安全健康,時刻牽系著廣大父母的心,日前,網傳廣西柳州&ld;問題奶&rd;進入多家幼兒園,引發一眾家長的恐慌,經過近一段時間的持續發酵,目前,相關部門已經介入調查。并且對9家涉嫌違法幼兒園立案查處,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家長們的后顧之憂。
新華社南寧5月24日專電(記者李斌)柳州&ld;問題奶&rd;涉嫌進入多家幼兒園一事被公眾持續關注。柳州市政府5月24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涉及與&ld;柳州市紅日奶牛場&rd;這家存在問題的奶牛場有業務往來的幼兒園共有46家,未發現超許可范圍內的產品進入幼兒園。
目前,因部分幼兒園在購進食品時未完全盡到進貨查驗的主體責任,目前已對9家涉嫌違法的幼兒園立案查處。
柳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林衛介紹,涉案企業持有《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許可范圍為飲料(蛋白類飲料,可生產含乳飲料)。經查,這家企業共生產10個品種的產品,其中6個品種的產品屬于含乳飲料,為該廠在許可范圍內生產的產品,另有4個品種的產品不在生產許可范圍內。此外,該企業還存在涉嫌虛假標注生產日期、標注過期失效生產許可證號的違法行為。
林衛稱,經5月10日的初步排查,執法人員發現該企業與柳州市29家幼兒園有業務往來。此后相關縣區食品藥品監管局對轄區內706家幼兒園開展全面排查,截至5月16日,涉及與柳州市紅日奶牛場有業務往來的幼兒園有46家,購進的均為已獲許可范圍內的產品。
經柳州市產品質量檢驗所檢測,柳州市紅日奶牛場違法生產食品案件中,已查明進入幼兒園的3個品種的庫存產品抽樣送檢結果顯示,在總砷、鉛、銅、苯甲酸、蛋白質等13個檢驗項目中,有12項符合規定指標,蛋白質一項不達標。上述3種產品均未檢出有毒有害物質和非法添加物。
對于公眾關心的&ld;超范圍生產的產品去向&rd;問題,相關負責人稱,據嫌疑人交代超范圍產品&ld;在街邊流動攤點零售&rd;;對于《含乳飲料及植物蛋白飲料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明確規定,含乳飲料(包括乳酸菌飲料)產品質量檢驗項目表中共包含22個檢測項目,而公布的檢測指標卻只有13項指標的問題,相關負責人稱這是為了快速確定是否有毒有害物質,以有利于快速辦案,&ld;目前已不具備重新檢測微生物的條件,不會再重新檢測&rd;。
相關負責人稱,鑒于該企業存在未經許可生產乳制品、標注虛假生產日期、標注過期失效的生產許可證號等違法行為,柳南區食品藥品監督管局依法對其進行立案調查。根據調查情況,擬對其處以沒收違法產品、設備,罰款3149萬元,并依法吊銷生產許可證的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