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宿城區一小學校舍改造完工后留下12米"爛尾路"
&bsp; 學校及學校周邊的環境都與學生的生命健康安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為了讓孩子們平平安安的上下學,需要大家共同點的努力。日前,有家長反映,宿遷宿城區一小學校舍改造完工后留下12米&ld;爛尾路&rd;,給孩子上下學造成了諸多的不便,希望相關部門一定要引起重視,盡快完善。
昨天上午,宿城區洋北鎮張莊村一位學生家長致電本報熱線電話反映,洋北鎮中心小學張莊教學點(村級小學)門前的一段路實在難走。新的教學樓完工交付使用已經兩個多月了,可學校門外的一段僅有12米的連接路一直擱置下來沒有鋪設,留下&ld;半截子&rd;工程,學生出入校門很不方便。村民反映多次,鎮里和村里互相扯皮,遲遲無人問津,這樣的路遇到雨天更是無法行走,學校門口每天都能聽到家長的埋怨聲。
接到情況反映后,記者專程來到洋北鎮張莊村,找到了洋北鎮中心小學張莊教學點。&ld;這所學校以前大門朝北,與徐淮公路相連,不久前把大門改在南邊,學生上學只能從村民家門口的小路走,不僅繞道,也不方便。&rd;當地一位村民對記者說,學校大門改向南以后,北邊的船行村、南邊的七里村學生上學特別不方便。面對該校新大門外到處都是磚頭瓦礫,這位村民說,從學校大門到村組水泥路之間,僅僅12米的距離,相連接的地段一直沒有鋪設道路,學生出入校門腳下高低不平,存在安全隱患。
記者看到,該校大門口到處都堆放著碎磚頭和石頭塊,路面坑坑洼洼。一位保安向記者證實,他曾看到有學生走在這段路上被碎磚頭絆倒或下雨天滑倒。每逢放學時,這里會聚集很多學生家長來接孩子,很多學生家長對這樣的道路表示不滿。記者隨后采訪了該校一名教師。這位教師說,這12米路如果鋪成水泥路,家長和老師都會放心些,這樣的道路遲遲無人來關心,他們真擔心學生一不小心摔傷了。&ld;我們這里有200多名學生,都是低年級學生,他們本身自控能力不強,走在這樣的道路上,萬一崴傷了腳該怎么辦?責任究竟在誰呀?&rd;這位老師說,把這段路修好了,也只是幾千元錢的事,但是村里和鎮里都撒手不管,村民們很有意見。
那么,校舍改造后為什么留下校門口一段路不鋪設呢?記者就此事采訪了洋北鎮分管副鎮長夏先生。據他介紹,這所學校的改造屬于&ld;校安工程&rd;,因為學校所在地在張莊村,當時張莊村也無償地給了一部分錢。鎮政府是否出資?夏先生說他分管這項工作不長,具體情況也不清楚。&ld;我們鎮里資金很緊張,我會向鎮主要領導匯報并向教育部門匯報,因為&ls;校安工程&rs;都是教育部門出資的。&rd;至于村民們反映的問題何時能夠解決?夏先生說:&ld;時間應該不會太長。&rd;
此事進展如何?本報將繼續關注。