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周邊食品安全調查:部分零食過期半年仍在出售
&bsp; 眾所周知,校園周邊的超市、小店生意極其火爆,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一個去處。可是,大家都知道嗎?這些地方存在著嚴重的食品安全隱患,據調查顯示,部分零食過期半年仍在出售,希望相關部門一定要加強監管,學生自身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與防范意識。
5月16日下午,北京豐臺區某小學的學生在附近小超市買東西。中新網邱宇 攝
中新網北京5月19日電(邱宇)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16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要求&ld;開展學校食堂和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治&rd;。中新網(微信公眾號:s2012)記者對北京部分學校走訪發現,大學周邊的食品攤販衛生問題較多,中小學校附近超市的零食存在過期食品等安全隱患,但多數中小學生買零食時&ld;從來不看生產日期&rd;。專家表示,在強化監管的同時,學生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還有待提高。
中小學附近超市部分零食過期半年仍在出售
多數中小學生買零食時&ld;從來不看生產日期&rd;
每天下午4點放學后,北京豐臺區某小學對面的超市都會擠滿買零食的學生。辣條、豆干、干脆面等被擺在顯眼的位置,多數賣5毛一袋。
六年級的李雪說,班里30名學生幾乎都買,最受歡迎的是辣豆干,她自己常吃,&ld;有時候辣得胃疼,但還是忍不住要吃&rd;。
記者走訪北京市多家中小學,發現附近超市均有類似零食銷售。但問題是,有些食品已經過期,有些曾因食品添加劑超標被監管部門要求下架。
比如,一種牛奶巧克力豆的生產日期為2014年9月,保質期1年,過期半年多,但仍被擺在貨架上出售。多數中小學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們買零食時&ld;從來不看生產日期&rd;。
還有中小學生常吃的一種辣條,2015年曾多次被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局抽檢認定不合格,原因是糖精鈉、山梨酸等食品添加劑超標,但該食品仍在銷售。記者在不止一家小學附近的超市都見到了這種辣條,并隨機購買了一包:生產日期為2016年4月,但包裝上所印食品生產許可證有效期截至2016年2月。
大學周邊小攤販多無證經營
流動攤販&ld;遇到城管就跑&rd;
5月16日,北京市某批發市場,麻辣燙食材的包裝袋都未封口。中新網邱宇 攝
與中小學周邊主要是固定門店小超市不同,食品攤販在北京的大學周邊較為常見,每到晚上,麻辣燙、烤串、炒面等流動性食品攤位就會大量出現,購買者多為大學生。
這些食品的衛生情況如何呢?記者在北京市某批發市場發現,麻辣燙冷凍室里,牛肉丸、魚豆腐等20多種食品的包裝袋都未封口,且沒有生產日期。某麻辣燙批發商說,&ld;封口處的生產日期被撕掉了,而且從沒聽過有進貨的人問起保質期的問題。&rd;
為保障食品安全,《北京市食品攤販監督管辦法》規定,食品攤販應當懸掛公示經營證,用于食品經營的工具、用具、容器、包裝材料應符合有關食品安全標準。
&ld;像我們這種流動性賣食品的全都沒有證&rd;,王偉常年在海淀區某大學附近用小推車賣紫菜包飯,他說,自己曾被罰過1000元,現在&ld;遇到城管就跑&rd;。
另有一位賣雞蛋灌餅的小販透露,&ld;罰款的多少要看推車大小,三輪車三五百,好的車子上千,先去城管所登記,再去銀行交錢&rd;。她說,&ld;經營證門檻高,小的門店都辦不下來,更別說我們了。&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